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吉林省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这些民族又各有独特的习俗。为此,吉林省各民族的节庆习俗,既有民族间的习俗影响,又带有自己鲜明的民族色彩。那么吉林有哪些著名的传统节日呢?吉林大型节庆活动又有哪些?
吉林省具有民族多、宗教广的特点,而且东北祖籍大多来自关内,所以吉林人过年就形成了独特的春节年俗。春节民间俗称“过年”,一般从农历十二月(腊月)廿三起,就开始筹备了。东北有这样的俗谚:“二十三灶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备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几乎天天在“忙年”。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一至初五这几天忌动刀剪,所以吉林地区满族在除夕之前就已把这几天要吃的东西切好备好,如粘豆包、猪肉、饺子等,然后放在缸里冷冻保管,以备食用。
元宵节的饮食特点是吃“元宵”。吉林省的元宵用开水煮食或用油炸食,炸好的元宵亦可为节令名菜。每至此日,农村多包饺子,有条件的人家,用春节剩下来的山珍海味吃火锅。过去,吉林省某些地区(如梨树县)过元宵节不但在房前挂红灯,在路边撒路灯,还要“给祖坟送灯”。送祖坟的灯用面制成,注油后置灯芯,点燃。所以不用蜡烛者,是忌讳后人“成光棍儿”,此俗今已淘汰。
长春、通化、柳河等地,至今仍有元宵节“滚冰”、“走百病”的习俗,民间说它可以“消灾”。此种户外运动的良习实于人民健康有益。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吉林省地处塞北边陲,冬季气候寒冷。民谚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语。每逢此日,家家户户煮“腊八粥”吃。旧习,腊八粥用八种杂粮煮成(贫户人家或只用高粱米、玉米楂子)。外加糖枣、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也有外加青红丝、栗子、葡萄干、柿饼丁等物。旧时农村把吃剩的腊八粥喂牲口或涂抹在果树上,以祈新的一年果木丰收,人畜两旺。吃腊八粥的习俗流传至今。
时间:农历六月初四
地址:松原市、白城市
吉林西部聚居着蒙古族兄弟,历史上这里是郭尔罗斯王爷的领地,现在设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里定期举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这样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时间:每年农历二月二日
地址:吉林市
每年的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吉林市满族博物馆都会现场举行满族二月二民俗活动,并邀请吉林萨满石氏家族现场表演神圣的满族萨满引龙仪式。这一仪式,象征着祈求一年当中能够风调雨顺。满族萨满石氏家族身穿萨满服装,手拿蟒皮鼓经过祭拜神灵后,开始在院中“请龙下凡”,一路舞动身体,唱着满族萨满神秘的神曲,双手拿着“武器”在地上来回穿梭,经他走过指点的地方就是为龙已经引来了,身穿满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当即用细沙铺在“龙形”经过的位置,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分钟。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天贶节流行于吉林满族聚居的地方。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六月天,易闹虫灾,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时间:每年农历10月13日
地址:吉林市、长春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诞生日”、“纪念日”等。满族在10月13日这天,纷纷别聚集在吉林省的吉林和长春两市,庆祝满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颁金节”,平日难得一见的满语歌曲、满文书法、祈福祭祀等相继上演。其中不仅有满语原创歌曲和满族舞蹈表演,还有满族特色乐器八角鼔演奏、服装走秀、手撕剪纸、满文书法、箭射气球等一系列满族文化展示。
时间:农历四月
北山庙会素负盛名,向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誉。北山寺庙具有佛、道、儒三教圆融共处的特点。每年进入夏历四月,庙会接连而来:四月初八佛诞节、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五月十三的关帝庙会。其中以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最为热闹。自康熙三十年建药王庙,就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
近年来,庙会更是盛况空前,每年游人都在30万以上。庙会期间,香烟缭绕,钟磬齐鸣,男女信士虔诚礼拜。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山下有马戏杂技表演,卫生知识展览宣传。国营商店、私营企业、个人摊床百货杂陈。各种风味小吃比比皆是。北山庙会已是东北最大的民俗旅游节会。
时间:11月至次年2月
地址:长春市
地处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冬季风光十分美丽冰雪景色壮观雾凇神奇迷人。为弘扬冰雪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旅游经济,于1998年举办了首届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冰雪旅游节还推出了冰雪旅游摄影、美文、微视频大赛,国际雪地勇士障碍赛,雪地穿越赛,冰雪红人秀、冰雪快闪秀、火人冰雪圣诞节,光猪打雪仗、雪地比基尼、“雪里捞”吃喝大赛、大众高山滑雪彩烟赛等一系列传统和创新创意活动。冰雪旅游节期间,还将设计冰雪旅游线路,制作冰雪旅游地图和冬季美食地图,方便市民和游客参与冰雪活动。
时间:每年1月份
地址:吉林市
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是由吉林省旅游局和吉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雾凇冰雪节,现已成为提升吉林省旅游形象的亮丽名片,借大自然雾凇资源,打造的特色旅游品牌。吉林市雾凇冰雪节,是一个充满关东风情、冰雪奇趣的旅游文化节日,以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为主,节庆活动时间约1个月。期间举办盛大的东北大秧歌会,松花江上放河灯、彩灯,五彩缤纷的彩船游江会,焰火晚会,国际及全国性的滑冰滑雪及冰球赛事,各种大型的商品定货、洽谈会和旅游产品交易会以及冰灯、冰雕游园盛会。
时间:9月
地址:长春市
