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年
何宏年,1918年11月8日生于云南省石屏县一个开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何瑛,四川高等师范学院毕业,有“知识救国”思想,创办石屏师范并任校长,后出任镇沅县知事和元江县县长。其母朱凤英也有一定文化。
何宏年受家庭的培育,自幼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优良。后考入昆明市虹山中学,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他关心天下大事,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坚持写心得体会。初中三年级时,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受到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国文教师的高度赞扬,认为一个初三学生能写出这样有胆有识的文章很了不起,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
1936年秋,何宏年考入云大附中高二班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祖国大片土地沦丧,中国人民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何宏年怀着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颗赤诚之心,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7月中旬,何宏年与江毓琛、欧根等在云大附中成立了“学生抗敌后援会联合会”(简称“学抗”),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何宏年任干事。他们经常参加--、歌咏、演剧、讲演等宣传活动;并于10月间,同妄图控制“学抗”的国民党云南省党部查宗藩等人进行了一场反控制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后“学抗”仍被国民党无理解散)。此时,省工委负责青运工作的李家鼎吸收何宏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先锋队”,何宏年更加勤奋学习革命理论,在政治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更加自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9月,日机轰炸昆明,云大附中迁至路南。何宏年参加附中抗日救亡课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他发挥了自己文学创作与声乐的特长,深入城镇、农村和抗日部队宣传抗日,通过民间歌舞晚会,激发爱-民抗日的热情,并通过路南县教育局(局长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举办全县中、小学教师训练班、农民识字班,宣传抗战形势,教唱抗日歌曲,组织城乡联欢晚会,鼓舞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斗志。
1939年上半年,何宏年经欧根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何宏年与欧根、何万泰在云大附中主办了革命墙报《号角》,何宏年以笔杆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号角》办得非常活跃,对启发教育广大同学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大作用。
1939年秋,何宏年从云大附中毕业,地下党派他到石屏钟秀女子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0年初,滇南党支部负责人孙仲以担任个旧企业家苏萃农创办的《曙光日报》的身份,派何宏年到这家日报以记者身份开展工矿工作。何宏年撰写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及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等战斗性很强的报道,受到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的欢迎。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省工委根据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让何宏年从矿区转移到石屏师范任教。他与刘时平等几位党员,领导进步组织“读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进步青年阅读革命理论书籍及《新华日报》、《群众》等报刊。他还通过石屏教育用品联谊社,从昆明三联书店购进一批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并接受三联书店秘密赠送的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他与普占魁等同志组织了《青年剧社》演出抗战戏剧,教唱《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延安颂》、《新的女性》等抗战歌曲,创作了石屏《师范校歌》,用革命的歌声宣传、鼓舞群众同反动派作斗争,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
1942年春节,建水党组织通过滇军第二路军指挥部驻建水特务营营长张士明(中共地下党员)发出邀请。由何宏年等30多人组成一个业余演出队,到特务营驻地联欢。在张士明、方仲伯的建议下,派了一批青年到特务营学军事,派一批师范附中毕业生到建民中学高中读书,派廖学民带一批同志到建水云章小学教书,以加强农村工作。这样就把党在建水、石展等县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开展起来了。
1942年下半年,在党组织的疏通安排下,何宏年到云南日报社工作,负责该报副刊《夜莺》的,后又任云南日报社采访部主任,在新闻采访、通讯、专访的撰写上,他力求按照党的指示去处理,发表一些揭露时弊的短文。如国民党驻苏联大使杨耿光卸任回到重庆,向进步记者详述了苏联一定能够打败希特勒的种种依据和理由,违背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旨意,不给杨安排工作,杨只得到昆明闲居。何宏年通过专访,报道了杨对苏联反法西斯斗争必胜的看法,使许多人改变了对苏联的糊涂观念,消除了对法西斯的恐惧心理。
1942年苏联-,德国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何宏年与许建初搜集资料撰写苏军收复斯穆楞斯克、基辅等城市的简介,编发苏联胜利的消息,使记者及时了解苏联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形势。
