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贵州 > 毕节市 > 名人

王明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王明基(原名王明、字丕承)是滇东北方言苗族(旧称大花苗),贵州省威宁县原八区新华乡(今黑土河乡)爱华村人。其父王道元是滇黔川边苗族基督教会创始人之一。爱华山,原名“海垮山”(又称“海角山”)。“爱华山”是王明基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他爱国之情取的名字。
  得汉名
  一八九八年,王明基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祖辈佃种威宁县八大土目之一的牛棚子家土地。王明基先生从小跟随父母过着贫苦的生活。
  王明基先生此前无汉名,一九○五年正月十六日,英籍传教士柏格理从昭通来到王明基家,给他取名“王明”,当时王明基才七岁。此次柏格理专程来到他家,目的是要邀约王明基先生的父亲王道元一道在苗族地区寻找建立教堂和学校的地基。不久在石门坎建成了教堂和学校,他的父亲王道元回家来带他去石门坎读书。由于父亲日夜跟随柏格理为建立苗族教会和学校,奔忙于云贵川三省广大苗族地区,只好让王明基寄宿在石门坎上寨的亲戚潘显老人家。他的老师李国清给他改学名为“王明基”。
  得资助
  一九○七年三月二十二日,王明基的父亲因护理伤寒症病人而被感染,在云南省彝良县咪咡沟病世。噩耗传到石门坎,九岁的王明基只好哭着回爱华山,从此辍学在家跟母亲务农,那时正值柏格理回英国。一九一○年柏格理回到石门坎,知道王明基因父亲病逝而辍学回家去了,柏格理便派人去爱华山喊王明基回到石门坎继续读书,费用由柏格理私人资助。王明基平时认真刻苦学习,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小学毕业会考,成绩名列第一。由于王明基家境贫寒,衣着褴褛,颁奖喊到第一名上台领奖时,他光着脚丫裸着两支肩膀走向台前,有人便说:“恐怕喊错人了,不是他吧?”王明基的老师当场作证说:“王明基就是他,不会错!”他双手接过明晃晃的大洋瓷盆(那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故人们称之为洋瓷盆)。柏格理传教士目睹王明基一是孤儿家境贫寒,二是品学兼优,因而继续资助他读初中。不久柏格理病故,资助中断,王明基未读完初中又辍学了。这时他已十七岁。
  始任教
  一九一九年,王明基被石门坎教会派到彝良县属落尾坝小学任教,留妻子李爱在家劳动和照顾0亲。是年长子不幸病逝,家里来信促回,正值七月河水猛涨,转回途中在簸箕寨回不了家,待河水消了后才回家处理后事返校,延误了点时间。落尾坝教会执事王仁民幸灾乐祸,并诬告到石门坎张道惠传教士处,胡说王明基先生没有在落尾坝任教,张道惠也不作调查,便扣发了工资大洋半元。因此王明基先生想与之斗争,但考虑到自己刚走入社会,吃点亏算了,便赌气回家务农去了。
  一九二○年,基督教石川联区教会年会又派王明基去威宁县切冲小学(今雪山镇与小海镇之间)任教兼教会传道。王明基除平时一心扑在教学工作和处理教会事务外,还为当地受欺压的群众打官司。切冲王定国儿媳被三道河一户未信教的拐走,这户人家恶人先告状,他们控告王定国要他到大官寨大土目家断处,而处理不公,使被告者不服。三道河这家人又反控告到威宁县衙门。王明基在王定国的邀请下,去威宁县衙门奉陪。在衙门面前,先生毫无惧色,并依实揭穿对方的罪行,说得头头是道,官府听了,只好下令叫三道河这户赔偿王家的一切损失,结果拐走人的那户人家最终人才两空。赢了官司而归,王定国对王明基感激涕零。一九二三年冬月初五,切冲陶玉的后妻被杨大卫挑唆逃到他家去了。受害者请切冲教会王明基断处,王明基以理服人处理,杨大卫不服,反诬告王明基和教会执事王定国、张全方到威宁县衙门。大官寨土目得知,积极为杨大卫出谋划策,王明基赶赴威宁县衙门。由于此案比较复杂,先生为此案住威宁县城两个月,经过几次唇枪舌战较量,为陶玉王定国等打赢了官司。腊月二十五日由威宁回家途中,在响水不幸被土匪-了半天,夜晚逃脱连夜赶回切冲。切冲教会和受害者家属为王明基打赢官司归来给以“挂红”,特别杀了一只大绵羊款待庆贺。王明基自量,处在工作顺心受人赞誉之时,早日离开为好,加之年关将至,必须回家团聚,于腊月二十八日安全回到爱华山。不久,切冲教会执事王忠,实在舍不得王明基离开切冲,亲自到爱华山拜谒了王明基,后参加石门坎教会年会,代表切冲教会再三请求王明基返回切冲。但石门坎教会不同意,王明基也不愿意再去切冲了。年会又派王明基先生去川南苗族地区任教。一九二四年,王明基赶赴川南苗族地区猪宗海等地任教。一九二五年正月十六日启程,先生带上爱人和幼子建国,一路上经过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土匪出没的荒山野岭。幸好未遇上土匪,一家三口心惊胆战,最终到达了目的地猪宗海,受到等候在那里的川苗同胞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王明基在川南苗族地区工作四年间,由于先生素性谦虚,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有方,一九二八年夏,石门坎光华小学各分校(初级小学)齐聚石门坎会考升入高小,王明基教的学生考得第一名。