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史家村
地名:大史家村 | 隶属:北沟镇 |
行政代码:370684109 | 代码前6位:370684 |
长途区号:0535 | 邮政编码:264000 |
车牌号码:鲁F | 行政级别:村 |
大史家位于蓬莱城西南18华里处,东靠蓬水路,南距小史家3华里。西边隔耩与(哪个吴家?)吴家相接,北边隔山与牛山杨家、韩王村相连。据传,清朝顺治年间,史付玲从本县白家沟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取名史家。乾隆年间,史姓分居,一部分人在此地南边居住,取名小史家。故该村更名为大史家。大史家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建立大史家大队;1984年改为大史家。现有280户,725人,1000多亩耕地,100多亩园地。 大史家村北有座山,远远望去,就象一头牛卧在那里。当地人称作牛山。此山由五部分组成。牛嘴、牛头朝东,牛嘴部分叫做香笼嘴。牛头部分叫葫芦头。牛身呈东西向,是牛山的最高部分。牛尾、牛蛋朝西北,人称牛尾山、牛蛋山。2003年修蓬水路时把牛嘴部分切掉了。 关于牛山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相传,八仙在蔚阳山上吟酒赏景。酒酣耳热之际,便夸起了各自的法宝,互不服气,于是便请太上老君来作评判,要比个高低。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来到蔚阳山上,听说了八仙的意思后,说道:“既然要比赛,我看就每人造一座山,造福人类吧。”于是,八仙各显神通,每人造了一座山。太上老君见了,也来了兴趣,念动咒语,也造了一座山,这样就有了“九顶会仙山”的故事。再说,太上老君骑的青牛见八仙和太上老君每人造了一座山,便也想凑个数,于是扭头摆尾,往上一跳,结果由于本身法力不够,一下子跳到了大史家村北,自己变成了一座山,这就是现在的牛山。 牛山顶上有用石头围起的“围子,”这个“围子”有20多亩地大小,北边和东边各留有一门。据村中老人说,这个“围子”是清朝末年“反长毛”时建的,“长毛子”来时,村民就带着钱财撤到牛山上的围子里,“长毛子”攻山时,村民就用石块对付。围子上的块块石头就是当年村民们保家护村的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牛山上发生了一场战斗。1944年底,蓬莱县境内日伪军据点除蓬城和大辛店外,其余十多个据点都先后被英勇的八路军独立营拨掉。 郝铭传在蓬城已成瓮中之鳖,惶惶不可终日。已到年关,城里的日伪军一无吃的,二无烧的。郝铭传硬着头皮,于农历十二月初五日拂晓前,和刚从烟台派来的日本指导官,带领五百余名伪军,窜到徐家集以北村庄抢粮。 这时,我蓬莱县独立营和西栖县大队在雨山刘家一带驻防,得知敌情,当即跑步赶到牛山西岭岗上,埋伏在黑山圈子地一带,准备截击回窜的郝铭传人马。 上午九时许,两连伪军押着抢来的五六十驮粮食,回窜蓬城。行至牛山西岭,八路军独立营一个冲锋把伪军打垮,截获全部粮食。 上午十时许,郝铭传和日本指导官带领三百余伪军,来至大史家村南耩头。发现粮食被截获,当即指挥伪军分出一路约一个连抢占牛山。企图控制这个制高点,掩护日本指导官和自己逃窜。可是,抢占牛山的一连伪军还没到半山腰,遭我埋伏在牛山顶上的区中队猛烈射击,伪军伤亡较大,-又退下山来。 郝铭传和日本指导官又带领这三百余伪军,在大史家西山上向黑山疯狂射击,妄图从黑山窜至茶棚庙公路逃回蓬城。连续冲了三次都遭到八路军独立营一个连的英勇反击,并拼了三次刺刀。伪军不得前进一步,头一天才从烟台派来的日本指导官,第二天就在牛山西顶被八路军独立营刺死。后来衣服也叫老百姓剥光,活象一只大死猪。郝铭传丢掉战马脱下马靴就跑,差一点被八路军独立营战士俘获。 这一仗毙伤日伪军40余人,俘虏伪军60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40余支,日本指挥刀一把,战马两匹,还有郝铭传的大衣、军毯等。 这次战斗,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达千人以上,在蓬莱境内算是一次大仗,也是一次胜仗。战后八路军召开祝捷大会,各村群众抬着猪肉,带着花生、鸡蛋、大白菜去慰劳英勇的八路军独立营指战员。
[以上内容由网友"Teresa"分享。]
以下与大史家村相关信息:
以下大史家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