花瑶是指湖南省境内的湘西南腹地隆回县里的瑶族的一个分支,因花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故称“花瑶”。“讨念拜”和“讨僚皈”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沿袭至今有上千年历史。
“讨念拜”和“讨僚皈”均是瑶语音译,“讨”是汉语“走”的意思,“念”是汉语“可怜”,“拜”是祭祀,“讨念拜”意思是走过血泪的祭祀;“僚”是“诅咒”的意思,“皈”指菩萨,“讨僚皈”意思是走过菩萨的诅咒。汉语称“讨念拜”和“讨僚皈”为“赶苗”,本义是驱赶苗蛮(“苗蛮”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在瑶乡一般是不说的,是忌讳语,后人把其意美化成为“扯掉多余的幼苗”。如此可见,“讨念拜”和“讨僚皈”是为了纪念战争和立咒的。
花瑶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即瑶语。语种与藏语系相近邻,是瑶族祖先在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花瑶人迁徙流离的历史也只能在瑶语的铜镜中朦胧显现,追溯始祖不是盘王,“苞瑰”和“苞杯”是什么涵义?“苞瑰”是花瑶神话中的花神,是对男性的尊称,“苞杯”是对女性的尊称,正因为“苞瑰”、“苞杯”的结合,才繁衍了花瑶人。在花瑶人的礼俗歌谣(瑶语称“夜甩”)里就说得非常清楚:苞瑰烫苞杯斗杯卞瘪(瑶语)……
想要追溯花瑶人的渊源,只有破解瑶语这个密码。在花瑶礼俗歌谣“夜甩”和巫术咒语“夜皈”里说道:“……飘扬过河,飘扬过海……洪公若名拢俗,过簸若喜拢礼……”。大概意思是:花瑶祖先从黄河南下,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到达浙江、福建等地,后迁徙至江西吉安府,在田卢居住。由于种族纷争,花瑶人再迁两广地及云贵,在烽烟里辗转来到湘西南山区,集合于洪江,后因外侵逃亡散居在雪峰山脉中段深山而繁衍。“讨念拜”和“讨僚皈”深深记录着在那被追杀的年代、血腥的日子……
在花瑶人一代又一代的传述里,有沈立当、步丫筒、杨丫科等乱世英雄;记入史册的有奉云、卜前溪等花瑶起义首领。为了告慰先烈、祭奠英灵,花瑶每个姓氏都择自己家门不幸的那天为祭奠日,为时三天,上半年里叫“讨念拜”,下半年里叫“讨僚皈”。农历5月15、16、17日的“讨念拜”是奉氏的,现场在水洞坪;农历7月初2、3、4日的“讨僚皈”是刘氏的,现场在大托,后迁至茅坳(清朝末年在青山坳石坪刘助引的号召下,把现场搬迁至青山坳,后来再定址到茅坳);农历7月初8、9、10日的“讨僚皈”是沈氏的,现场在小沙江,近几年才迁到崇木凼。还有步氏的“讨念拜”的现场在香炉山下的寨家冲,已被后人遗忘。所以,花瑶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讨念拜”节或“讨僚皈”节,大多是因地域变迁和时光流逝而遗忘了。
花瑶人没过“讨念拜”和“讨僚皈”节是不吃黄瓜和袋瓜的,一般都不准种植黄瓜和袋瓜,拜奉黄瓜和袋瓜为生灵。可能是悲壮惨烈的部落战争后,一对幸存的青年男女机智地钻进茂密的黄瓜、袋瓜棚而躲过了血腥的追杀。所以,黄瓜、袋瓜就成了花瑶人的保护神,祖祖辈辈敬奉它。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小伙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熙熙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度传统佳节。
8月1日是花瑶同胞的传统节日“讨僚皈”,隆回县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乡呈现一种乡土传统文化。花瑶“讨僚皈”不仅仅是花瑶人的节日,更是瑶汉群众的一次大聚会,这3天,每天都有四五万人来到这里,除了本地人外,邻县的溆浦、洞口、新化等地的商贩、游客,以及省内外一些游客也慕名而来。赶苗’(当地汉族同胞对“讨僚皈”的俗称)对于小沙江镇来说,就是连赶三天集,这3天可是镇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人挤人。瑶寨的姑娘们特别爱美,从头到脚都是花,所有亮丽的色彩都能在她们娇美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现,这也是花瑶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
解放后,“讨念拜”和“讨僚皈”节成了民族大团结的活动日,瑶汉人民载歌载舞,欢度同胞的传统佳节;这两个节日也逐渐成了商贸交易的黄金时候,这期间来自全国各省的生意人云集瑶山,既畅销了自己的商品,又饱览了瑶山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花瑶风情;而这些盛大的节日也是花瑶阿哥阿妹对歌传情、自由恋爱的最好时机,沿着佳节可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每逢“讨念拜”和“讨僚皈”节,瑶汉同胞都要进行大型民俗风情表演:梅山绝技、挑花绝艺、呜哇山歌、情歌对唱、鸟铳冲天……五湖四海的宾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