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介民
戴介民(1902~1973),原名戴邦定,曾用名巴克。浙江黄岩人。民国13年(1924年),就读于上海大学,民国1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底,被派往杭州从事革命工作,后调台州任特别支部书记和临海特委书记。民国16年,发生四一二-政变,波及临海,戴-回黄岩。民国17年,转移到上海。民国19年,上海中共组织遭破坏,戴途失去党的组织关系。民国27年,在天台大公中学任教导主任,因在校开展抗日救亡教育,-离校。
民国28年7月,戴回上海后,得到上海社联和上海大学同学会的支持,典卖妻子的首饰,筹款创办建承中学并担任校长,校址设在宁波路130号,后迁至白克路(今凤阳路)。他的办学宗旨是:“培植革命青年,探讨改造旧教育之途径。”他亲自教哲学和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使学生认识社会、知道怎样做人和求进步。建校不久,中共地下组织在校内建立支部,并设党的交通联络点。戴为党组织和学生在校开展革命活动提供方便。当敌特便衣来校搜查时,他就嘱其妻子项一梫(当时在建承小学部工作)先在楼下挡驾,并通知有关师生撤离学校。民国34年5月,日军宪兵到校将戴介民等师生8人这到宪兵队严刑逼供,但戴等坚强不屈。敌人因得不到证据,将戴交保释放。党组织根据他在狱中的表现,批准戴重新入党。
民国34年11月,中共上海学委决定,于12月14日在建承中学召开全市大中学生代表会议,讨论组织全市大中学生“欢迎马歇尔”,拟通过合法斗争的形式,要求马歇尔公正调停中国内战,促进国内和平。民国35年初,物价飞涨,贫困学生面临失学威胁。中共上海学委决定开展助学运动,成立有大中学校参加的“学生助学联合会”(简称“助学联”)。政府当局不准成立“助学联”,还不准借校舍给“助学联”使用。戴和学生自治会决定,让“助学联”机构设在建承中学内。同年6月23日,戴和全校师生参加全市“反内战、反-”-。戴为人耿直,热爱青年,生活俭朴,关心师生生活。解放前,有位陈老师被捕,戴考虑到陈家生活无着,在校务会上称陈老师“生病住院”,工资照发。有时,还自己掏钱资助患病的学生。
上海解放后,调任虹口中学、晏摩氏中学任校长。后调华东师大历史系任教材教法教研室主任。“文革”中,受到残酷-,于1973年去世。1983年6月被平反昭雪。
[以上内容由网友"Lee"分享。]
以下与戴介民相关信息:
以下戴介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