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介绍:重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腊梅花。重庆当地人喜欢春节的时候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来作为装饰,因为腊梅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让人感到很舒适。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鲜花装饰房间会多些些浪漫。
重庆南山是盛产腊梅花之地,从腊月开始,你不管在花市还是普普通通的街道上,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都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逛街的时候,你经常也能碰到很多市民手持蜡梅花,它的价格也是非常便宜。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介绍:在重庆,清明这一天也叫寒食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去郊外踏青,带上一些小吃零食,或者一些酒水之类的,一家人一起去郊外。人们还会干一件事情,就是折柳,在外出郊游的途中或者在扫墓之后,如果在归途中遇到柳树或者人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柳树比较多的话,人们还会折下柳条,然后辫成一个环戴在头上。
除了折柳,人们还有一种插柳的风俗,就是将折下来的柳条插在土里,这个季节是特别容易长活的。
荡秋千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现在可能在很少的地方能够看到秋千了,而且现在秋千已经成为了一种游乐设施,一般正常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在公园或者一些景区或者游乐场看到的。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重庆民间是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有饮雄黄酒、插艾叶、挂菖蒲、吃粽子和咸蛋的风俗。有的地方将艾叶、艾根做成像“老虎”样子的“艾虎”挂在门楣中央,把菖蒲做成宝剑挂在屋下。关于这一传统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挂艾叶、菖蒲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老百姓贫苦,没有钱买绸缎布料来制作为屈原招魂的旌幡,只能就地取材,用艾叶、菖蒲来代替;另一种说法饮雄黄酒、挂艾叶是为了避邪杀毒,预防 瘟疫,保人安康。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介绍: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介绍:腊月寒冬,人们都会想吃腊八粥来暖暖胃,可是在重庆却非常任性地吃起了冰,根据老人的说法,腊八的冰能治百病。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庄户人以这冰清玉洁的景象,预祝着来年“大雪兆丰年”和吉祥如意。其间,孩子们都有吃这时冰的习惯。
腊八吃冰是传统习俗。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
介绍:庙会之俗,古已有之。现庙会日期已基本固定为农历初一、十五日,其它还有释迦牟尼出生日、观音菩萨生日(二月十九日)、春节,及临时决定之日(如动物放生)。庙会活动主要是烧香拜佛,求愿还愿,和尚或主寺念经做法事,吃斋饭(素食)等。磁器口宝轮寺、凤凰山庙,初一、十五庙会时,信徒上千,参观者游览者亦不少。
时间:农历正月至三月
地址:重庆市大足县
介绍:每年正月中旬至三月初前后四五十天内在大足宝顶举行,农历二月初一、十五、十九日上山拜佛者最多。其中十九日的观音菩萨生辰日为香会正期,尤为热闹。宝顶香会虽为佛事,但现已融入旅游、娱乐、民俗、商贸等活动。
时间:农历三月初三
地址:重庆市丰都县
介绍:鬼城庙会以名山香会民众活动为主要内容,庙会期间丰都街道两旁烛灯闪烁,彩旗飘扬。名山、双桂山彩灯如海,香烟缭绕。“以阴天子取亲”、“城隍菩萨出巡”以及各种鬼城民间传说为内容的广场舞、街头文艺表演和舞台演出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使游客流连忘返。
时间:每年7月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
介绍:重庆国际啤酒饮料节是集豪饮、狂欢、文艺观赏、消夏纳凉、啤酒品牌评选于一体的文化节活动,又被称为是重庆的慕尼黑啤酒节,通常于夏季在渝中区的珊瑚公园举办。
时间:每年9月至10月
地址:主会场在重庆市,分会场在永川市、合川市等
介绍:重庆美食文化节每年10月左右举行。节日期间举行餐饮名店、名火锅、名菜、名小吃、优秀农家乐等评比活动,并在区县的中心商业区设“夜市一条街”。如果你想品尝名特小吃和风味菜品,一定不要错过。
时间:每年10月
地址:重庆市铜梁县
介绍:以“龙”为中心的大型艺术活动,每年10月在铜梁县举行,内容十分丰富,有“龙之魂”大型歌舞晚会、歌星笑星晚会、“龙之风”中华龙舞表演邀请赛、“龙之本”中国龙文化与龙舞学术研讨会和“龙之韵”龙文化艺术展。
时间:每年10月
地址:重庆市区、大足龙港镇
介绍:大足石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陈,是我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造像集中,技艺精湛,在我国的宗教、艺术、历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的大足石刻,素材生动,想象丰富,包罗万象。纵横华夏千载文化,容纳人世百态,不仅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大足石刻以北山、宝顶山石刻造像最集中,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造像最精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节日活动有石刻艺术风情表演、石刻艺术文化晚会、经贸洽谈、大足石刻艺术学术研讨会。
时间:每年立秋
介绍: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