从此外国传教士才钦佩王明基。一九二八年年底王明基调离川南苗族地区,改派去彝良县幺店子任教。王明基先生离开川南时,无数群众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公元一九二九年春,王明基先生到幺店子任教兼幺店子教会传道。幺店子小学在王明基先生去之前景况不佳,学生寥寥。当地群众知道王明基先生将去任教,十分高兴,他们知道王明基先生在川南四年做出突出成绩,因此主动送子女来上学。远离幺店子的赫章葛布以及彝良县的毛坡、寸田坝等地各族学子纷纷前来幺店子小学就读,教室座无虚席。他教的来自寸田坝的学生朱德安(又名朱正国)到石门坎会考又摘取第一名桂冠。王明基先生再次得到石门坎光华小学负责人的表扬及教会的信任。
  公元一九三○年石门坎教会年会决定从幺店子调王明基先生回石门坎任教会传道。一九三一年三月派遣王明基先生带领龙井教会的人去永善县杉木林、龚家坪、洋芋坪等地看望由龙井迁徙到那里的人,了解他们居住和生活情况。到了马楠,见到迁去那里的人不少,但无一所学校,先生便召集大家开会,决定开创杉木林小学和教堂,解决了小孩读书困难,得到当地群众赞誉。
  不久石门坎教会又派王明基先生带领雨洒湾知名人士陶自改老人去石门坎教会各堂口巡视,了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王明基先生以传教为名,实质上是向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宣传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号召大家改变不卫生的陋习,积极送子女到学校读书。否则就无法摆脱土目地主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发大家要有胆识,才有能力和封建地主作斗争。
  到西康
  石门坎的苗族同胞,都是处于土目地主统治下的佃农,过的是农奴生活。由于地处高寒,土地瘠薄,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真是饥寒交迫。为了摆脱困境,寻找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的地方安居乐业,有不少人迁到云南武定县的洒普山、寻甸、大关、永善、盐津各地一些偏僻地方去谋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据悉西康天地坝有一片辽阔好地方,可以安排很多人去谋生。但必须得到昭通龙云的赞助才生效。石门坎教会知道王明基先生是有胆识的人,便于一九三一年正月十五日派他带领威宁石门坎的王力,彝良县杨公子和小梭嘎的杨怀禄及爱华山的王德等由石门坎启程步行前往昭通。第二天到新街就宿,第三天到达龙老太爷(龙云)家,休息一天,为了安全,龙老太爷还派武装自卫队护送王明基先生等到新厂沟,渡过金沙江到仓房宿一夜。从仓房继续往前走一天便到达目的地西康天地坝。经过几天的就地考察,大家基本上看中了这个地方,回来和龙纯祖(龙三公子)说明土地好谋生,在龙家休息了四、五天。
  回石门坎后,王明基先生向教会和石门坎光华小学教职工作了详细汇报,大家认为可以作为今后繁衍之地,只不过路程太遥远,迂回往返不方便。暂且可以由少数人去试生活一下,行就再多去人,不行就作罢。大家认为已通过各方面关系联系上了,不容易,决定派少数人去试一试。王明基先生对此慷慨地说:“为了穷苦的苗家有个好地方安身生活,只要有人去,我愿再次引领去。”于是过了不久,王明基先生又带上其二弟王明星和木槽的姐夫赶了他家的大牛以及坟山的王力、彝良杨公子和杨怀禄、石门坎王年、小营盘三家寨张聪等共十户前去试住。到了天地坝,选定落脚点,安排妥当后王明基先生就和一道引领去的三人返回,途经新厂沟突然发现了一条大蛇,认为将有不祥之兆在前面。因此大家齐心协力,鼓足勇气把大蛇打死了,经过丈量长一丈五尺,剥皮带回昭通出售,买了不少麻糖(包谷和大麦芽熬成的糖),饱餐一顿,又买了不少东西。大家高高兴兴,有说有笑,议论打蛇的勇气,并表示尔后遇有艰难险阻,只要敢于拼搏必能取胜。王明基先生回石门坎照常做传道工作。这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天地坝,原定在那里安家的人户,因气候水土不适应,疾病多难以生活,不久他们全部撤回来了。
  公元一九三二年,石门坎教会免去王英(王俊杰)石门坎教会会计职务,调整到川南苗族地区任教兼传道。王明基先生接任石门坎教会会计。是年,石门坎教会奉中华基督教昭通西南教区吩咐,石门坎联区选派一名苗族信徒代表参加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基督教七大教区联合召开的会议。王明基先生被选为代表。腊月初先生和英籍王树德、高志华二传教士等一道由昭通出发去昆明,从昆明乘火车到河口至老街办理护照,渡船到香港住了两天。后乘大轮船历时三天三夜到达上海。在上海停留几天观光,后折回浙江宁波赴会。会议期间王明基先生受浙江一所女子中学之邀请到该校演讲,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王明基先生先用苗语向全体师生表示问候,并翻译成汉语,开始他的演讲。王明基先生演讲的主题是加强边疆苗族兄弟姊妹和内地汉族兄弟姊妹的联络和友谊,它着重介绍了苗族妇女织锦艺术。通过演讲,表达了苗族兄弟姊妹愿与浙江兄弟姊妹加强联络和增进友谊的愿望。演讲结束,该校学生围在王明基先生身边,并向王明基先生提出是否可以脱下先生穿的苗族花衣服让他们试穿,先生说可以的,先生脱下他的花衣,学生们争着试穿。该校女校长设宴款待王明基先生,先生向这位女校长提出是否可以帮助培养苗族女孩,接收她们到该校读书,这位校长热情地表示完全同意接收苗族女孩来该校读书。为了今后联系方便,这位女校长还递一张名片给王明基先生。
