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是襄阳独有的文化民俗节日——穿天节。
“穿天节”是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襄阳市志》对“穿天节”做了介绍,宋代庄季裕在所著《鸡肋篇》中写道:“襄阳正月二十一谓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以为得子之祥。”
“穿天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一,源于古代襄阳才子郑交甫在万山偶遇汉水神女,赠佩珠定情的美丽传说。每到这一天,襄阳城里的百姓都到汉江边聚会,并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幸福。
如今“穿天节”已演变为市民迎春郊游、交友、祈福的大型户外活动。
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周朝时期,襄阳有个名叫郑交甫的书生,一次在万山脚下游玩时,碰到两名腰佩明珠的美女,郑交甫一见倾心,表达爱慕之情,两名神女便解下佩珠赠给郑交甫,这段一见钟情的故事被称作“神女解佩”。
而汉江襄阳段出产一种独有的石头,这种石头大多是乳白色,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孔窍,因此被称为“穿天石”,也称“穿心石”。古时候,人们经常捡拾穿天石佩带,用于祈福与避邪。后来,为纪念郑交甫遇神女的故事,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百姓都会云集万山脚下,顺江而下,沿江捡拾穿天石,佩带在身上以祈福和祈求姻缘,逐渐形成了“穿天节”,这一节日遂成为当地的“情人节”。
襄阳为什么会有穿天石?因为汉水上游是在秦岭和大巴山的夹缝中流过,而秦岭和大巴山都曾是岩浆长期反复强烈活动地区(寒武纪时期)。岩浆中有许多矿物成分,其中包括石英、方解石等,这些矿物经过多少亿年的侵蚀、风化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石头。有的石头中含有一些杂质。石头经过汉水1000多公里的冲刷,一些杂质被溶解和冲掉,到汉江中游的襄阳段,就会较多出现有自然孔洞的石子,这就是襄阳人所说的穿天石。
襄阳以上汉水中穿天石少,因为冲刷得还不够;襄阳以下汉水中穿天石也少,因为细沙淹埋了石子。穿天石产在襄阳是襄阳人的福气,是复活穿天节的物证。
相传,西汉时期,襄阳城内有个富家公子叫郑交甫,经常和随从到城外骑马、打猎、钩鱼。有一天,春光明媚,郑交甫和往常一样,带着仆人到郊外采春,沿着鲜花盛开的檀溪渠漫步,出西关口跨过小桥,唱着小曲,高高兴兴,欣赏着田园风光、湖泊美景。山林中猿鸣、猴叫、鹿跑,鸥鸟成群。不知不觉地来到万山。
万山北临汉水,这里经常有仙女下凡。仙女们来到汉水边,跳入江中洗澡,尽情地游戏。在沙滩边的寻找带眼的白玉石,这一切襄阳百姓从不知晓。
这天下凡的仙女姐妹大都回府,只剩两仙女贪念凡间的美景。郑公子从山边绕过,巧遇两位仙女。俩仙女的打扮时尚、姿色赛过西施,容貌迷人,神采飞扬。但郑公子并不知道她们是仙女,便顿时失魂落魄,一见钟情。
他看到仙女个个胸前佩带的白玉配珠,便对随从说:“今天,我向这游女们索要胸前佩珠。”随从说:“公子,你不认识她们,你知道她们是哪家闺秀吗?”郑公子说:“襄阳城内那么多大户小姐,我有不认识的吗。管她们是哪家的小姐!”随从又劝说道:“公子,我们不知道她们是哪家的人,如果她们是来襄阳走人家的京城大户,那就不好玩了,千万不要闯祸。不然回家老爷知道了我不好交差呀。”郑公子心烦意乱起来,对随从说道:“你说怎么办?”随从不敢多言了,郑公子主动走上前与仙女们搭话:“小姐,你们好漂亮呀!”仙女们笑着说:“是吗,公子。”这一问一答间,郑公子发现两仙女有好感,心中想入非非,便说起双关语来:“小姐,如果你们从万山上采摘的橘子送给我,从汉皋台采摘橙子送给我,我会都收下,这些水果我用一筐都装满了。那就请把装有橘子、橙子的筐放江面上,老天爷会让它漂流在我身边,我一定会拿起这些新鲜水果,一口一个尽情享受。”郑公子笑容可掬起来。
仙女们一听便知郑公子的用意,和颜悦色假装套近乎地说:“公子胃口真好,看你长得好英俊、威武呀!”郑公子听后更加喜欢了,仙女们面对调戏也不恼怒,郑公子便更加来劲了,用手前去取仙女胸前的白玉配珠,想做个定情之物。长仙女说:“这佩珠是穿天石。”小仙女说:“公子,穿天石是送子娘娘的祈子求福奉献之物,若送给你,你回去后要供奉在神庙神台上。”郑公子坚持索要佩珠——穿天石,两仙女见他非常认真,态度诚恳,就把佩带的穿天石从胸前取下,送交给郑公子。郑公子双手接过穿天石,高兴地不得了,心想这实际上就是定情之物了,赶紧把它放进衣服口袋内,害怕仙女们反悔,便叫上随从立即返回襄阳城。
没走几十步郑公子再摸口袋,怎么没有佩珠了,郑公子回望江边沙滩,那俩仙女不见了。郑公子不知不觉地被仙女们耍弄了。郑公子才发现这汉江边的美如天仙的游女,就是仙女。
郑公子回到襄阳城内把这事情向家人诉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襄阳城内百姓都说这是奇人奇事,人们便把万山下的郑交甫与仙女,仙女解佩的沙洲称为解佩渚。襄阳县令让襄阳史官记下这奇事,让它代代相传,明、清、当代的《襄阳县志》都有记载。晚清吴重憙在《石莲盦汇刻九金人集》说:“解佩渚:在襄阳西十里北临沔水有曲堤。”
孟浩然、張可久、苏东坡、曾巩等许多文人骚客把这个故事演义成一部美好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明初吏部尚书詹同的《送蔚教授归襄阳分题得解佩渚》为证:“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兮初相知。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类交甫。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