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思亮
钱思亮(1908—1983),字惠畴,余杭人,生于河南淅川。1931年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同年,赴美国,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经济部化学工业处处长。次年,复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1949年1月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曾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大学校长会议。1951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先后兼任台湾“中国化学会”会长,“中国科学振兴协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四届评议员,“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委员。在台大10年,对改革教员聘任制度、资送在校教员出国进修、从海外聘请学者来校任教等方面颇多建树。1964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1970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5月,与美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朱炎同访联邦德国,转往美国接受母校赠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进行多项学术活动。回台后,于9月5日患心肌梗塞去世。
钱思亮平日治学精勤,为人谨慎、心细、忍耐、认真。1961年8月,被提名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四届院士候选人,由于本人坚辞而撤销。第五届再次被选为院士。1974年7月,其次子钱煦被提名为第十届院士候选人,又由于他的坚决要求而未选入,但1976年钱煦又被选为第十一届院士。此事及钱氏父子同为院士,在台湾学术界留下一段佳话。台湾“中央研究院”在院中建有“钱思亮纪念馆”。学术论著有《立体化学研究》、《有机质在无体分析之应用》等。
[以上内容由网友"Yvonne"分享。]
以下与钱思亮相关信息:
以下钱思亮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