1944年六七月间,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日益深入人心,龙云与蒋介石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何宏年按照南方局和省工委关于要充分利用龙云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发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精神,凡是龙云对抗日有利的一些活动,都以显著地位编排报道,并揭露抨击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的罪恶阴谋,同时大力报道抗日运动中各界爱国人士的活动。如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侯西反在昆明发表希望祖国坚持团结抗战反对-逆流的讲话以及云大、西南联大进步师生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0等时事座谈会的情况,促进广泛的抗日爱国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1945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在省工委领导下,以昆明学生为主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内战、争民主、惩元凶的运动,何宏年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星夜撰写文章,揭露敌人的残暴行为。
许建初在越南采访的越南独立运动和对胡志明的专访,因国民党云南警备司令关麟征阻挠,未能见报,何宏年积极想办法,通过李何林、杜迈之拿到《民主周刊》署名徐植发表。
1946年初,何宏年在地下党办的《中国周报》上,先后与许建初发表了三篇揭露国民党军统特务罪恶活动的稿子,并在发第一篇稿子时,与欧根研究撰写了按语。上海《民主周刊》还作了转载。如其中一篇是《一个军统特务觉醒后的自述》,有力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统治、-人民的罪行。
1946年8月,党组织派何宏年回石屏宝秀工作。1947年4月,何宏年又被派到思普区工作。他在思普特支的领导下,以《云南日报》记者的身份,以回思普探亲为名,与赵国华等到景谷益香、勐住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工作,开辟工作据点。
1948年6月,思普特支派何宏年、昌恩泽等同志到景谷、勐住通过争取开明人士罗正明,建立工作据点,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组织准备工作。何宏年以勐班区政府助理员的公开身份作掩护训练民兵,并在碧光中学成立勐住支部,何宏年任书记。勐住支部后改为景谷支部、肖源任支部书记,何宏年任组织委员。同时建立了统一组织“景(谷)澜(沦)六(顺)军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正明,副主任委员何宏年等。勐住支部和其他党组织紧密合作,利用国民党政府成立县、区乡“勘乱联防自卫队”的合法形式,派地下党员和民青成员进入各中队按人民军的组织原则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共组建五个常备中队和三个干部培训班,为开展武装斗争作了缜密的组织准备。12月,何宏年根据党组织决定,参加召开了第二次景、澜、六军政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立即发动武装斗争,战斗先从澜沦打响,积极作了武装解放思茅的准备工作。
1949年2月10日,何宏年与刘亚南等组成指挥部,率领三个常备中队共290余人从景谷、勐住出发,到六顺黄竹林集中,何宏年代表景、澜、六军政委员会宣布:云南人民自卫军普光部队正式成立,由刘亚南任指挥员,何宏年任政委并负责临时党支部工作。何宏年给部队作了战前动员,指战员群情激昂,信心百倍,决心为解放思茅而战!2月11日凌晨4时,部队进入思茅坝子马恩石桥,何宏年召开了临时党小组会和中队以上的干部会议,传达了党组织关于进攻思茅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撤退的方向以及给各中队分配进攻任务后,便于晨5时和刘亚南指挥三个中队分三路向思茅城内敌三个据点发起攻击,连续攻入两处敌据点,只有县政府的守敌负隅顽抗。何宏年在思茅南门城楼上指挥部队作战,得到情报:敌县长孙接武头天晚上带着他的弟弟孙振武、保镖李大伦在豪绅丁启凤家打麻将没有回县政府。何宏年为了活捉孙接武,便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领战士到丁启凤家搜查,没有抓到孙接武。何宏年发现丁启凤家小门外菜地泥塘边有皮鞋脚印。他又跟踪追击,进了王家院子。院内发现王贵家耳房床下有一双皮鞋,何宏年带头冲时房门,这时藏在屋里的孙振武向何宏年开了枪,何宏年身中三枪,不幸英勇牺牲,时年31岁,为解放思茅贡献了他年轻的生命。
同志们看到何宏年倒在血泊中,满腔怒火,开枪击毙孙振武、李大伦二匪,活捉了县长孙接武。并令其向敌县政府据点喊话,敌保卫中队向我交枪投降,思茅遂告解放。
对于何宏年的牺牲,战友们无不悲痛、惋惜。罗正明说:“宏年眼光远大,我很敬佩,可惜牺牲太早,我失去了指路明师。”
何宏年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同志爽直诚恳,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他生活俭朴,为了党的工作,把家庭困难置之度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刻苦钻研党的方针、政策,并运用到斗争实践中去,时刻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谈话明确扼要,对问题分析中肯,爱憎分明,斗志旺盛,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奋斗了终身。
1949年,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和宁洱地委填发了何宏年烈士证明书。1950年4月,宁洱地委的领导同志亲往看望其亲属段毅珍、何凌青。1983年,昆明市五华区委给何宏年亲属恢复了政治名誉。1983年原边纵第九支队政委、思茅地委书记张化俊写了一首七律悼念何宏年:
为涉边城别异龙,
斩棘披荆党业兴。
推诚相与归来友,
广交博识结联盟。
红旗高擎惊思普,
枪声尖鸣震长空。
唯惜壮年阵前死,
永留馨香众心中。
何宏年壮烈牺牲已经50年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他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思茅人民的心中。
(陈有富)
[以上内容由网友"Jack"分享。]
以下与何宏年相关信息:
以下何宏年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