中国长春电影节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同意举办的国家级电影节。长春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最高奖名称为金鹿奖,下设10个奖项,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长春电影节的口号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内容上集电影、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游于一体,艺术上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和“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24年来,中国长春电影节始终坚持“专业性”与“群众性”并重的办节理念,注重专业品质,关注百姓情怀,在两岸三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世界主要华语电影制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为华语电影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地址:长春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活动之一。净月潭都会以龙舟赛的形式迎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长春净月潭龙舟赛还吸引了国际友人的参加,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品粽子。龙舟赛使参赛者身心得到放松,舒缓压力,同时激活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认知,达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市民对幸福长春文化体验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吉林省龙舟运动的繁荣,带动吉林省内体育事业的发展。
时间:7月或8月
地址:长春市
首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于1999年8月15日-8月20日在长春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也是目前中国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从1999年首届车展开始,长春汽博会就以“规模大、层次高、百姓喜爱”以及独特的产业优势、学术氛围和文化特色为业内所赞誉,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性车展之一,是国内第二个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专业汽车展览会,入选中国展会100强。有着“汽车产业发展风向标”美誉的长春汽博会将进一步突出国际性、引领性、观赏性、体验性、综合性等特征,将以展览、节庆、活动、论坛等多种形式,整体策划,全面布局,给盛夏的长春增添更多的欢乐与喜庆,为蓬勃的汽车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时间:6月至9月
地址:吉林市
吉林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已连续举办了10余届。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它已经成为吉林省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多年来,松花湖休闲度假旅游节围绕避暑、休闲、度假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每年夏天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避暑。近几年,吉林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影响力日益扩大,区域性品牌优势已成。自然山水、雾凇冰雪、历史文化、休闲养生,四大旅游资源禀赋厚重;雾凇、滑雪、温泉、民俗,四季宜游。
时间:9月至10月
地址:蛟河市
吉林长白山红叶旅游节是吉林省蛟河市在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以观赏红叶为主的生态旅游类节庆活动。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红叶谷位于蛟河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规模长达百华里,宽30余华里,每逢深秋时节,红叶谷内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如今,枫叶旅游节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旅游节庆活动名录。旅游节期间,有红叶摄影作品展、“小长白山”老爷岭金秋体验之旅、红叶谷寻梦之旅、拉法山登山探险游、松花湖休闲游、冰湖沟原始森林探秘、庆岭活鱼美食周、经贸洽谈等活动。同时,打造冰湖沟森林氧吧游、窝集口采摘游、插树岭农家乐民俗游等特色活动。
时间:4月
地址:吉林市
吉林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是吉林省吉林市的文化节日。通过举办祭祖大典表演活动展现吉林市深厚的满族历史文化,推动小白山望祭殿恢复项目建设,提高吉林市小白山知名度,促进吉林市满族民俗旅游发展,把吉林市打造成世界满族同胞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开江鱼美食节期间,游客不仅能品尝到色香、味美的开江鱼,而且还能充分领略一下吉林市独具特色的满族风情和乡村情怀。与乾隆皇帝共同遥祭祖先;与满族专家、满族名人共话满族辉煌的历史文化;欣赏满族名人墨宝,开阔眼界;参与到松花湖增殖放流活动中来,反哺回报大自然;走进吉林市的乡村节日,登山踏青观景品鱼,体验农家乐。
时间:9月3日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从1992年开始,在州政府的直接筹划下,这一单一的州庆日逐渐转化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的集庆典活动、文体活动、民族风情展览会、经济贸易洽谈会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节。
时间:8月15日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老人节是在龙井市东盛涌乡一个老人协会的倡议下诞生的。1984年,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日胜利纪念日,于是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节日活动大致有表彰尊老爱幼的模范人物、向老年人祝寿、举办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等几项内容。它既有利于维护老年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正当权益,又促使老年人发挥余热,把朝鲜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下去。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