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凌源人物

凌源人物

在110 年前,正是清朝光绪年间,塔子沟地方,出了一位能文能武民望极高的李举人。他文能吟诗作文,兴教办学,武能率兵打仗,剿匪缉盗,安定一方,而且民望极高。这个人就是1894 年甲午科举考中的举人李沐霖。  李沐霖,字恩波,号晚香居士,1864 年(清同治三年)出生于凌源北炉天元店一家书香门……[详细]
龙山名宦王维翰今凌源市南部天盛号、五家子地域,金朝时属利州(喀左)管辖的龙山县。该地方在金朝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18 年)出了一名进士,叫王维翰。  王维翰,字之翰,自幼勤奋好学,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18 年)参加科举,中了进士后,金朝就调他任贵德州(今抚顺)军事判官。其后又任建州永……[详细]
“尽管天空中不时地有一片又一片乌云掠过,但却像把圆月擦拭得更加皎洁一样,益发明亮的光辉如-一般柔和地洒落在中秋季节的辽西大地上。”  母亲从悬挂在屋梁上的柳编提篮里取出一个油渍渍的草纸包,轻轻地打开一层又一层,把一块月饼送到刚从沈阳放假回来的马玉琪面前。“吃吧儿子,这是妈妈特意给你留的!”……[详细]
1963 年冬季里的一天夜晚,从凌源县镇南一户张氏人家的三间土平房里传出一阵凄厉的孩子哭声,划破寂静的夜空,传出很远很远……。原来,这家的男主人半年前刚刚去世,如今,女主人也撒手人寰。大女儿已结婚,留下四个还未成年的儿女,最小的儿子只有3 岁,仍在母亲已经发凉的尸体上吃奶……  今天,我们……[详细]
在北京、河北、四川、吉林、辽宁等地的“时代伟人毛泽东图片展览”会上,当人们看到2000 余幅展示毛泽东从少年到老年的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时,人们无不对图片收藏者钦佩至极,这位伟人照片收藏家就是凌源的军队-梁国忠先生,他三十三年如一日,矢志不逾,收藏伟人照片。如今,他是中国的《时代伟人毛泽东》……[详细]
航天部708 研究所工程组长、开发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汤德泰,是航天部的优秀专家,也是凌源人民的骄傲。  汤德泰,1943 年出生于凌源粮市街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小学和中学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1962 年自凌源中学毕业,以高分考取当时的国家重点大学东北工学院。1966 年大学……[详细]
白鹤龄,蒙古名伯音乌力基,笔名白鹤。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理事,承德市文联主席。1931 年8 月8日出生于凌源牛营子。白鹤龄童年是在动荡中度过。  据说,早在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 年)白鹤龄的祖先从喀左南哨迁到义玛吐川居住。在这里,每天清早,村里人放牧的……[详细]
王世宗,1926 年生于凌源县宋杖子,1948 年参加工作,历任宋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农业合作社主任、宋杖子公社-、凌源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多次当选县、市、省人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候补委员,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 年,他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1957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详细]
在文学这方净土上,张晓峰不仅名满凌源,誉享辽西,在辽宁全省也颇具盛名。  这一评价,源于他一篇篇在凌源地区具有里程碑效应的文学作品。  2010 年,张晓峰纪实文学集《天降斯人》被授予“辽宁文学奖”,这在凌源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的《玉骏天驹》2004 年荣获全国征文二等奖;《万绿丛中……[详细]
赵彩云,1934 年出生于凌源县杨杖子,1951 年参加工作,曾任供销社营业员、商店经理、县供销社副主任。曾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全国财贸系统劳动模范、商业部劳动模范。  1951 年,赵彩云在哈尔滨胶合板厂当工人。1956 年,在刀尔登供销社杨杖子代销店当营业员。1958 年,赵彩云因工作成……[详细]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蹙  若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这是古典诗词中一首以美人眉眼形容山水的绝妙诗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秀美的山水对人的感动,比喻如人们看到美人眉眼一般美仑美奂,赏心悦目。  当人们走进“杨兆三书画院”,徜徉在兆三先生的《中国名胜百图》山水之间,真有如驻足于秀眉媚眼……[详细]
中国的各级作家成千上万,尤其是近年来的写作者,皆喜欢冠以“作家”头衔且还要“著名”。中国的企业家数以万计,如香港李嘉诚那样的大企业家不多,而挂个牌子,注册一个营业执照的企业家则无法计数,然而,身为成功企业家又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多产作家,却是凤毛麟角。在辽西地区,就有一位名符其实的集两“家”于……[详细]
古代有位哲学家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自古以来,所有成功者,无一不是经历这个过程。现在任职于国家机械工业部系统江苏和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高喜奎,已是万人大企业的优秀企业家。然而,他却是出生于凌源山区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先生,在全国青年文学工作者创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号召“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都要向凌源中学的教师胡景芳同志学习”。  ———题记  “心中之歌尽善美,笔下多情老少年”,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先生办公室中悬挂的,由凌源市书画家笠农先生书写的……[详细]
