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大同村 | 大同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末,黄、刘、荆等姓先后来此定居,因地处近西河西岸,称河西村。清康熙42年(1703),淮涉河改道,不再流经……[详细] |
孙家沟岔村 | 孙家沟岔村 村庄由来 据《孙氏族谱》载:明万历时(1573-1619),济南孙氏由即墨城水墨河套迁至仇、庞两沟岔间立村,称孙家沟岔。……[详细] |
楼子疃村 | 楼子疃村 村庄由来 在城西偏南处,今属通济街道。原名楼子里头。“里头”多用以称说一个村庄的局部,楼子里头即原系姜家庄东北的一部分,因……[详细] |
东山东村 | 东山东村 村庄由来 山东在楼子疃北偏东4.8公里处。据《刘氏族谱》载:宋末,刘氏自江南江宁上元县石剌沟村迁居此地,取名新安村。因地处……[详细] |
张家西城东村 | 张家西城东村 村庄由来 张家西城在楼子疃东4.5公里,墨水河西岸。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氏兄弟两人自沿海……[详细] |
云桥村 | 云桥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董、于两姓来此地定居。因村东河段称“云溪”,且上有天桥,下有石桥,故名村……[详细] |
小李村 | 小李村 村庄由来 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明、清即墨至莱州府驿邮路上县境内七个驿铺,第一个即借用李村之名的“李村”铺,在其附图中则称……[详细] |
辛家庄村 | 辛家庄村 村庄由来 在大同街西南3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403-1435),辛氏自城里迁来此地定居,称辛家庄。《即墨县乡土志》标……[详细] |
坊子街村 | 坊子街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末,黄、刘、荆等姓在此地定居,因地处近西河(原淮涉河北流的一段)西岸,故称河西村。1703年(清康熙四十……[详细] |
仇家沟岔村 | 仇家沟岔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南3.7公里,隔墨水河与崂山县栾家沟岔东西相望。据《仇氏族谱》载:明永乐初年,仇氏自青州迁居墨邑,卜……[详细] |
夏堤河村 | 夏堤河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西偏南2.6公里处。明末,黄姓来此定居,称黄家庄。不久,徐姓迁来,黄姓迁出,因村后有洪江河支流流过,此段……[详细] |
南山东村 | 南山东村 村庄由来 山东在楼子疃北偏东4.8公里处。据《刘氏族谱》载:宋末,刘氏自江南江宁上元县石剌沟村迁居此地,取名新安村。因地处……[详细] |
八里庄三村 | 八里庄三村 村庄由来 明正德年间(1506-1520),巩、綦两姓人家先后来此定居立村,因在即墨至胶州驿路北侧、十里铺与五里墩之……[详细] |
八里庄二村 | 八里庄二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巩、綦两姓先后来此立村。据传,村中于姓先祖原居即墨城外墨水河畔,清康……[详细] |
八里庄一村 | 八里庄一村 村庄由来 据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巩、綦两姓先后来此立村。据传,村中于姓先祖原居即墨城外墨水河畔,清康……[详细] |
张家西城南村 | 张家西城南村 村庄由来 张家西城在楼子疃东4.5公里,墨水河西岸。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氏兄弟两人自沿海卫所禀军……[详细] |
西元庄村 | 西元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南偏西4公里,胶济铁路东北侧。据传:五代时,此地原为梁王朱温的庄园,后此村建立村庄而得名园庄。明永乐时(……[详细] |
北龙湾村 | 北龙湾村 村庄由来 据传,名洪熙时(1425)高、韩、卢三姓来此地立村,因村中有一池塘,天旱不涸称龙湾,村因此命名为龙湾头,后来发展……[详细] |
蔡家村 | 蔡家村 村庄由来 在大同街西南2公里处。据传:明天启元年(1621),蔡姓迁此地立村,称蔡家村。后孙姓迁来,蔡氏已无,村名沿用。《即……[详细] |
孙家庄头村 | 孙家庄头村 村庄由来 在大同街西北1.5公里,横河现。据《孙氏族谱》载:明初,济南历城历山顶孙氏以广文仕即墨,其后人一支居庄头,一支……[详细] |
下泊村 | 下泊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偏北2.8公里处。明永乐四年(1406),杨氏自小信村迁至此地建村,因地势低下,村西有一池塘,宛如湖泊,……[详细] |
东元庄村 | 东元庄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徐、张两姓建村于园庄之东约0.5公里处,称东园庄。后演变为东元庄。同治《即墨县志……[详细] |
