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回荡,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钟声更为清悠,令人仿佛置于天上佛国,超凡脱俗。因此,朝山进香之人,无不聆听化城晚钟,领略一下“化度群生悲愿宏,城开两序别西东。晚来香火因缘盛,钟送梵音澈太空”的古钟圣音,以除人间烦恼。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之,寺额曰“化城”。建中二年(781年)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化城”于该寺。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恃遂辟为地藏道场。南宋末住持僧广宗,后称为“冠传禅师”。元至治初(1321年)住持僧真观,后称为“无像禅师”。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住持僧宗琳、法鉴扩建为丛林。宣德十年(1435年),居南京灵谷寺的福庆禅师(号云岩)因年老回九华山住持化城寺,又重建大雄宝殿和藏经、祖师、金刚、天王、伽蓝等殿,扩大了东序寮房。正统间住持僧道泰,继后都冈、法演、法广扩建佛阁、方丈、廊庑、地藏殿、石阶,组成西序寮房。隆庆六年(1569年)徽州商人黄龙鼎捐款重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住持僧量远赴京,朝廷赐以紫衣。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并增建“聚华楼”,东西二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化城寺遂为“九华诸寺之冠”,成为总丛林。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年)三次降旨遣内待来九华进香、赐银并赐额“九华圣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赐御书匾额“芬陀普教”。咸丰七年(1857年)寺被毁,唯存藏经楼。光绪十六年(1890年)住持僧论法与信士刘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进。1926年释容虚在此创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寺院。1968年全寺佛像被毁。1981年寺院重修,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展出馆藏文物一千八百余件。全寺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1981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定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批准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第一进为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五间,有两个小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为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伴廊。殿厅上方的藻井,四周镶画板一圈,呈满天星斗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其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为大雄宝殿,进深20.5米。殿宇门楣以上为水纹格棂。殿梁上,原悬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题赐匾额,在十年-中被烧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基乃汉白玉砌成。大雄宝殿正止方有大、小三个藻井,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藻井的八角部共雕饰八条飞龙,加藻井顶端一条矫龙和珠球,组成“九龙戏球”。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的一颗明蛛。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佛像的造型,虽形状各异,从未有两手下垂的造型,楹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祈求佛的法力使人心公平。最后一进为三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2.7米,为明朝建筑。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