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上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涤被褥、衣物迎接过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祭灶神(每户有固定日期,俗语有“官三民四”之谓),每家灶台上摆列米酒、糖饴、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折元宝,由家中年长妇女领头致祭。而后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糖。
除夕之日,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桌上忌讳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夜间人们在住宅里贴上新年画、春联,注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年”。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灶堂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并在器皿上贴红纸剪成“喜”字、“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这夜儿孙要等子夜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
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相传从初一到初十,分别为鸡、犬、猪、羊、牛、马、人、谷、天、地的发命日。初七的人发命,为“人胜日”,农村有设酒邀饮,夜点长明灯的习俗;初八多吃粮食复制品,初九不露天晒衣,不挑粪桶;初十忌倒脏水、秽物和浇地。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节前女婿照例要给岳父母送黄鱼,俗称“送鱼”。娘家要给外甥、外甥女送节饼、夏天衣物,俗称“送节”。端午节这天,左邻右舍的小孩簇拥到新娶亲人家,由新媳妇将五色彩线系到手腕上,俗称“记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汉族人家一般用竹叶裹成尖四角形状,畲族人家一般用菅叶裹成四角枕头形,叫“菅粽”,互相赠送。端午节午餐特别丰盛。午时,大人喝过雄黄酒,并拿它喷洒住宅的各个角落,点孩童之额;用菅蒲及艾叶饰作宝剑状悬于门上,均取避瘟疫去邪魔之意。临溪临海诸村则有“赛龙舟”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农村在这一天傍晚有设宴祭祀祖先,焚烧纸钱,或念经为死者超度,俗称“做半”。亦有人家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日“做半”。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节前,亲友间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中秋节的晚餐特别丰盛,夜间合家团聚赏月吃饼,取意“月圆饼圆,举家团圆”。清代民间有“行中秋”习俗,十五夜为男,十六夜为女。福安城关妇女到县衙看知县夫人,俗称“看奶奶”。童谣:“行中秋,旅中秋,脚帮(裹脚布)乌溜溜,出门三下挪,‘茶泡’(糕点等)那里收,收来收来做中秋。”描述的正是“行中秋、看奶奶”的热闹情景。民国以后,此俗不存;解放后,人们常在中秋节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
农历清明日为清明节。这前后,人们纷纷上山祭扫先人坟墓,俗称“祭墓”殷实之家往往备下祭品于坟前致祭,祭毕,回围观人们分赠祭饼(用继光饼),并于当天中午请亲友喝“祭墓酒”。一般人们则只上坟墓剪除杂草、烧纸钱元宝即罢。此俗今乡村尚存。
农历冬至日为“冬节”。民间有在这天早晨吃汤圆的习俗。俗有“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之说。旧俗冬节期间祭扫先人坟墓,与清明合为春秋祭扫,今冬节仅存拾骨重葬之俗。旧俗有将冬至作为新旧年的分界,多用于风水流年的划分。
此外一年中的其他节日还有三月三踏青节,有青年男女外出春游。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有吃“七夕茶”之俗。这一天农村炒花生、黄豆之类,分馈小孩。端午节系在小孩手腕上的五彩线,也在这天剪下,绑在花生、黄豆上扔到屋顶,让鹊、鸽、麻雀等啄食,说是能增强小孩记性。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民间有集体登高之俗。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