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
地名:周至县 | 隶属:西安市 |
行政代码:610124 | 代码前6位:610124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号码:陕A | 行政级别:县 |
人口数量:约63万人 | 人口密度:213人/km2 |
辖区面积:2956平方公里 |
| 行政代码 | 面积 | 简介 |
二曲街道 | 610124001 | 32.5km2 | 周至县辖镇,县府驻地。历史上为关中重镇。建国后设城关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4年改镇,1984年更名二曲镇。位于县境北部,渭河南岸,……[详细] |
哑柏镇 | 610124101 | 44.16km2 | 哑柏镇位于周至县城以西11.5公里处,北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相接,南靠秦岭,全镇总面积4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辖15个行政村,1……[详细] |
终南镇 | 610124102 | 60.1km2 | 周至县辖镇。民国设终南镇,1949年设终南区,1956年为镇,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为镇。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5公里。面积60.1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
马召镇 | 610124103 | 78km2 | 周至县辖镇。县猕猴桃生产科研基地。民国设马召镇,1949年设马召区马召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0年设马召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镇。位于……[详细] |
集贤镇 | 610124104 | 54.9km2 | 周至县辖镇。1949年前为集贤乡,1950年改设区,1956年复为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2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县境东南……[详细] |
楼观镇 | 610124105 | 63.4km2 | 周至县辖镇。民国设焦镇,1949年为焦镇乡,1950年设楼观区,1958年建公社,1961年改乡,1984年改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5公里。面积63……[详细] |
尚村镇 | 610124106 | 64km2 | 尚村镇地处周至“东大门”,东临户县,西接终南,南望秦岭,北濒渭河,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辖27个行政村,227个村民小组,12000户村……[详细] |
广济镇 | 610124107 | 45.8km2 | 周至县辖镇。1949年前为广济乡,1951年沿袭,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1年称广济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公里。……[详细] |
| 行政代码 | 面积 | 简介 |
厚畛子镇 | 610124108 | 822km2 | 畛子因山水而得名,山陵高大曰厚,黑河源头因畛。《山海经》中有“青姿之山,畛水出焉”之载,故而得名厚畛子。也有另一种解释,当代著名“格格作家”叶广芩,经过……[详细] |
青化镇 | 610124109 | 23.1km2 | 青化镇位于周至和眉县的交界处,是眉县最东边的一个乡,南依秦岭,北邻渭河。全乡有15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4450户,总人口18983人。全乡总面积为……[详细] |
竹峪镇 | 610124110 | 112.8km2 | 周至县辖镇。1949年设竹峪区,1956年改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20公里。面积112.8平方公里,人口2.3万。环……[详细] |
翠峰镇 | 610124111 | 53km2 | 翠峰镇地处西安市周至县西南塬区,地势沟壑,距周至县城15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7万,有耕地3.5万亩,与渭水相望的杨凌示范区相距仅13公里,北……[详细] |
四屯镇 | 610124112 | 26.4km2 | 周至县辖乡。民国为阳化乡,建国后沿用,1958年为管理区,1980年建四屯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7公里。面积26.4平方公里,……[详细] |
司竹镇 | 610124115 | |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70 公里的周至县司竹镇,古为司竹园地,从西周开始,到清代,历时2500 余年,一直归官府经管,是我国最早的、历时最长的国家竹林场。周……[详细] |
九峰镇 | 610124116 | 40.1km2 | 周至县辖镇。1951年成立九峰乡,1960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23.5公里。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2.9万。南环公路横贯……[详细] |
富仁镇 | 610124117 | | 富仁镇地处周至县东北方黑渭河夹心地带,北与武功县、兴平县隔渭河相望,南与周至县司竹乡、终南镇、尚村镇隔黑河相邻。全乡东西狭长约 20公里 ,南北宽约2—……[详细] |
骆峪镇 | 610124118 | 91.6km2 | 周至县辖镇。1949年前设骆峪乡,1951年仍设骆峪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15公里。面积91.6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