  会议结束,先生同王树德、高志华和昭通汉族代表李约翰(国钧)、彝族代表聂文焕一道乘船沿长江逆江而上,经南京、武汉、重庆,最终到达宜宾。在从宜宾回昭通途中,外国传教士和汉族彝族代表或坐轿或骑马,而王明基先生则步行。到达昭通后王明基先生便回石门坎。先生荣幸参加了这次会议,见了不少天地、大江大海,包揽了祖国不少名城胜景,心情激动,思绪万千。想到本民族还处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灾难深重的境地,日思暮想要怎样才能为自己的民族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出路。先生开始意识到苗家不能再当“虔诚信徒”而不拔。只能以“信教”为名,取得英国“差会”资助维持学校、发展自己。王明基先生通过参加宁波会议,识破了洋人对待苗族的假仁假义。他们对待汉族彝族参加会议者,住房待遇高于苗族代表,特别是在途中,苗族代表只能步行,而洋人和汉族彝族代表坐轿骑马高人一等。平时发给教牧人员的待遇,苗族牧师、传道低于汉族彝族牧师、传道,所谓“汉族、彝族教牧人员处于生活高地区,薪俸就应该略高”实质是洋人把苗族视为低人一等不敢与之抗争的“驯服工具”,可以任意使唤。因此王明基先生从此对“洋人”采取人合心不合,暗中分道扬镳了。送女生去宁波学习的事情,王明基先生回到石门坎向教会和学校作了汇报,但因教会和学校不同意而未果。
  公元一九三九年八月,四川基督教派了毕范宇和陈崇桂两位牧师到昭通宣讲基督福音,介绍说:“在成都有南京金陵神学院与华西大学合办的农业科技专业,石门坎可以派人去学习,以便解决乡村教会自养问题。”于是,石门坎教会指派王明基先生和石门坎光华小学校长王德椿在冯家棂(宜宾人)的带领下去成都参加学习。经过近三年的攻读,学到了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和农业科技、轻工方面不少知识。王明基先生回到石门坎,在冯家棂的倡议下,于一九四二年创办石门坎乡村教会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推广部。王明基先生主动辞去教会传道职务,担任推广部主要负责人。推广部主要是搞农作物、蔬菜良种推广以及果树栽培嫁接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办有毛纺织厂,吸收四面八方苗族青年男女来厂学习,并投入生产。先生亲自作技术指导,由于精心经营管理,盈利不少。在先生指导下,纺织厂就地取材,用本地羊毛纺成线,制成黑白相间的“人”字尼和斜纹尼。用这种布料制成外披大衣,十分漂亮。一九四六年朱焕章先生赴南京参加民国国大代表会议,穿一件石门坎推广部用“人”字尼制作的大衣外套,与会代表见了赞口不绝,其中一位代表欲以高价买朱先生的这件衣服,可见不一般。总之,王明基先生开创并精心经营管理石门坎推广部,培育了不少苗族农业手工业技术人才,为改善和提高当地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王明基先生时刻都在为广大受苦受压的苗族同胞求生存发展而思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中共地下党员张斐然为求解放、争自由民主在贵阳与国民党贵州省主席、大军阀杨森作针锋相对的斗争,杨森下令捉拿张斐然。为了避免国民党特务暗害,在地下党员顾希均的安排下,张斐然于一九四六年六月离开贵阳回到自己的家乡石门坎。王明基先生将他掩护了下来,让他以在石门中学任教为名,照常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王明基先生还给了张斐然不少的物质资助,为他开展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直到威宁游击团建立后,王明基先生仍继续支持张斐然的革命活动。
  王明基先生对滇东北方言苗族古歌、故事、传说很有研究。他利用在教会担任十多年巡视员之机,拜访了各地苗族老艺人老歌手,并用苗文记录下来,收集苗族神话故事、古歌、传说、神崇拜等史料,为抢救苗族文化遗产作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苗族迁徙古歌是无价之宝。在收集苗族这些重要史料的苗族人士中,王明基先生收集得最早,也收集得最多最全面,因此贡献也最大。
