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端午龙舟会,是端午节新津的一项民俗活动,2009年列入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把龙舟竞渡办得有声有色。龙舟会除有龙舟竞渡等传统节目外,还增加了龙造型表演,彩船夜游等。
新津多水,城南的南河,河面宽阔,十分宜于水上活动,相传唐代时,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在清代,这一活动更是远近闻名。端午那天,几十只彩船齐整地安放在南河两岸,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平常宁静的南河立刻升腾起节日的喧嚣。鸣放鞭炮之后,几十只船如离弦之箭向终点冲去。新津县龙舟竞渡,多取逆水行舟,舟长4丈8尺,划起来颇有难度,故而夺标竞争激烈,扣人心弦。抢鸭子实乃趣味性体育,自清代以来,就是龙舟会的保留节目。现今又赋予了新的活动内容,更加吸引八方游客到此观赏。
新津龙舟竞渡始于唐代初年。相传杜甫住成都草堂期间,就曾到新津观看龙舟竞渡。据清道光版新津县志载:“五月五日包角黍,悬剑蒲艾虎于门,饮雄黄酒,城南竞渡。”说明新津龙舟竞渡这一民俗的历史悠久。
清代时,每年端午节都要在西门较场至东门外春敞坝(今新津中学外)的河段内举行龙舟竞渡,各龙舟队均属民办性质,即由各乡绅各行业捐资组队。赛前由县知事(县长)先带领参赛的龙舟向伏龙观(今石厂湾粮站宿舍下面)上香拜龙王,祈求保佑各龙舟人员平安。然后鸣放鞭炮,进行龙舟竞赛。竞赛时,在终点处设置竹竿,上挂一匹一丈二尺长的红布,谁先划到终点、抢到红布,即为获胜,并可凭此到县知事处领取奖品。然后划龙舟沿河绕一周,以示荣耀。待龙舟竞速结束后,赛会组织鸣炮、放鸭子下河,各龙舟队均划龙舟去参加抢鸭子活动。
民国时期,每年均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性质为民办,龙舟队的组织大多由各哥老会、各行会及乡绅出资建立,队员均尽义务,组织者只管吃不发工钱,如夺得前三名者才给以奖励。组织落实后,经地方士绅与驻新津部队协商,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举行。端午节前七天,每年各龙舟队约三四十只左右,便陆续下河训练。各机关、法团驻军部队也在端午节前,布置彩船,每年约十余只,各商、行会则各租用游船一只,简单布置,共计20多只。五月五日上午九时,各龙舟队按原习俗在伏龙观下集合,燃香烛祭祀拜龙王,然后采用抓阄依次平行横排于河面,大约到十时半,鸣放鞭炮后,枪声一响开始划龙舟比赛,划到西门外较场处河面夺标。头标为红旗,二标为绿旗,三标为黄旗,夺标后,便到领奖处领奖,奖品有酒、猪肉、现金等。领奖完,划船举标绕河一周以示胜利。龙舟赛时,每队船头均有一人击鼓指挥齐唱川号子,南河两岸每年均有四五万人观看,人声鼎沸,高声喝彩助威。到中午12点时,彩船及游船划到河中间,穿梭式放鸭下河。放鸭时,要放一饼小炮,以使龙舟队前来抢鸭。除抢鸭外,有的还在猪尿泡内放钞票,把尿泡吹胀后投入河中让龙舟队员去抢。整个活动要持续到下午四时后才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尊重这一传统民间风俗,龙舟竞渡成为一项传统赛事。新津县端午传统龙舟竞渡(“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一直由新津县人民政府承办此民俗活动,并增加了水上活报剧的表演。1960年代,在龙舟赛时,增加了“武装泅渡”和男子游泳及女子游泳比赛。1980年代,县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扩大比赛项目,创新竞赛内容,延长活动时间,并和现代文化、体育表演、经济交流相结合,使其影响更为广泛。新津县南河传统龙舟会内容更趋丰富,除了传统民俗表演外,还增加了放和平鸽、对空射击、滑水表演、飞机空降表演、渔舟表演、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等系列活动,新津传统龙舟会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传统特色,吸引了更多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游客。
新津县龙舟长4丈8尺,绘制龙头龙尾安在船的前后,船身绘制龙麟,颜色鲜艳,有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龙舟竞渡有1000米、1500米等多种规格直线竞速。龙舟竞渡,多取逆水行舟,加之龙舟长4丈8尺,划起来颇有难度,故而夺标竞争激烈,扣人心弦。比赛后的彩船表演,所有彩船定点造型,表演内容有龙灯、狮灯、神话故事、川剧折子戏等表演,有的船上还进行歌舞、时装表演。此后还有其他项目,抢鸭子、龙舟号子表演、放和平鸽、对空射击、滑水表演、飞机跳伞表演、动力伞表演、渔舟表演、彩船夜游、大型焰火晚会等。抢鸭子实乃趣味性体育,自清代以来,就是龙舟会的保留节目。
龙舟竞赛,能很好地体现人们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精神,要取得胜利,必须动作整齐划一,战术配合好。活动力量与技术结合恰当,整齐、速度快的龙舟肯定会大受赞赏。
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习俗逐渐消弱,急需对具有特色的本土文化活动项目进行保护。但资金短缺,政府财政压力大;专职保护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保护知识缺乏,急需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培训。一直以来,新津县政府已采取多种保护措施,1987年至今,政府和民间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打造新津纪念端午节传统龙舟会民俗活动,彰显该地这一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
2008年开始,新津县人民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对端午节民俗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形成完善的档案资料,制订保护规划,建设保护长效机制。由县文化体育局主要负责保护工作,将保护新津端午节传统龙舟会工作纳入行政主管部门目标任务进行管理。保护经费由财政保障。并且每年开展一次盛大的龙舟盛会,不断扩大其传统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2009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体育局和新津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9水城新津龙湖国际名校赛艇表演暨传统龙舟会”从5月1日至3日在位于新津岷江之滨的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美国三一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际名校的8支赛艇队参加1000米表演赛,30支本土龙舟队参加传统龙舟赛。
自1986年以来新津县组队参加了国家、省、市级龙舟赛16次,其中获得冠军6次、前3名10次。至今此项活动每年都举行。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