陈河镇 | 610124119 | 179.3km2 | 周至县辖镇。1951年设陈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37公里。面积179.3平方公里,人口2.9万。108国道、周佛公……[详细] |
板房子镇 | 610124120 | 234.1km2 | 板房子镇(Banfangzi Xiang) 周至县辖乡。原为佛坪县高炳区驻地,并设板房子乡。1958年改为公社并划归周至县,不久划回佛坪县,1962年又……[详细] |
王家河镇 | 610124121 | 248km2 |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王家河镇岭北麓,南接宁陕西连陈河乡,东和北与楼观和集贤接壤,辖区面积248平方公里,政府驻地在原双庙子乡政府,距县城53公里,沿108……[详细] |
周至县周至县周至县周至县 ■周至县在中国陕西省的位置 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总面积2956平方千米/2974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二曲镇,邮编:710400。代码:610124。区号:029。 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元和郡县图志》称:“山曲曰盩,水曲曰厔。陕西盩厔县,其地山环水复,因名‘盩厔’。”如今更名“周至”,简则简矣,而其“山环水复”之义顿失,岂非大谬不然? 解读“盩厔”http://www.zhouzhi.gov.cn/nr.asp?leaf_id=266 ○毛敏毅 查新华字典,“盩厔”为专用县名,在陕西省,即今“周至县”。《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这种说法对“盩厔”的意思是一种曲解。疑当时作者没有得到“盩厔”之名真实证据而以此地山好水好,来解读“盩厔”二字。今天为了探索“周至”历史源流,还“周至”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又把“盩厔”请出来同大家见面。 一、盩字出现在典籍史书中的记载 《旅鼎》青铜器载:公在“盩”这个地方的军营赐给旅十串贝,旅用来作父亲的祭器。 《害夫簋》有铭文124字,其中有盩先王宗室字样。 纵说周至县名 ——有关“盩厔”的来历的考证 周至原名“盩厔”,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所代替。“盩厔”二字十分古老,历史与文化含义也十分厚重,只是远隔时日被历史完全淡出,由此而发生的误解与歧说都在情理之中。 要说清“盩厔”来历,还得从早周、西周的相关史料和近代以来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说起,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不受北方戎狄的侵扰,迫使他在商王武乙元年(-1147)率族人从豳地,今彬县、旬邑一带迁徙到“岐山之阳,渭水之将”的周原地区。周原以渭河一衣带水,分北原与南原,竹峪南原及其周边都是他的领地。古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扩展疆域,发展农业,建立姬姓方国,准备实力实施灭商大业。《诗经》中就有“后稷之孙,实为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的记载。 古公经营周原有50年左右,在南原留下的足迹挂一漏万,有这几件: 一是建造祭祀父辈先王诸盩的宗庙。《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掏复掏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的记述。“盩庙”曾是早周和西周早期王室贵胄祭祀祖先的地方。据扶风齐村出土的《簋》记载,周厉王12年,王曾率文臣武将、社会贤达来“盩先王宗室”搞过一次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诸盩宗庙遗址,在今竹峪乡西盂村东约300米处、今称殿子疙瘩的地方,据有关方面考证,汉唐时代有过修葺。现在这里古宫殿遗址象迹也十分明显。因诸盩宗室及其地域是古公纪念生父诸盩的地方,我们就有理由质疑,竹峪之“竹”是“诸”之误。 二是开凿石门,打通南原进出南山的通道。“石门”,硬是在石山上开凿了一个石洞,在铁器尚不发达的早周,古公精神难能可贵。《周至县志》记载:周至很早就有“周亶王,入泥峪,凿石门”的传说。泥峪石门遗址尚在。南原一带还有“周亶王,占龙脉,这里将出三石(音担)六斗菜子颗的官”的传说。 三是古公从岐周北原向南原移民。地名是历史的脚步声。至今南原一带的许多村落名称虽说不无偶合之处,而与北原村落名称有不少相似或者相同。 四是文王姬昌在这里创业时,建有姬亶庙。姬亶庙实为古公亶父庙,在今竹峪乡姬亶庙村北50米处的高地之上,该村至今仍有亶(今讹为“淡”)姓和姬姓后裔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姬亶庙是古公亶父在这里足迹、功业的综合含概,是历史、文化的凝固与彰显。而历史文化的悄然流失也是一件憾事。本人在这里考察时,就村名来历曾询问过一村民,得到的回答却令人失望:甘肃麦客在这里吃了一顿鸡蛋面,这个村名就叫起来了。多么轻松,又多么悲凉! 诸盩庙、姬亶庙相距不远,都是建在沟壑旁的梁皮之上,庙基高抬,座南向北,背靠秦岭,俯拾渭水。站在庙台向北远眺,南原、北原巍伟对峙而呼应;盩庙、宗庙相向辉映而矗立;豳地邈邈,周原历历,云蒸霞蔚,莽莽苍苍,天高物阜,虎踞龙盘。 古公死后儿子季历继位,不久被商王文丁杀害,后由季历子姬昌继位。文王在位50年,对竹峪南原情有独钟,在这里继续移民,发展农业,壮大国力。南原东端另名昌公原,据说是以文王尊讳而命名。文王在昌公原下勘址移民还留有美妙的传说。相传文王踏勘地形时雪地黄昏,前面隐现一人,连喊几声无有应答,近前一看“哦,原来是个哑柏!”哑柏其名便从此鹊起(据《周至县志》)。 哑柏其名的鹊起,对姬昌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在竹峪南原结识了一位具有非凡政治、军事才能的南宫适。南宫适,文王四友之一,《论语•微子》中就有:“周有八士:伯达、伯适……”的记载,伯适即南宫适。南宫适后来掌握周王室军旅大权,为周王朝的崛起和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王后裔,为了缅怀祖先在这里的丰功伟绩,曾在南原原区诸盩庙、姬亶庙西侧姬家沟村北约500米、姬家嘴建有文王庙。