泊子村 | 泊子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朱姓由云南来此定居,因村东有一水泊,名村为朱家泊子。后张姓迁来,居村西部地势较高处,此村又……[详细] |
西流峰村 | 西流峰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北2.2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任姓来此地定居。此地有墨水河龙王河自西流来,又处在小龙……[详细] |
小庄村 | 小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偏东2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邢氏来此立村,人少村小,故称小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今已无……[详细] |
宫家庄村 | 宫家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北3.2公里处。明末,大韩村宫姓一家因在此拥有土地,迁来定居,称宫家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详细] |
蓝家村 | 蓝家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偏东3公里处。据《蓝氏族谱》载:明永乐十八年(1420),即墨城蓝氏派其子定居此地,管理庄田,名村为蓝家……[详细] |
柘车河村 | 柘车河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西北1.8公里处。据传:清顺治时(1644-1661),李姓四户、马姓三户由楼子疃迁居此地。当时,洪江河……[详细] |
陈家河村 | 陈家河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偏东3.7公里,即城至蓝村公路南侧。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陈姓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村东有一小河……[详细] |
张家西城北村 | 张家西城北村 村庄由来 张家西城在楼子疃东4.5公里,墨水河西岸。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张氏兄弟两人自沿海卫所禀军……[详细] |
华桥村 | 华桥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刘姓刘统由云南岛撒卫大街迁入此地定居。因村南有滑石桥一座,故取名滑桥村,为便于记忆顺通,将滑桥村改为华……[详细] |
南龙湾村 | 南龙湾村 村庄由来 据传,名洪熙时(1425)高、韩、卢三姓来此地立村,因村中有一池塘,天旱不涸称龙湾,村因此命名为龙湾头,后来发展……[详细] |
刁家疃村 | 刁家疃村 村庄由来 明朝永乐时(1403-1424),刁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清康熙时(1662-1722),孙姓、鄢姓迁来,刁姓已外……[详细] |
窑头村 | 窑头村 村庄由来 明朝,岳、贾、陈、赵、迟、朱等11个姓氏先人来此定居,明朝曾在这里设窑场,是筑城专用大砖的产地之一,村名窑头。……[详细] |
赵家岭村 | 赵家岭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南1.5公里处。据《赵氏族谱》载:明洪武时(1368-1398),林姓由云南迁此地定居,称林家疃。清咸……[详细] |
潘家官庄村 | 潘家官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西2公里处。据传,明末李、孙、董、何、潘等姓先后来此定居。或系因所种土地为官家所有,而称官庄。《即墨县……[详细] |
庞家沟岔村 | 庞家沟岔村 村庄由来 经考:明永乐时,庞氏迁来,在沟岔西南约0.5公里处沿河建村,称庞家沟岔。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详细] |
圈子村 | 圈子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南3.3公里,墨水河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王姓来此地立村,后陈、赵、史诸姓相继迁来……[详细] |
店子村 | 店子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北3.5公里处。清雍正时(1723-1735),潘姓、华姓在此地大道旁开店,不久李姓、高姓等来此定居,因……[详细] |
高家庄村 | 高家庄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1403-1424),马、孟两姓人家先后来此定居立村。同期,该村高姓先祖由云南迁居三里庄。后高氏兄弟……[详细] |
