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经济以渔为主,有关水产的特产品种类很多,诸如大黄鱼淡鲞(通称白鲞)、螟△鲞、金钩虾米、南海紫菜、三抱力鱼、三矾海蜇等等。就发展历史而论,当推白鲞最早,以知名度来说,也属白鲞为最,今天就先从白鲞谈起。
传说:春秋战国吴越争霸时,吴国驻海岛的军士就常常食用大黄鱼,渔汛季节鱼多时还劈成鱼鲞留着渔汛淡季吃。有一次,军士回京,带了些鱼鲞献给夫差尝尝,夫差吃罢连连称美,于是,人们便把鱼美两字组成鲞字。这个传说即使真有其事,当时的鱼鲞也仅仅是咸鱼干而已,真正形成白鲞的加工工艺使白鲞味道鲜美又久贮不坏,可能是唐宋以后的事。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渔盐》条目中说:“岁办不等,旧实无之,盖附海这民,岁造鱼鲞,多买有引客盐为用,官方未尝置局也。自至元三十年分令船户各验船料大小赴局买盐,腌制鱼鲞。大德元年,至买及800余引”,在《税课》目中又有“鱼鳔,岁纳80斤,始于至元三十年”。这些记载,说明当时水产品加工业已相当发达。但仍无法证明生产白鲞的正确年代,现在能查到有文字记载的年代是清嘉庆年间,当时,有镇海等地鱼商至岱山东沙角设厂制鲞,用“一把刀”手工劈鱼,大木桶醃鱼……,其工艺已臻完善,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区有各类水产加工厂近500家,其中岱山303家,东沙镇占162家。70年代中期,笔者曾慕名至长涂一家“鱼厂”参观过,见到了“刀手”快速劈鱼表演,然后把鱼放入一只大木桶——应当称池,居民家那有如此大的木桶?相当于皮德福飞车走壁表演的木桶那么大,只是没那么深——经过醃渍,再出桶经漂洗、晒干等工序,就成美味的白鲞了,白鲞是解放前我区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民国21年,我区出口各种水产品4000吨,白鲞占很大比重。50年代,尚有少量白鲞出口东南亚国家,60年代起,随着冷冻业的发展和大黄鱼资源的衰退,白鲞加工业实际上已经淘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