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湛江元宵节民俗

飞翼桑2023-05-21

湛江元宵节民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亦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起源于西汉,盛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代“夜”同“宵”,正月称元月,正月十五晚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夜,故这一夜叫元宵。古往今来元宵节都十分隆重,各地均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活动。

湛江地区的闹元宵,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内容和形式,也有自身的地域习俗和特色。清朝《遂溪县志》有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子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火,打秋千,猜灯谜,士庶欢游达旦,日庆元宵。”湛江庆元宵活动一般包括:吃汤圆、入社分猪肉、食大餐、游神、巡游、开灯、舞龙舞狮、放烟花炮竹、过花桥、爬花塔、看泥塑、游飘色、演大戏、体育赛等,形式丰富多彩,场面热闹非凡。此外,湛江的一些地区流传着独特的、非一般人所能的绝招绝技表演。这些超群绝活,藏于乡野,表演者其貌不扬,平时刻苦练习,不显山不露水,元宵节则大显身手,成为闹元宵的重头戏,也是湛江庆元宵的一大奇观。

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20年代流行于遂溪一带的元宵雷歌“东海嫁”这样说:“游人满坡眼睁睁”,“几百双眼向樟兜”;另一首雷歌有“头上金钗总落了,真是热闹这元宵”之句。

可见,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游神”队伍中常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登场,比如七仙姑、东宫娘娘和玉皇大帝……扮演“神”的多是童男童女,斋戒沐浴,用圣洁的身体迎接“神灵降临”。

雷州地区的种种“游神”活动中,除了能看到色彩浓烈、鲜艳的各种服装、旗帜等道具一起登场,沿途还一定可以看到不同村落的游龙队和舞狮队。他们穿过乡村、穿过田野,迎接着一代又一代村民们敬神的目光。

在“游神”前,家家户户会在广场上摆上烧猪和鸡等物供神,然后点燃鞭炮“请神”——霎时间,烟雾便弥漫在村庄的上空。

湛江东海岛东山圩的“游神”,抬神轿的年轻村民会激情昂扬地一路横冲直撞。听他们说,这是故意闹出动静,“要把神灵唤醒”。

“游神”对村民来说,更像一场狂欢。不管平日里是什么形象,他们只要穿起大红大绿,就能用躁动的热血来唤醒大地。

穿令箭

穿令箭又叫穿腮、穿面颊,是元宵节期间,湛江各地乡村巡游表演的一项绝技。令箭用金属特制,有铜、铁、银、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的。结构实心,上粗下细,尾部呈针状,长短不一,一般一米左右。表演者用令箭由一边脸颊穿进口腔,再从另一边脸颊穿出,用手扶着外露部分,让人们抬着游行,行程有的数公里,时间两三个小时,自始至终神态自然。令箭拔出,表演者的脸颊看不见洞口以及流血的痕迹,令人惊叹。也有穿耳、穿舌一类难度高的表演。

“穿令”的人认为自己就是“被神灵附体的人”。他们会被村民们与神像一起抬着走村串户,接受民众的顶礼膜拜。

表演出游前三天,先将令箭打磨清洗,然后恭敬地放入庙宇封令;取令要郑重其事,香烛拜祭。表演者要沐浴净身,有的还斋戒吃素三天。穿令箭出游,显示有神灵庇佑,平安保障,能逢凶化吉,故表演者大多数不讲报酬,过去一般奖励花生油1.5公斤,猪肉2.5公斤。表演极其讲究,令箭入面颊的部位要准确,拔箭要注意手法,容不得半点马虎。民间传说最长的令箭,是解放前在调罗村表演的一支令箭,表演者面部入箭,外露部分长达3米多,需三个人用叉顶着令箭游行,轰动一时。

“穿令”的神奇之处在于,整个过程没有流血现象,甚至“拨出令箭后稍做休息,面部就能复原”。但从医学角度解释,铁针穿过面颊当然不可能不痛、不流血,而反复穿刺,时间长了一定会造成肌肉损害,形成瘢痕疙瘩。但这显然也无损村民们对神的景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