文王庙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南宫适一生,作为微邑伯长、周初军马大元帅,助武王灭商(周原甲骨有记载),南北征战,东剿西杀,功勋卓著,但始终没有离开他的微邑封国、竹峪南原这块领地,死葬南原脚下的二阶台地。南宫适陵墓在今周至县青化乡南二庙村北约300米处,陵墓封土高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氏南姓后裔至今流布南原一带。 南宫适后裔,袭其爵位掌握周王室军旅大权达1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南原地区不仅一直是周王朝屯兵的地方,号称“盩师”,而且由此还发生了几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更可喜的是,这些事件都是近三千年以后由青铜器上的“金文”说出来的,可以说铁铸如山,铿锵有声。 一是旅作《旅鼎》。旅,南宫适儿子,成王世率军征伐反夷,伐夷有功,凯旋回师。成王某年11月庚申日,时任成王太保的召公姬奭,由丰镐来到盩师,隆重举行仪式,向旅颁发十个朋贝的赏金,以嘉奖凯旋归来的英勇之师。旅用作祭祀先父的彝器。 召公姬奭,文王庶子,西周三公之一,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功勋卓著的四朝元老。成王时作为资深年高的太保,从丰镐来到南原会见军旅,嘉奖王师,他的出面非同小可,意义十分重大。故将他会见军旅,嘉奖王师的地方称作“嘉会”。嘉会遗址在今竹峪南原脚下,青化乡政府西约300米处称作“嘉会”的村子。 二是盂作《大盂鼎》、《小盂鼎》。盂,南宫适嫡孙,康王世统军首领。《大盂鼎》铭文291字,记载周康王23年9月,王在宗周(即丰镐)对盂训诰和赏赐财物的命令。盂记述他袭爵祖父南宫适管理周朝军戎事务,康王赐他朝服、车马和臣属人员共726人。 《小盂鼎》是西周康王世作器。有铭文四百余字:记载康王25年8月中旬甲申日,天刚亮,王在周庙,盂接受康王庆赏之事。记述受康王之命征战戎狄,两次战役共活捉鬼方头目四人,斩首四千八百多人,浮虏一万三千多人,缴获战车十辆,牛三百五十五头,羊二十八头,获胜归告于盩庙,康王在这里举行盛典,赏赐他的详细过程与情节。 《大盂鼎》和《小盂鼎》时间相隔不足两年,一在宗周,一在周庙。周庙也即南原盩庙,因为那时一般称北原宫殿为宗庙。 三是墙作《墙盘》。墙,南宫适世孙,恭王世朝中史官。《墙盘》铭文284字,记述他微氏家族的家史,同时追述文、武、成、康、昭、穆诸王事迹。 南宫适及其后裔的微氏世系家族,共同世居竹峪南原,盂是康王世人,墙是恭王世人,时间相隔一百多年。他们居住的遗址应该是坐落在竹峪南原诸盩宗庙西侧那个惯称“竹峪”的村子。这个村子至今既称“西盂”,又称“大墙”。 四是敔作《敔作旅簋》。敔(音语),南宫适世孙,恭王世人,很可能也是恭王朝中军事要领。《敔作旅簋》1982年出土于周至县竹峪乡凤凰岭村,铭文45字:“唯十又一月既生霸,乙亥王在康宫各齐室白召敔,王赐敔狐裘,敔拜额首敢对扬王休用作旅簋,□敔其子永宝用”。旅具军旅义。其大意是恭王某年11月上旬,王在康宫赏敔狐裘,敔作器为子孙享用。 五是谏作《谏簋》。谏,南宫适世孙,西周懿王世任右司马。《谏簋》铭文102字,其大意是:懿王5年3月初吉庚寅日清晨,王在周师录宫,召见司马右谏,命内史微宣读嘉奖令,谏作此簋。 六是虘作《太师虘簋》。虘(音草),南宫适世孙,西周懿王朝任太师。《太师虘簋》铭文69字,其大意是:懿王12年正月中旬甲午这天,王在周师的一个宫殿里召见太师虘,赐虘虎裘,虘稽首拜谢并作簋,万年留念。太师虘果如领兵之帅,他的“周师”应该在今南原原区周、眉分界的草滩一带。“草滩”疑为“虘单”之误(西周时“单”即高台的“台”)。 一百多年以前的《旅鼎》称“公在盩师”;一百多年以后的《谏簋》、《太师虘簋》又称“王在周师”,“周”显然是盩的替换字。 竹峪南原及其周边,从宋代至今还陆续出土了诸如《父鬲》、《邓孟壶》、《作宝簋》、《太师簋》、《王作姜氏簋》、《王作仲姜簋》、《窃曲纹鼎》、《父辛鼎》、《此母觯》、《父丁爵》、《亚父丁簋》等,西周早、中、晚各期的王室青铜重器。这些青铜礼器,无不以自己的出现,来证实和炫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无须预言,今后必将有惊世之物出土,大可拭目以待。 “盩”是歃血盟誓的用字。诸盩,作为人名,是以战争为目的的部落联盟首领。“盩”,既是一种隆重仪式,又是一种精神动力;既有动员、激励、维系统一意志,又具有激发、鼓舞献身精神的意义;既有统一目的,团结一致的意蕴,又有英勇善战,顽强抗敌的意域。诸盩是一位在豳地抗击戎狄(即后来的匈奴)的民族英雄,“盩”是很能概括其一生的一个用字。 盩,作为地域概念,曾经是周太王、周文王开创业绩、实始翦商的重要基地。这里建有盩先王宗庙、周太王庙、文王庙,是西周王室从武王至厉王十代君王重要的祭祀之地。这里有太王创业,文王勘址,召公嘉会,留有的足迹。还是懿王奖励司马谏、赐裘太师虘的地方。这里是古微国的城邑之地,是周王朝建立前后军马大元帅南宫适微氏家族世居与军旅屯守之地。西周王朝建立后,这里又是从成王至懿王150多年王朝的军事重镇“盩师”所在地。这里从太王创业到厉王拜祖大约历时三百年的辉煌。 盩,战国时期至秦代,这里归属秦治,汉初乃京畿之地。汉武帝太初元年(-104)置县时,必然考虑到“盩”是周朝发祥之地和“盩”字的文化积淀;必然考虑到在“盩”地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必然考虑到诸盩庙、姬亶庙、文王庙等祭祀文化泽惠的涵濡,以及当时对匈作战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政治文化需要,遂选“盩厔”二字为县名,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盩厔”二字,文化储金十分厚重。“盩”与“周”近似,“盩”英彦贤烈之含概;“厔”与“室”同义,“厔”恩泽涵和之所寓。“盩”体现的是它的英彦卓尔,“厔”突出的是它的恩泽涵濡。故英彦曰“盩”,涵濡曰“厔”。“盩厔”二字将这一地域那段人文历史及其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含概得十分贴切。 盩厔,人彦神英,聚瑞含章。 “盩厔”地名探源http://www.zhouzhi.gov.cn/nr.asp?leaf_id=252 ○ 薛俊武 “盩厔”二字非常古老,古老得早已掉光了牙齿,几乎整个文字界都对它不知所云,这就给牵强附会,胡乱猜测,俗说曲解者留下了空子。196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取而代之。时隔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提起“盩厔”,那自然是陈年老窖,旧话重提了。 “盩厔”,与山水无涉。盩厔有山有水,但绝非盩山厔水。《正字通》所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纯属不顾字理的杜撰。这种无由的瞎说,竟然以讹传讹,而像明朝周至学人王三聘、明末关中大儒李颙这样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也不免遭遇舛误,承受捉弄。 “盩厔”,作为置县的称谓,是中华民族人文历史赋予的自觉地文化的深沉选择。“盩厔”,负载着古代厚重而辉煌的历史,从本意到演绎之义都十分内秀与雅致,只是因为它远离今人,却终于被今人所抛弃。不过,“周至”也很可爱,它虽然少了几分古奥与人文历史文化的含带,却也显得亲和、友善与热切。 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以山曲水折而得名。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属西安市辖县。面积2974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8镇21乡:二曲镇、哑柏镇、终南镇、马召镇、集贤镇、楼观镇、尚村镇、广济镇、厚畛子镇、四屯乡、侯家村乡、竹峪乡、青化乡、翠峰乡、九峰乡、富仁乡、司竹乡、辛家寨乡、骆峪乡、陈河乡、板房子乡、王家河乡。 位于东经107°39'~108°37’和北纬33°42‘~34°14’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降水674.3毫米,日照1993.7小时,无霜期225天。周至自然条件优越,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之一,史称“金周至”。 周至地理位置优越,东邻西安,西结宝鸡,南连汉中,北通杨陵。310国道横贯东西,穿境而过,与近在咫尺的陇海铁路并驾齐驱;108国道纵贯南北,将西宝南线、陇海铁路与西宝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北通咸阳国际机场,仅50公里之遥,交通十分便利。 【行政区划】 周至县辖9个镇、13个乡:二曲镇、哑柏镇、终南镇、马召镇、集贤镇、楼观镇、尚村镇、广济镇、厚畛子镇、四屯乡、侯家村乡、竹峪乡、青化乡、翠峰乡、九峰乡、富仁乡、司竹乡、辛家寨乡、骆峪乡、陈河乡、板房子乡、王家河乡。 【历史沿革】 周至县以山曲水折而得名。汉置盩厔县。据《元和郡县志》:“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盩厔县因山环水复而得名。1964年简化为周至。 2000年,周至县辖8个镇、21个乡:二曲镇、哑柏镇、终南镇、楼观镇、尚村镇、马召镇、广济镇、集贤镇、侯家村乡、jiu峪乡、四屯乡、辛家寨乡、翠峰乡、竹峪乡、青化乡、富仁乡、司竹乡、九峰乡、陈河乡、甘峪湾乡、骆峪乡、九焰乡、耿峪乡、安家岐乡、板房子乡、双庙子乡、小王涧乡、沙梁子乡、厚畛子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97153人,其中:二曲镇 57995人、哑柏镇 47436人、终南镇 59543人、马召镇 36260人、集贤镇 28004人、楼观镇 46237人、尚村镇 49869人、广济镇 35572人、四屯乡 21233人、候家村乡 21008人、竹峪乡 21691人、青化乡 23859人、翠峰乡 25144人、九峰乡 29147人、富仁乡 21364人、司竹乡 25447人、辛家寨乡 20843人、骆峪乡 6904人、陈河乡 2583人、甘峪湾乡 1140人、就峪乡 4496人、九焰乡 1747人、耿峪乡 1031人、厚畛子乡 1813人、沙梁子乡 1067人、板房子乡 1634人、安家岐乡 1503人、小王涧乡 1078人、双庙子乡 1505人。 某年全区行政区划一览(根据当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2年前后) 二曲镇 代码:610124100 辖镇东、镇丰、八一、李家、北辛头、胡家堡、南辛头、小寨子、下孟家、渭滩、渭旗、渭泉、渭中等13个村委会。 哑柏镇 代码:610124101 辖哑兴、仰天、昌东、昌西、庄头、上阳化、西阳化、坡典、七曲、槐花、六屯、景联、五联、裕盛、联兴等15个村委会。 终南镇 代码:610124102 辖终南、毓兴、东关、双明、甘沟、三湾、东大坚、西大坚、辛庄、三联、大庄寨、豆村第一、豆村第二、豆村第三、豆村第四、高庙、勒马、王才屯、西禅定、东禅定、马蓬、庞家堡、寨子、竹园头、吴家屯、解村、新村、任家村、老堡子村、杨家大墙等30个村委会。 马召镇 代码:610124103 辖东火、崇耕、中兴、桃里坪、金盆、武家庄、涌泉、汤房、红新、焦楼、郭寨、纪联、东富饶、上马、四群、营东、营西、上孟家、群三兴、群兴、西富饶、三家庄、仁烟、枣林、辛口、熨斗、虎峪、仓峪等28个村委会。 集贤镇 代码:610124104 辖西村、北街、新城、东村、大曲、金凤、殿镇、赵代、辛寨、严家堡、刘堡、邵堡、马滩、栗新、兴隆、金林、和平、兴凤、三合、秦岭、九龙、赤峪等22个村委会。 楼观镇 代码:610124105 辖焦镇、东楼、塔峪、鹿马、省村、大玉、界尚、送兵、新安、军寨、三家庄、羊坡、北寨、南寨、西楼、肖里、周一、团标、姚村、上三清、下三清、董家园、八一、前黄池、后黄池、马岔、前就峪、王母岭、后就峪、延生观、前东明、后东明等32个村委会。 尚村镇 代码:610124106 辖尚村、宋滩、新范、张寨、临桥、临川寺、新河、钟徐、梁家、马村、西岩坊、涧里、南寨、神灵寺、王屯、西坡、留村、圪塔头、西凤头、围墙、西岩、新民、张屯、龚家庄、西晋、大水屯、小水屯等27个村委会。 广济镇 代码:610124107 辖广济、东寨、西寨子、曹家滩、寺家山、北大坪、小麦屯、师安、西欢乐、东欢乐、斜里、南大坪、商磨、黄兴、北留、南留、高家庄、小留、团结、桑园、永红、南庙、北庙、闫家社、南陈等25个村委会。 厚畛子镇 代码:610124108 辖厚畛子、姜家坪、花耳坪、钓鱼台、老县城、大蟒河、殷家坪、八一、同力、三合等10个村委会。 四屯乡 代码:610124200 辖新联、苏村、望城、上三屯、东阳化、南辛庄、北辛庄、曙兴、下三屯、新亚、联二、联三等12个村委会。 候家村乡 代码:610124201 辖五泉、东风、中旺、朱家查、中二屯、来家、清河、二龙、渭洲、渭永、下候家等11个村委会。 竹峪乡 代码:610124202 辖岭梅、解家沟、渠头、苍峪、谭家寨、北西沟、南西沟、塔庙、金盆、东寨、泥峪河、柴黄、西岭、中军岭、兰梅塬、朱曹寨、西裕、东大墙、凤凰岭、鸭沟、丹阳、张龙、民主等23个村委会。 青化乡 代码:610124203 辖青化、二庙、滹沱、聂村、联庄、杏园、半个城、新白寨、联集、兴隆等10个村委会。 