魏家村 | 魏家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偏东4.7公里处。清顺治时(1644-1661),吴姓来此定居,称吴家村。清末,魏姓户口增多,改称魏家村……[详细] |
常黄沟岔村 | 常黄沟岔村 村庄由来 据《常氏族谱》载:清康熙时(1662-1722),寿光人常氏由普东迁于庞家沟岔南约0.5公里处沿河建村,称常家……[详细] |
潘家庄村 | 潘家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偏南3.5公里,与崂山区西城汇村隔墨水河南北相望。清初,此地原系即墨城杨氏墓地,潘姓居此给杨家看茔、种……[详细] |
阎家岭村 | 阎家岭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1.3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阎姓从云南迁来,定居于小龙山以西的岭地上,名村为阎……[详细] |
邢家岭村 | 邢家岭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东1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邢姓在小龙山南麓土岭上立村,称邢家岭。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详细] |
孙家庄村 | 孙家庄村 村庄由来 原系张家西城的东部,但位置突出自成聚落。因位于黄土崖上,特称东黄崖。因多孙姓,于1960年改称孙家庄。据传:明嘉……[详细] |
西北关村 | 西北关村 村庄由来 明初,李氏兄弟自鳌角石迁来此地立村。村西有庙宇称龙王庙观,因在城西关之北,又简称北关,同治《即墨县志》称为北观。……[详细] |
杨家村 | 杨家村 村庄由来 在大同街西南1.7公里处。据传:明天启时(1621-1627),杨姓来此立村,称杨家村。《即墨县乡土志》标此村为杨……[详细] |
长阡村 | 长阡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张姓从云南迁来此地安居,因地势平衍,田地阡陌较长,取村名长阡。同治《即墨县志》标……[详细] |
枣杭村 | 枣杭村 村庄由来 据《枣杭于氏族谱》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于氏由文登大水泊来此立村,因村前有一片枣林,名村为枣行村。……[详细] |
前枣杭村 | 前枣杭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南4.4公里,墨水河西岸。据传:明永乐四年(1406),窦姓从云南迁居石桥村(故址在此村南0.5公里处)……[详细] |
阁里村 | 阁里村 村庄由来 阁里毗连于大同之东。因其主要街道为西阁所在而得名,亦称西阁里。西阁跨于今即墨剧院以北的东西大街上,为一台式楼阁,阁……[详细] |
于家庄村 | 于家庄村 村庄由来 在楼子疃北偏东5.5公里,马山东麓。据传:明万历时(1573-1619),于姓来此立村,称于家庄。《即墨县乡土志……[详细] |
通济街道位于即墨城区西部,市政府机关驻地。南接城阳区,西与大信镇相临,东及东南部与经济开发区、环秀街道相接。总面积74.56平方公里,耕地825公顷。辖61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总人口14万人。 因即墨城西城门而得名。即墨城为隋代所建,开西门“临川”。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重修城池,改题西门旧额为“通济”。 - 政区人口 2006年,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156070人,其中男78237人、女77833人。总面积8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2公顷。完成生产总值62.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54万元、42.8亿元和19.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4.5%和15.6%。地方财政收入2.94万元,财政支出7227.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546元,比上年增加984元。 - 下辖村庄 云桥村、下泊村、孙家庄头村、蔡家村、北龙湾村、西元庄村、张家西城南村、八里庄一村、八里庄二村、八里庄三村、南山东村、夏堤村、仇家沟岔村、坊子街村、后疃村、小李村、东元庄村、张家西城东、东山东村、楼子疃村、孙家沟岔村、大同村、王家院村、李家营村、纪家庄头村、吴家沟岔村、黄丹岘村、北山东村、姜戈庄村、庞家沟岔村、阁里村、辛家庄村、高家庄村、魏家村、常黄沟岔村、潘家庄村、于家庄村、邢家岭村、圈子村、西北关村、杨家村、长阡村、枣杭村、前枣杭村、泊子村、孙家庄村、阎家岭村、潘家官庄村、赵家岭村、窑头村、刁家疃村、南龙湾村、华桥村、张家西城北村、陈家河村、柘河村、蓝家村、宫家村、小庄村、西流峰村、店子村- - 名胜古迹 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即墨市区西4公里处,由四峰一岭组成,主峰海拔233米,突起于市境西部。