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宁德 > 地名

棠口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棠口村隶属:棠口镇
行政代码:350923201代码前6位:350923
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000
车牌号码:闽J行政级别:村
  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始建于宋庆元初年(1195年),迄今已有810多年的历史。屏南建县以来系全县文化、商业活动的中心。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文化遗存古迹,具有浓厚的古文化积淀,其中有古建筑文化、科举文化、戏剧文化和革命遗址等古文化内涵之村。  棠口村位于屏南中部,省道安嵩线从村西穿过,东临白洋溪、南距屏南城关仅6.5公里,西望白溪各村,北往国家级自然风景区“白水洋”。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无限优美。  棠口村的名胜古迹居全县之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乘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八角亭”、“祥峰寺”、“新四军三支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和闽屏游击队作战指挥部“林公殿”、“新四军三支六团团部旧址”、“姑娘厝”,建于清乾隆十九年的“夫人宫”、“三圣夫人殿”以及建于清末的屏南最早的西医“潘美顾医院”旧址和“淑华女子学校”的旧址,至今保存完好。  1、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部旧址位于棠口村龙辰岗上。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两层瓯洲式的楼房。1986年8月叶飞副委员长视察闽东时还为“姑娘厝”题写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部旧址”的光辉历史文献。  2、潘美顾医院旧址  潘美顾医院: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位于棠口村的龙身岗,占地面积为3.1亩,建筑面积1192平方米,原有门房、太平房、膳厅、厕所、柴房等配套建筑。内有个宽广的操场,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宜人,医院的主体建筑和周围环境布局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基督教教会在屏南创办的第一个西医院,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潘美顾医院设置有内科、外科、手术室、检验室、门诊、妇产房、太平间、门房等。铁架病床60多张,护士10多人,医生3人。第一任是潘美顾医生,第二任是邴淑惠医生,第三任是徐则舒医生。当时有邻县的建瓯、政和、周宁、古田等靠近屏南的一些村庄都有病人前来就诊。  3、淑华女子学校旧址  淑华女学校:位于棠口村的龙身岗上,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由中华圣公会创办,这是依靠外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学校建制有幼儿园、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中三年,当时只办到高小,只收女生,采用寄宿制,当年学生五十六人,教徒子女占多数,四个月为一学期,每天上八节课,设有“圣经祈祷文、英语、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图画、唱歌和体育等学科”。  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中华圣公会在淑华小学的基础上又创办华女子初级中学,她为屏南最早的中等学校。  历史沿革  棠口村原属古田二十八都五保管辖,清雍正13年(1753年)二月屏南建县以后,为屏南县三都之辖,民国三年(1914年)废都制,全县划为三个区,棠口属南一区驻地,1937年全县划为3个区署。棠口为第一区署驻地。1940年全县设12个乡镇,棠口为棠口镇公署驻地,1944年全县12个乡镇整编为8个乡镇,棠口属棠际乡驻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县划为三个区,棠口为第一区驻地,1951年全县调整为4个区,棠口为第三个区驻地。1952年全县划为6个区,3个镇,55个乡,棠口仍是三区驻地。1955年三区改为棠口区公所,启用新印章。1958年全县改组为五个人民公社,棠口为先锋人民公社驻地,1961年全县划为11个人民公社,棠口为棠口人民公社的驻地,1984年全县成立镇乡人民政府,至今为棠口乡人民政府驻地。  自然条件  岭下溪和白溪于棠口村前交汇成棠溪。水碧潭深,曾有“涧水狂狂扑面来,两溪交泻自潆洄”的写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秋爽夏凉,年平均气温15.5℃,气候适宜万物生长。  村镇规模  棠口村是棠口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共有32个村民小组,912户,4520人口。境内设有棠口中学、棠口学区、乡卫生院、公安派出所、林业站、广电站、农资供销、社会联动网等十几个服务单位,职工家属达500多人。近年来完成了村道辅设、电网改造、自来水等三大工程,以及“坡丘桥”和“犁潭桥”的改建工程。  人物风情  棠口村人才荟萃,素有一村四举人之称,还有雕刻艺术和木偶戏艺术曾名驰各地  清乾隆三年开县举人周大训。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周大俊,嘉庆二十四年解元周坊。光绪二十三年武举人周典徽以及周天麟,周永熊、周尚黼、周大权、周尚藻、周珠联、周钟望、周子岐等贡生22人,生员98人。清末民国初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周箕畴,木偶艺人周郑宝,雕刻大师危大佑,民间画师周其洪和近代博士周真平、高级工程师周化群、周荣良、周爱花、周翠英等40多人都颇有名气。
下一地名:长桥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Ross"分享。]

以下与棠口村相关信息:

以下棠口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