翠峰乡 代码:610124204 辖官村、下宝玉、上宝玉、官庄、丁家凹、东红、农林、五联、稻玉、史务、新联、马家庄、刘家寨、西肖、东肖、陈家村等16个村委会。 九峰乡 代码:610124205 辖何家寨、胡家、赵良、联新、薛堡、二联、沙云屯、委庄、水寨、甘午、安寨、冯尚坡、星峰、北千户、南千户、寇家堡、余家、永丰、虎峰、联西、耿义、东林、庙沟、民生等24个村委会。 富仁乡 代码:610124206 辖永流、渭兴、渭丰、永丰、建兴、新农、富仁、富兴等8个村委会。 司竹乡 代码:610124207 辖北司竹、龙泉、南淇水、六家、北淇水、油坊头、新庙、马坊、宋家、马村、李旺寨、中合、李家庄、骆驼营、王唐、竹护、红丰、金官、南司竹、阿岔等20个村委会。 辛家寨乡 代码:610124208 辖恒洲、五合、渭友、上三高、下三高、新建、蔡家、金家庄、大中、大东、和平、沙河、高庙等13个村委会。 骆峪乡 代码:610124209 辖骆峪、向阳、复兴、新村、神灵、尚兴、黄家湾、红旗、双合、韩家山、串草坡、碾子坪、茅草坪等13个村委会。 陈河乡 代码:610124210 辖黑虎、孙六、六合、大湖、新兴、中心、陈河、金井、三兴、共兴、三合等11个村委会。 板房子乡 代码:610124211 辖高潮、长坪、太平河、清水河、东石门、庙沟、红旗、新红、齐心等9个村委会。 王家河乡 代码:610124212 辖白杨林、十亩地、东涧沟、老庄子、黄草坡、双庙子、玉皇庙、王家河等8个村委会。 【文化教育】 周至县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县城有文化馆一座,电影院一座。 全县共有7所高中、6所职业中学、大约10所初级中学,各个村子基本都有自己的小学。 高中: ● 周至中学 周至县县城东关 (现为陕西省重点中学) ● 周至县第一高级中学 周至县城西关瑞光路115号 ● 周至县第二高级中学 周至县哑柏镇 (现为西安市重点中学) ● 周至县第三高级中学 周至县终南镇 ● 周至县第四高级中学 周至县广济镇 ● 周至县第五高级中学 周至县楼观镇 ● 周至县第六高级中学 周至县尚村镇(现为西安市重点中学) 职业中学: 周至县职业教育中心 周至县尚村镇 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 周至县富仁乡渭兴村 周至县卫生职业学校 周至县哑柏西大街10号 周至县教师进修学校 周至县二曲镇八一村 周至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 周至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周至县富仁乡新农村 【各类资源】 农业资源: 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初步形成了南部沿山旅游观光带、中部猕猴桃经济带、北部沿渭蔬菜花卉带,发展城郊型农业。特别是把猕猴桃作为立县产业来发展,人工栽植面积1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培育的猕猴桃优质品种“秦美”、“亚特”通过国家鉴定并分获金、银奖,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全县累计建成冷库548座,加工企业6家,贮藏加工能力达7.5万吨,包装、运输、销售、劳务等一批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被确定为陕西省四个产业化试点县之一。 旅游资源: 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第一,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楼观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现有古迹60余处,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黑水河畔的仙游寺,曾任周至县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屹立于县城西的“八云塔”为唐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米 ,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神奇秀美,珍稀动物种类繁多,素有“北方的西双版纳”、“亚洲动植物园”。还有伯夷、叔奇隐居的首阳山,李白秋访的玉真观,马召南塬的古战场,南通马蜀的古栈道,都蕴留着历史名人的足迹韵事,也留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县城所在地二曲镇则是因明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顒(号二曲)而得名。 水及水力资源: 水及水力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周至人民的独特优势,秦岭北麓的“九口十八峪”,大小52条峪沟,形成平原15条河流,年径流量9. 7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蕴藏量45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总量达3. 2亿立方米 ,为灌溉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投资近亿元的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项目的实施,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向西安日供60—80万吨优质水,标志着水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矿产资源: 已探明和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18种,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镁、铁、铅、锌等,其中金、铜、铁等金属矿种贮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黄金远景储量达50吨,现已形成年产2万两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黄金生产五十强县。