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东 > 德州 > 名人

李愚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李愚(?~935)字子晦,五代南唐时渤海无棣(今山东庆云)人。少时聪慧异常,勤奋苦学,通读经史。因仰慕齐国宰相晏婴犯言直谏的为人,初名晏平。李愚为人谨慎寡言,史书记载“非礼不言,行不苟且”。李愚崇尚古文,文章有韩愈、柳宗元之风格。《旧五代史》67卷有传。
  唐昭宗景福年间,李愚代理安陵县(即今德城和陵县,德城区旧称安德县)主薄,去职后寄身关中。唐光化三年(900年),宦官刘季述等发动宫廷政变,囚昭宗于东宫少阳院。李愚上 书京畿安抚制置使韩建,劝其发兵救驾,兴复唐室。唐天复元年(901年)12月,朱全忠率军攻蒲州、华州,李愚避难洛阳,随即在东都考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河南府参军。唐天复三年(903年),朱全忠预谋篡唐,为躲避破孩,李愚去黄河北避难,客居太行山以东。梁末帝即位后,李愚被召为左拾遗,不久转为膳部员外郎,再迁司勋员外郎,三迁至崇政院直学士。贞明年间因违抗圣旨,降为邓州观察判官。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李愚任主客郎中,后召为翰林学士。同年10月,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子魏王李继岌西征蜀国,要求派李愚从军并充任都统判官,军中所有公文、战表均由他草拟。都招讨制置使郭崇韬采纳李愚意见,急速进军,长驱直入,一路势如破竹,所至相继归降。到达宝鸡后,招讨判官陈乂畏葸不前,称病要求留后。李愚当众对其厉声斥责,以儆效尤,此后无人再敢延误军期。四川平定后,李愚以军功升任中书舍人。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明宗即位,李愚主持贡举(即选官的考试),继而改任翰林承旨、兵部侍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6月,李愚充任太常卿。翌年4月,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即为宰相。当时,秦王李从荣专横跋雇,掌权大臣自保不暇,无人敢再议论国家存亡大事,只有李愚性格刚直,敢于发表政见。李愚辅佐唐明宗进行一系列改革,撤消各司使务等一些有名无实的机构,采取一些便民利民措施,取消0制度,下调赋税,使百姓逐渐丰裕,社会趋于安定。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9月,李愚转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兵部尚书,监修国史,完成《创业功臣传》30卷。同年,李愚还与大臣冯道等人一起上奏朝廷,要求依据《石经》文字大规模刻印《监本九经》,得到唐明宗批准。为防止出现错误,李愚奏请唐明宗加派人员校对-。唐明宗再次下诏,指派以李愚为首的五名儒家学士详加校勘,以保证-准确无误。李愚大半生飘泊流离,从不治田宅家产。为宰相后,借延宾馆暂居。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李愚患病,唐明宗派宦官探视,见其住室内空空荡荡,病榻之上也只有破毡一领。后唐应顺元年(934年)2月,李愚进位左仆射。同年5月,后唐末帝即位,改元清泰。同年6月,李愚加“特进”衔,充太徽宫使、宏文馆大学士。因在中书省与刘煦共事,议事多不合,同年11月二人同时罢相,李愚仍守左仆射。后唐清泰二年(935年)10月,李愚病逝。
  李愚一生著作颇丰,著有《白沙集》10卷、《五书》1卷、《丘光业诗》1卷,《仲尼遇》、《颜回寿》、《夷齐非饿人》等作品流传于世。其文笔高远,情韵悠扬,清逸旷达,析理确凿,震惊后唐上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李愚列传中记载“北人望风称之”。李愚主持雕版印刷的《监本九经》,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等九种儒家经书,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21年时间才全部刻印完成。《监本九经》的雕版印刷是我国历史上统治阶级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也是我国出版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标志着中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由印刷方式代替手写方式,开创我国雕版印刷先河,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不朽贡献。李愚被后人誉为“南唐之贤相,文坛之泰斗”。
  来源:庆云县史志办
下一名人:张凝
[以上内容由网友"Samantha"分享。]

以下与李愚相关信息:

以下李愚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