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按气候变化规律将农历一年分为24个节气。以这些节气为主体的农事节日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四季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为安排农林渔猎等生产过程提供了方便。如下所列是最为重要的农事节日。
我国古代视立春为春节,几乎和过年一样重要。立春过后,开始备耕,“牛在田中急”。故自汉朝起,就有祭春牛活动。宋代风行“打春牛”。长沙有送春牛、吃春卷等习俗。送春牛亦名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有的人家在墙上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今“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春到之时叫交春,家家鸣鞭炮相迎,有的还对天礼拜,叫接春。如何判断交春时刻?浏阳等地常将鸡蛋竖起,若松手而蛋不倒即是春来了。或将蛋置于水中,交春时蛋能竖起。民间认为,只有这时,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因而有“立春大如年”之说。
这是个古老的春祭祈农节日。我国古代每25户为一社,社有社神,即土地神。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人人参加社祭,“以卜来岁之稼”。《荆楚岁时记》云:“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古人此日先以佳肴祭把,再分食祭品,最后尽情戏耍,有“一国之人皆若狂”之语。民国以前,湖南农村社日休耕,忌动土。具酒食敬社公社婆,击鼓烧纸,有的搭台唱戏,叫社戏。全体尽皆痛饮,故有“牛歇谷雨人歇社”之谚。
农家是日于暗处点灯,用石灰撤房屋四周及潮湿暗角。小孩点燃一个个爆竹,丢向屋角墙下,边丢边喊:”凉蛰惊蛰,炸得虫蚁笔直”。
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懵懵懂懂,清明下种”。清明前后,虽仍有寒风淫雨,但农家认为季节到了,是播种的时候了。清明踏青挂山更是一种古老习俗。先秦时期,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士庶人祭其先祖”的活动。唐明皇时,将上坟时间定在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宋代,清明扫墓风行全国。长沙风习,清明前几天,由长辈召集家庭成员,用红绿彩纸滚桂山签,或做彩幅。至清明,待祭品鞭炮,由长者带领至先祖墓前,一一铲除墓上荆棘杂苗,加固培土。每人在墓顶插一根挂山签,然后在拜坪摆放三牲祭品,点香烛,烧钱纸,燃炮祭祀。跪拜之后,长辈向年轻人一一介绍墓中先祖的身世后裔及支脉分布情况,告诫后人不忘祖先恩德,不辱先祖。这叫清明挂山。挂山归来,有的还举家聚餐纪念。
相传是日乃牛神生日,农家不役使耕牛,还喂精饲料,有的甚至煮甜酒冲蛋喂之。有的还敬牛王菩萨。谷雨又名茶节,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
长沙有吃立夏粳之习,谚云:“吃了立夏粳,麻石踩成坑”。立夏粳,又名粳坨子,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吃起来清香柔软。鼠曲草,亦名水蚁草、水菊草、老青。《荆楚岁时记》有三月三“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之记。长沙有的地方还有立夏称人之俗,据说源于三国时盂获每年立夏派人看望并称一称刘阿斗的传说。当孟获看到刘阿斗虽做了俘虏,但越养越重,乐不思蜀,也就没有向司马氏兴兵了。
《荆楚岁时记》有“夏至节日食棕”之载。浏阳北乡则有夏至吃醮坨之俗。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谚云:“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民国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处,并燃香祭祀,以祈丰收。小孩子和叫化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机饱食一顿。
夏至后卯日为吃新节,家家煮新米饭,做时新瓜菜,称肉打酒(用鱼不用鸡,因谐饥),先敬天地祖先,再盛一碗新米饭给狗吃,然后全家“试新”。民间传说,谷种是狗从王母娘娘那里偷来的,故人们吃新米饭时要记得狗的功劳。有时“头新”尚未收割早稻,则顺延至“二新”(即第二个卯日)试新。由于此节与鄱官节相近,故有人就将“六月六”当作吃新节,谓鄱官试新。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初伏亦称头伏,中伏称二伏,末伏亦称三伏。长沙民间有起伏吃鸡之俗。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一般将路边荆熬水,炒鸡时与酒同下,再加生姜,有的一只鸡加半斤姜,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据说这样能去湿强身。
八月初一俗称芋头节,往往挖一蔸芋头煮食过节,以为这样可促使其生长,有“八月初一锄头响,芋头飞长”之谚。
长沙民间流传:十月初六寒婆生,生管一七(或说十天);十月十六寒婆死,死管一冬。意思是十月初六天气好坏预示十天内的晴雨,十月十六的晴雨预示该年冬天的寒冷,晴则冬暖,雨则冬寒。
农家于冬至日采摘桑叶,用线穿成串,阴干,叫冬桑叶,可治咳嗽、咽肿痛、口疮等症,有“吃了冬桑叶,清热又止咳”之说。长沙人是日开始炕腊肉,将猪肉用盐腕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叫“冬至肉”,简称“至肉”,也叫风吹肉。然后用木屑、谷糠、桔皮、花生壳等烧烟薰烤,或挂在柴灶、火炉上方薰烟,至其色金红,别具风味,可留至下年夏日。士人有兴者或用墨笔在肉上书写“福”、“寿”、“五谷丰登”等吉利语,待墨汁渗入肉内,切后显出墨迹,更显喜庆气氛。
民间有冬至日吃狗肉和红枣猪油糯米饭,或杀鸡宰鸭之习,叫冬至进补。是日各家族合祭宗词始祖,祭毕聚宴叫办冬至酒,并推年高德助者为房长、族长,剖断家族公私事务。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