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等,其中白云岩矿储量544万吨,石英岩矿储量800万吨,石灰岩矿储量在亿吨以上。 地热资源: 县内分布着秦岭山前断裂带、渭河断陷盆地中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哑柏——马召断裂带,这三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地热的分布,并起主要的导热的储热作用,区域地热水储存量相当大,且补给来源充足。现已在楼观台、镇丰、哑柏成井3处,马召、西楼及镇东井沟凹地也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前景。 植物资源: 周至县林区地跨秦岭南北,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林地238.85万亩,占西安市的55.6%,主要分布在山区。畜牧草场96万余亩,是发展肉牛的良好天然基地。 动物资源: 周至县林区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林中动物270余种。其中兽类有黑熊、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达40余种;乌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 【社会发展】 周至县是陕西省主要农业产区之一,为全国首批农业基地县,素有"金周至"的美称。耕地面积42291公顷,粮食总产量265036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435万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谷子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麻类、花生、烟叶、芝麻。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猕猴桃生产,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596元。 有西宝、周城(固)、南环等干线公路和通往各乡的支线公路,公路总里程544公里。工矿有造纸、建材、化工、农机、橡胶、水泥等小型工厂。矿藏有铁、铜、金、花岗岩、石灰岩、石英石等。 有中等学校(包括职中、技校)37所,在校学生3.56万人;医院57家,床位数616张。国内生产总值18582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66万元,财政收入5129万元,财政支出862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375万元。 特产有秦冠苹果、中华猕猴桃、民间刺绣等。 全县兴办了四个开发区:"楼观台-太白山旅游开发区"、"哑柏个体经济开发区"、"渭河工业开发区"、"金三角农工贸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已引资兴建"港安服装有限公司"、"西安周澳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周至县天然色素厂"等三资企业。 一、基本情况简介:周至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以山-复而得名,古有“从周至到户县,七十二道河脚不干”之说,足见其河道纵横,水力资源之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金周至”之美称。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90多万亩,人口63万,辖9镇13乡377个行政村,是关中平原上著名的大县之一。近年来,周至县抢抓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坚持以开放、开发、发展为主线,以猕猴桃、旅游、水、矿产为重点的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果品、刺绣、养鸡、养猪、肉牛五大多种经营基地相继建成,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走出了一条具有周至特色的地方经济发展新路子。 二、历史沿革: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三、地理环境: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北濒渭水,南依秦岭,东西和户县、眉县接壤。距西安市区 78公里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嶂、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四、气候条件: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 13.2℃ 。 五、农业资源:我们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初步形成了南部沿山旅游观光带、中部猕猴桃经济带、北部沿渭蔬菜花卉带,发展城郊型农业。特别是把猕猴桃作为立县产业来发展,人工栽植面积1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培育的猕猴桃优质品种 “秦美”、“亚特”通过国家鉴定并分获金、银奖,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全县累计建成冷库548座,加工企业6家,贮藏加工能力达7.5万吨,包装、运输、销售、劳务等一批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被确定为陕西省四个产业化试点县之一。 六、旅游资源:周至历史悠久,山水擅关中第一,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楼观台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之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现有古迹60余处,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黑水河畔的仙游寺,曾任周至县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千古绝唱《长恨歌》诞生于此,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法王塔,以隋代佛舍利的出土而扬名海内外。