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是襄阳独有的文化民俗节日——穿天节。
“穿天节”是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襄阳市志》对“穿天节”做了介绍,宋代庄季裕在所著《鸡肋篇》中写道:“襄阳正月二十一谓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以为得子之祥。”
“穿天节”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一,源于古代襄阳才子郑交甫在万山偶遇汉水神女,赠佩珠定情的美丽传说。每到这一天,襄阳城里的百姓都到汉江边聚会,并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幸福。
如今“穿天节”已演变为市民迎春郊游、交友、祈福的大型户外活动。
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周朝时期,襄阳有个名叫郑交甫的书生,一次在万山脚下游玩时,碰到两名腰佩明珠的美女,郑交甫一见倾心,表达爱慕之情,两名神女便解下佩珠赠给郑交甫,这段一见钟情的故事被称作“神女解佩”。
而汉江襄阳段出产一种独有的石头,这种石头大多是乳白色,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孔窍,因此被称为“穿天石”,也称“穿心石”。古时候,人们经常捡拾穿天石佩带,用于祈福与避邪。后来,为纪念郑交甫遇神女的故事,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百姓都会云集万山脚下,顺江而下,沿江捡拾穿天石,佩带在身上以祈福和祈求姻缘,逐渐形成了“穿天节”,这一节日遂成为当地的“情人节”。
襄阳为什么会有穿天石?因为汉水上游是在秦岭和大巴山的夹缝中流过,而秦岭和大巴山都曾是岩浆长期反复强烈活动地区(寒武纪时期)。岩浆中有许多矿物成分,其中包括石英、方解石等,这些矿物经过多少亿年的侵蚀、风化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石头。有的石头中含有一些杂质。石头经过汉水1000多公里的冲刷,一些杂质被溶解和冲掉,到汉江中游的襄阳段,就会较多出现有自然孔洞的石子,这就是襄阳人所说的穿天石。
襄阳以上汉水中穿天石少,因为冲刷得还不够;襄阳以下汉水中穿天石也少,因为细沙淹埋了石子。穿天石产在襄阳是襄阳人的福气,是复活穿天节的物证。
相传,西汉时期,襄阳城内有个富家公子叫郑交甫,经常和随从到城外骑马、打猎、钩鱼。有一天,春光明媚,郑交甫和往常一样,带着仆人到郊外采春,沿着鲜花盛开的檀溪渠漫步,出西关口跨过小桥,唱着小曲,高高兴兴,欣赏着田园风光、湖泊美景。山林中猿鸣、猴叫、鹿跑,鸥鸟成群。不知不觉地来到万山。
万山北临汉水,这里经常有仙女下凡。仙女们来到汉水边,跳入江中洗澡,尽情地游戏。在沙滩边的寻找带眼的白玉石,这一切襄阳百姓从不知晓。
这天下凡的仙女姐妹大都回府,只剩两仙女贪念凡间的美景。郑公子从山边绕过,巧遇两位仙女。俩仙女的打扮时尚、姿色赛过西施,容貌迷人,神采飞扬。但郑公子并不知道她们是仙女,便顿时失魂落魄,一见钟情。
他看到仙女个个胸前佩带的白玉配珠,便对随从说:“今天,我向这游女们索要胸前佩珠。”随从说:“公子,你不认识她们,你知道她们是哪家闺秀吗?”郑公子说:“襄阳城内那么多大户小姐,我有不认识的吗。管她们是哪家的小姐!”随从又劝说道:“公子,我们不知道她们是哪家的人,如果她们是来襄阳走人家的京城大户,那就不好玩了,千万不要闯祸。不然回家老爷知道了我不好交差呀。”郑公子心烦意乱起来,对随从说道:“你说怎么办?”随从不敢多言了,郑公子主动走上前与仙女们搭话:“小姐,你们好漂亮呀!”仙女们笑着说:“是吗,公子。”这一问一答间,郑公子发现两仙女有好感,心中想入非非,便说起双关语来:“小姐,如果你们从万山上采摘的橘子送给我,从汉皋台采摘橙子送给我,我会都收下,这些水果我用一筐都装满了。那就请把装有橘子、橙子的筐放江面上,老天爷会让它漂流在我身边,我一定会拿起这些新鲜水果,一口一个尽情享受。”郑公子笑容可掬起来。
仙女们一听便知郑公子的用意,和颜悦色假装套近乎地说:“公子胃口真好,看你长得好英俊、威武呀!”郑公子听后更加喜欢了,仙女们面对调戏也不恼怒,郑公子便更加来劲了,用手前去取仙女胸前的白玉配珠,想做个定情之物。长仙女说:“这佩珠是穿天石。”小仙女说:“公子,穿天石是送子娘娘的祈子求福奉献之物,若送给你,你回去后要供奉在神庙神台上。”郑公子坚持索要佩珠——穿天石,两仙女见他非常认真,态度诚恳,就把佩带的穿天石从胸前取下,送交给郑公子。郑公子双手接过穿天石,高兴地不得了,心想这实际上就是定情之物了,赶紧把它放进衣服口袋内,害怕仙女们反悔,便叫上随从立即返回襄阳城。
没走几十步郑公子再摸口袋,怎么没有佩珠了,郑公子回望江边沙滩,那俩仙女不见了。郑公子不知不觉地被仙女们耍弄了。郑公子才发现这汉江边的美如天仙的游女,就是仙女。
郑公子回到襄阳城内把这事情向家人诉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襄阳城内百姓都说这是奇人奇事,人们便把万山下的郑交甫与仙女,仙女解佩的沙洲称为解佩渚。襄阳县令让襄阳史官记下这奇事,让它代代相传,明、清、当代的《襄阳县志》都有记载。晚清吴重憙在《石莲盦汇刻九金人集》说:“解佩渚:在襄阳西十里北临沔水有曲堤。”
孟浩然、張可久、苏东坡、曾巩等许多文人骚客把这个故事演义成一部美好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明初吏部尚书詹同的《送蔚教授归襄阳分题得解佩渚》为证:“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兮初相知。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类交甫。携琴合向万山中,莫作书堂近江渚。向来神女亦化龙,时复寻珠起风雨。”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