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刘庄村
地名:东刘庄村 | 隶属:曲周镇 |
行政代码:130435100 | 代码前6位:130435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7250 |
车牌号码:冀D | 行政级别:村 |
一、村庄概况 曲周县曲周镇东刘庄村位于邯郸市东部50公里,曲周县城东2公里处,邯临、定魏两条省级公路从村南、村西穿过。全村106户,425口人,耕地面积864亩,共有党员17名,支村两委干部6人。 二、村名由来 东刘庄村在解放前原叫东甫,与西刘庄相邻。后人们习称东西刘庄,东甫改名为东刘庄至今。 三、名人名事 东刘庄村名人记载较少,但在原村东,现在村大队部东北生长一棵200余年的老杨树,被人们称为“杨树仙”。 四、发展情况 近年来,东刘庄村通过深化自身改革,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提升农业效益上下工夫,由传统的农业种植向成立合作社,发展新型现代化的“春麦+育苗春棉”双高双优种植模式转变,改变了以往贫穷落后旧面貌,逐步向富裕文明、环境优美新农村转型。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2009年以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刘庄村先后投入30余万元建起了集支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文体活动室、卫生室、村民学校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设施和电教设备的村民活动中心;投入17万元硬化了村主要街道1500米,铺设了彩色路沿砖,安装路灯60余盏。大兴植树造林,栽植了多种树木共20000余株,全村绿化达到50%,实现了村庄绿色环绕。 2.成立合作组织,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东刘庄村作为镇政府万亩棉麦基地的核心区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整村流转土地,规模集中经营,先后完成土地流转1000余亩。按照农民入社、土地入股、集体管理、公司操作、利益共享、风险村担的原则,探索实施成立了“东刘庄棉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每一厘地为一股折价10元,按照10元包干盈利不分红和10元保底多收多分两种方式全部协商自愿,实现了耕地的流转集中。合作社以派工方式组织群众进行了务工,依托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河北省小麦专家组的技术支撑,以“三化”(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科学化育种)为核心技术,发展小麦良种繁育1000亩,计划到2012年实现工厂化繁育棉花苗木,发展棉花优种繁育。亩收入6000元左右,是传统作物种植的三倍。合作社群众利用土地流转收益和合作社利益分配,每亩年收入2000元左右,户均务工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 3.发展文化卫生事业,构建和谐农村。东刘庄村以提高村民的文化品味,活跃乡村文化为基本点。一是组织群众成立业旱船队、秧歌队,不定期在村内进行文艺演出;二是大兴科技、普法,积极倡导文明之风,村两委每年订阅一定数量的科普、法律书籍供村民阅览,定期利用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和安全生产教育;三是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活动。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06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组织;四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各村民小组修建了垃圾收集转运站和标准公厕,村民较多的地方还设立垃圾箱,配备了卫生保洁员。五是突出民生发展,东刘庄村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两间,标准化警务室一间。无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70%,农民参保率和入合率均超过90%,村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五、发展规划 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专业合作社。未来几年,合作社土地将全部用于开发棉花育苗,进而满足更广范围的种植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再就业扶植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包装。积极向上争跑,引进致富项目,为群众争取再就业机会,目前已联系手工织布家庭小作坊项目,该项目可直接利用村内所产棉花为原料,纺线织布,促进创收,预计每户年增收可达5000元以上。三是实施有机农业开发项目,培育农耕文化。对全村空闲宅基地进行统一整合,收归集体管理,与资质部门进行协商确定种、养品种。集有机农业科研、种植、养殖于一体,主要包括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杂粮、有机肉制品有机牛奶、有机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致力于提供健康、安全、自然的有机食品。
[以上内容由网友"Karl"分享。]
以下与东刘庄村相关信息:
以下东刘庄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