屹立于县城西的“八云塔”为唐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米 ,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神奇秀美,珍稀动物种类繁多,素有“北方的西双版纳”、“亚洲动植物园”。还有伯夷、叔奇隐居的首阳山,李白秋访的玉真观,马召南塬的古战场,南通马蜀的古栈道,都蕴留着历史名人的足迹韵事,也留传着神奇美妙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大批中外宾客观光旅游,县城所在地二曲镇则是因明清哲学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的李顒(号二曲)而得名。 七、水及水力资源:水及水力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周至人民的独特优势,秦岭北麓的“九口十八峪”,大小52条峪沟,形成平原15条河流,年径流量 9. 7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蕴藏量45万千瓦,地下水补给量充足,总量达3. 2亿立方米 ,为灌溉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投资近亿元的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项目的实施,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向西安日供60—80万吨优质水,标志着水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八、矿产资源:已探明和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18种,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镁、铁、铅、锌等,其中金、铜、铁等金属矿种贮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黄金远景储量达50吨,现已形成年产2万两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黄金生产五十强县。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等,其中白云岩矿储量544万吨,石英岩矿储量800万吨,石灰岩矿储量在亿吨以上。 九、地热资源:县内分布着秦岭山前断裂带、渭河断陷盆地中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哑柏——马召断裂带,这三大断裂带控制着地层地热的分布,并起主要的导热的储热作用,区域地热水储存量相当大,且补给来源充足。现已在楼观台、镇丰、哑柏成井3处,马召、西楼及镇东井沟凹地也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前景。 十、植物资源:周至县林区地跨秦岭南北,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南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北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林地238.85万亩,占西安市的55.6%,主要分布在山区。畜牧草场96万余亩,是发展肉牛的良好天然基地。 十一、动物资源:周至县林区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林中动物270余种。其中兽类有黑熊、金钱豹、青羊、黄羊、鹿、麝、狐狸、野猪、獾等达40余种;乌类有锦鸡、环颈雉、白脸山雀、斑啄木、松花鸡、长尾兰鹊、黄鹊、麻鹊、喜鹊 十二、发展前景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认真落实“四化”理念,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强县,突出猕猴桃产业、道文化两个重点,强化开放带动、基地带动、项目带动,继续实施三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劳务输出、提升旅游业、加大招商引资、推进城镇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构建和谐周至。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年均可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5‰以内。 2007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速确保11%,力争达到11.5%;地方财政收入可比增长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00元;人口增长率控制在4.75‰以内。千方百计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科技、教育、文体、卫生、民政、城建、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周至人物】 毛群安,周至县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卫生部办新闻发言人。 1980年,毛群安从周至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1985年毕业,1987年调入卫生部工作,在卫生部办公厅一干就是18年。在此期间,他曾取得卫生管理硕士学位,还到美国、澳大利亚进修卫生行政管理,并对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写过专著。 周明,陕西周至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人民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冰心研究会副会长。