  公元一九○六年柏格理、李司提反、张约翰、杨雅国等创造了苗族文字。以后王明基先生对苗文的改革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元一九五○年春,以朱焕章先生和王明基先生为首,由张志诚、张友伦、陶开群、韩绍刚、杨忠德、杨荣新、杨荣先七位先生参加的苗文改革委员会,对苗文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改革。如发音字母的补充、声调的配置、标准语音的确定等,均作了新规定,使苗文从初创走向成熟。为促进苗族的进步和发展,以利同世界交流,王明基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并与英国友人张继乔合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编纂完成了《苗英词典》稿。后经张继乔带回英国,并于二十世纪末制成电脑软件,供后人使用。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事业,促进少数民族的繁荣,国务院于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在贵阳召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讨论会,王明基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先生的发言内容全文刊载当年十一月下旬的贵州报上。由于王明基先生对苗族(特别是滇东北方言苗族)语言文字的研究造诣较高,一九五七年三月被聘请到贵阳负责主持滇东北方言新苗文的创造工作,同时受聘的杨荣新先生和他一道负责此项工作。从王明基先生的日记可以反映出,为了完成新苗文的创造工作,王明基先生随时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保持联系,凡有困难和问题都及时向这些领导汇报和请示。在王明基先生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创造出了新苗文。并编纂《滇东北方言苗语词典》出书(样本)问世。新苗文创造出来后,王明基先生亲自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到石门坎坐镇指导新苗文实验班工作。当时杨荣新、杨汉嵩、吴善成、朱明道等参加了此项新苗文的实验工作。为了使各方面的苗族人士能有机会参加实验班的学习培训,多半利用晚上开展工作。当时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有农民,有机关干部,有教师和学生,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的小孩。实验班办了若干期,成效显著。后来受“左”的路线影响,认为原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可以保留使用,原来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就不再创造和推行新文字了,因为最终各民族都要走向以汉语为语言文字的所谓大同。这样一九五九年底王明基先生向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递交了辞呈,告老还乡,回到爱华山务农。王明基先生对滇东北方言苗族的语言文字工作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王明基先生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时常参加省、地、县政协会议,积极为建设新中国献计献策。一九六二年迁居紫云县新驰村。先生积极指导村干部群众发展林果业,栽了成片优质松杉、苹果、柑桔等。后来这些林果业成了集体经济的支柱。人们时刻怀念明基先生。先生因积劳成疾,由于农村医疗条件所限,终因医治无效,于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
  王明基先生为追求真理,求进步,为民族的利益奔波,不顾个人安危奋斗一生。他为人正派,深受社会赞誉。先生一生素性谦虚,平易近人,待人接物入情入理,秉公办事,从不炫耀自己。无论在旧中国的大风大浪中,还是在新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均持有正确的态度,实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坚持原则,对不公正的事,敢于挺身而出。如一九五七年他刚到贵阳参加苗族文字工作时,正值朱焕章先生遇难不久,贵州省肃反办公室两位同志找他谈谈对朱焕章的死有何看法,先生便直言不讳的回答说:“如果朱焕章是坏人的话,那么世界上就再找不到一个好人。”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为民族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作贡献。他是云贵两省毗邻的滇东北方言苗族中享有较高声望的历史人物。
下一名人:李锋刚
[以上内容由网友"Jimmy"分享。]

以下与王明基相关信息:

以下王明基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