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顒
陈顒(Chenyong 1942.12.~),地球物理学家。江苏宿迁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曾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国际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70年代从事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发展了测量岩石变形的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了应力途径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发现的岩石热开裂现象已被应用于核电站的安全性监测。90年代致力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研究。将地震学、工程科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首次了全球地震危险性图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图。该图已被联合国等机构用于减灾规划。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人物经历
1966-1973年在邢台地震现场进行地震观测和震源物理理论研究。1974年以后,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岩石元春破裂实验室,开展高温高压下岩石物性实验研究。
90年代以来,领导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会(IASPEI)和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的一个联合工作小组,将地震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进行全球地震灾害预测研究。首次发表了全世界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损失图,他共发表专著译著十余部,论文一百余篇。陈颙先后担任地球物理所所长(82-86),国家地震局副局长(86-96),国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96年至今)。
1992年任IASPEI的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委员会主席,国际地震中心(ISC)执行理事。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4至今),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91至今)。
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
科研经历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65.9~1978.7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实习员
1978.4~1980.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员
(其中:1979~1980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地学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
柏克莱—劳伦斯实验室[LBL]访问学者) 1980.5~1983.5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室代主任
1983.5~1984.8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所长、代所长
1984.8~1985.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
1985.2~1996.l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6~现在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主任
个人作品
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教授的课程有:分形几何学,自然灾害引论等,有研究生十余名。
他共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专著有:“The Tangshan Great Earthquake of 1976 – an Anatomy of Disaster”、“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A Simplified Approach”、“岩石物理学”、和“分形几何学”等。
[以上内容由网友"Davis"分享。]
以下与陈顒相关信息:
以下陈顒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