5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著作:散文报告文学集《榜样》、《在莽莽的绿色世界》、《泉水淙淙》、《又是一年春草绿》、《记冰心》、《远山红叶》、《五月的夜晚》、《那年冬天没有雪》、《为霞满天》、《雪落黄河》、《山河永恋》等,其中有些作品获全国或省级报刊文学奖。 主编或与人合作主编大型丛书:《历史在这里沉思》、《天上人间》、《旋转的中国》、《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选》、《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当代散文百家鉴赏》、《中国当代散文检阅》、《域外著名华人女作家散文自选集》、《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百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报告文学卷)》、《中国年度报告文学佳作选》等,其中记述“文革”重大事件及各界知名人士遭遇的《历史在这里沉思》发行近百万册,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获奖作品:《历史在这里沉思》(6卷,主编)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陈存根,男,汉族,1952年5月出生,陕西周至人,农学博士。1970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06--1972.03 陕西省周至县永红林场工人 1972.03--1974.12 西北农学院林学系造林专业学生 1974.12--1979.09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技术员 1979.09--1982.08 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森林生态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08--1988.02 西北林学院教师(其间:1985.05--1987.10 在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8.02--1989.01 西北林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1989.01--1991.12 西北林学院教务处处长 1991.12--1997.12 西北林学院副院长 1997.12--1999.10 西北林学院院长 1999.10--2000.07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正厅级) 2000.07--2003.01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2003.01--2006.02 陕西省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省编办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2006.02--2007.04 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7.04-- 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白居易在周至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其中以讽谕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他的讽谕诗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明白。 诗作赏析: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在这册中所要学习的《观刈麦》便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讽谕诗。这首诗叙述明白晓畅,结构层次也非常清晰自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诗歌一开头便交代了写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两句描写了妇女带着小孩赶往田间地头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水送饭的情景。随后,写到了青壮年们的劳累和辛苦,他们“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不顾烈日的烘烤,脚踩发烫的土地,不辞辛劳地在南冈麦田低头收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尽管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为珍惜这昼长的夏天也顾不得炎热太阳的炙人了。诗到此处,一家人辛苦忙碌的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此读者也给予了深深的怜悯之情。接着,作者又描绘了令人心酸的图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手悬敝筐。”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原来为了缴纳官税,她家买光了田地,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着别人收割时散落的碎麦来过活,真是令人同情与伤心。 以上描写的两种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的艰难生活,他们辛苦忙碌的种田,但仍然没有保障,今天的割麦人很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拾麦者,这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以上内容由网友"Katharine"分享。]
以下与周至县相关信息:
以下周至县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