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利
黄三利(1906~1945),原名黄桂芳,小名阿文,平南镇乌江街人。抗战前以“黄三利”招牌打造、销售小刀出名,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黄三利的父亲绰号大泡黄,原籍桂平县马皮乡灌水村人,清光绪年间迁到平南谋生。黄三利排大,中等身材,由于家庭经济问题,只读到初小而辍学。其为人性情孤僻,对人爱理不理,又给人好胜的感觉。但性机巧,很多机械难题在他手中得到解决。曾有一绅士拿一枝白郎林手枪叫他修理,他虽然从未见过和使用过这种手枪,但在他的细心研究下终于修好了。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小刀的淬火技术,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淬火方法。他打制的小刀锋利耐用。
因而在远近出名。当时,县政府达官贵人,附近的乡绅、平南天主教堂的美国人神父纷纷向他订货,他一家人日产小刀10多把,交货往往拖至一个月以后。后来他雇请了包括他妻舅蒙七等3人为工人,以“黄三利”招牌开了间小铺子,扩大了业务,每日生产小刀三、四十把,还供不应求。他卖出每把小刀约等于当时一把菜刀的价格。其打制的关键工序如打坯、热处理等技术不肯轻易示人,风箱、火炉都安置在其屋后,闲人不得进去。黄三利后期得了内伤(肝痨)病,不大直接参加工作。1944年秋,日军陷平南,黄三利携家眷走避于官成区八垌乡定花村,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病死在那里。
[以上内容由网友"Johnson"分享。]
以下与黄三利相关信息:
以下黄三利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