因其东西两峰并峙,形如马鞍,故又称“马鞍山”。马山是一座地质宝库,主要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沉积岩构造、接触变质带、水撞崖等独特自然景观。马山因奇特的地质现象被地质专家们誉为“袖珍式的自然地质博物馆”。1993年,马山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山石林为柱状节理石柱群,位于马山西南坡之团山,面积约1平方公里。此山系1亿年前由火山岩浆冷凝而成,现裸露部分高达28米,厚约20米,跨度为150米。其排列紧密,笔直挺拔,恰似一片密林,故名“马山石林”。柱状节理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较为罕见。国内外专家称该石林可与世界闻名的英国玄武岩柱状节理“巨人堤”和美国响岩体柱状节理“魔鬼塔”相媲美。 硅化木广布于马山周围的沉积岩中。据专家考证,早在1亿年前的中生代,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其上游生长着大量的古树,因种种自然原因,其树顺流而下,被搁浅在这里,地壳变动时,在高温、高压、断氧之特定自然条件下,形成化石。马山硅化木分布较广,现已发现20多株。其木质构造属松柏类的南洋杉科。1983年发现的一棵硅化木,重约2吨,长6米,粗端直径70厘米,细端直径60厘米,属白垩纪。1992年发现的一棵硅化木,树干长13米,直径1.2米,年轮清晰,树皮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为防止发掘后风化及人为破坏,即墨市在原址上建造了硅化木馆加以保护,使之成为永久性的科研课堂和旅游景观。 玉皇顶位于马山东麓,海拔233米,是马山的最高峰。顶下东西两侧有“狐仙居”和“玉皇庙”相映托,下侧有“水撞崖”相呼应,更显得玉皇顶犹如临“仙界”之感,在山顶眺望,大有一番“一览众山小”之境界。水撞崖位于玉皇顶之下,崖身斜插峰肩,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凿,平行内,高达10余米,环绕肩峰一周,形成蘑菇状玉皇顶。 自唐代以来,马山逐步发展为重要的宗教场所。至清初,成为即墨境内道教之大丛林。山上有大小庙宇15处,民间许多故事传说,更增加了它们的神秘色彩。这些庙宇后多毁于战乱。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马山的许多景观得以修复,新的景观正在不断开发。 白云庵位于马山东南麓山脚下,第一代主持刘仙姑曾被明朝光宗皇帝赐号为“慧觉禅师”,如今业已修复。占地6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殿宇座北面南,分东(观音殿)、西(仙姑殿)二殿,系道佛合一之宗教场所。庙门内迎壁中央一硕大“禅”字,两侧镌刻一幅对联“攀洞天访古寻幽,踏福地听经谈禅”,字里行间,给人以大彻大悟之感。 玉皇庙位于马山之阳西侧的半山腰中,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后荒颓或毁于战乱。新中国成立后曾两次重建或续建,于1996年8月建成。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有51级台阶。殿宇由正殿(玉皇殿)和东(三官殿)、西(雷神殿)两偏殿组成,殿内分设玉皇大帝、真武大帝、雷祖大帝和洞阳大帝等20余尊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像,体现道家风范。玉皇庙东侧有丹 泉井,早在清朝初年就有“丹泉井,何代穿,三百尺,与海连,神工鬼斧谁能见”之传闻。相传当年泥丸道人李常明在马山建庙时,所需的木材就是从外地用神力从此井中运来的,故后人又将该井称为“济公井”。 狐仙居位于马山主峰前端高约200米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它与玉皇庙、白云庵呈犄角之势,是马山建筑群中地处最高的一座。狐仙居迎壁中央镌有“修仙”二字,东 西两侧是名曰“香橼”、“云洞”的两个圆弧型门洞。有主殿、中殿、东偏殿。殿内供奉形色各异的各类“狐仙”。中殿后侧是狐仙洞区,岩石嶙峋,洞穴深邃。 千佛洞位于玉皇庙左侧。洞体宽、高各3米以上,山前山后设有“ㄚ”型的三个出入口,全长350余米,洞内设有照明设施。整个主隧洞两侧又掘有12个如房间状的支洞,各支洞中分别塑有古 典名著中的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人物及国内著名大佛等群雕,造型各异,情节生动,配以彩色灯,形象逼真,幻如置身于“仙界洞府”。洞穴深处的一支洞中,有一口掘凿而成的水井,水质甘冽,终年不涸,且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