王大钧,1939 年出生于内蒙古敖汉旗,是沈阳农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中-员,1961 年参加工作,是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凌源县农科所、农业站技术员、副站长、农业局技术员、总站长、县农业局副局长。1987 年,王大钧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1989 年,被聘为凌源县政府决策咨询委……[详细]
熟悉迟兆勤的人,首先想到他的诗,而一说到他的精美新诗,又想到兆勤其人。  迟兆勤,1959 年凌源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历任教师,县文教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能文善诗,特别对自由体的新诗情有独钟。在工作之余写出不……[详细]
2011 年《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专访了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引起世人瞩目。访谈主要围绕江苏省经济发展如何迅速居于全国各省自治区前列、经济总量超过四万亿、并率先提高最低工资;启动“国民收入倍增的七年计划”,同时以一种“倒逼”的机制强迫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敏感话……[详细]
在英国皇家海运学院的大厅中,悬挂着世界各国对海运事业做出贡献的顶级专家的照片,其中有一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专家照片,他就是凌源小西街出生的司玉琢教授。  ———题记  泱泱中华大国,拥有1.8 万公里绵长海岸线,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几十个沿海大小商港、军港,纵横南北、贯通东西……[详细]
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白立忱,出生于贫困的辽西山区凌源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始终在外工作,虽然其政务繁忙,但他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多年来为家乡父老竭诚尽智,为家乡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白立忱,回族,1941 年1 月出生于凌源镇,1960 年考入沈阳……[详细]
罗文(1913—1996.10.29),生于凌源县四官营子乡小房申村。 (现为凌源市,隶属于朝阳市管辖)人。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肄业。1935年参加东北军。有资料说罗文先后毕业于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日本政法大学、沈阳东大营讲……[详细]
清朝光绪年间,正值“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订立屈辱的辛丑条约,对内镇压义和团起义,而关外辽西地区又荒旱连年、匪盗四起、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之际,在凌源地方幸有一位为官清正、判案公道、惩暴安民、并兴办教育的清官洪大老爷,深得百姓的拥戴。  有一天,洪大老爷下乡搜查匪盗,刚登上山……[详细]
清光绪十七年(1891 年)冬十月(公历11 月),发生于内蒙古东南部并波及辽宁、吉林、河北三省的金丹教武装-(因起事暴徒头裹红巾为记,故而蒙古族称“红帽子事件”,当地受害汉民则骂之为“红头蛆”)事件,其性质在1947 年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的《热河蒙古土地问题》文件中已做出了客观总结。 ……[详细]
古云:人杰则地灵。热水汤的名气之所以越来越大,除了有得天独厚的一股神水之外,还在于此地方是伟大的蒙古族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名人罗布桑却丹出生之地。罗布桑却丹何许人也,对其人其事,年轻人可能所知很少,但老年人大都了解。开头描写的那百年老屋就是罗布桑却丹出生之所。这里的老年人每来此处,睹物思人……[详细]
《水浒传》中描写“黑旋风李逵”、“大刀关胜”、“金枪手徐宁”等梁山好汉的故事,生动感人,这是北宋末年的事。而在近代史上的凌源地区,也出了个威名赫赫的“平清王”大刀傅连信,这是清朝末年真实地发生在凌源地区的故事。  公元1891 年(清光绪十七年),在今辽宁西部发生了一次规规模浩大的“金丹道……[详细]
一个学富五车,名策上庠,四年清通判,百年史志传的人物;一个殚精竭虑,为辽西史册开创先河的优秀才子;一个首创“秀塔书院”,倡导讲学读书,申之以礼仪教化,发摒淳朴风尚的教育家;一个以满怀深情的笔触为我们下270 年前“塔沟八景”的儒雅诗人;一个深得乾隆皇帝赞誉的地方名宦。读完此文,你才能知道他……[详细]
金振华,现任职于朝阳,系朝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在市政府机关工作多年,是一位勤奋好学、工作出色,为人谦诚、天资聪慧的优秀政务-。他曾在凌源市(县) 政府和朝阳市政府任内,工作23 年,成绩卓著,博得众多乡亲很好的口碑。  金振华,出生于凌源县刀尔登乡一个偏僻山村的农民家庭,曾当过教师,公……[详细]
《且存集》是张玉书先生的大作,为何名为《且存集》,用作者的话解释:“且存者,姑且存之也。”实际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其实,作者的观点也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哲理。一切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没有永恒之说。张玉书先生对自己作品的态度是:后人以为可,就由他们酌定(存与不存),以为不可,就由它自己毁灭(不存……[详细]
宋淑琴,1957 年出生于凌源县凌源镇,中共党员。1982 年在凌源县环卫处当一名清洁工人。她走街串巷,热情为群众服务,风雨无阻,任劳任怨,从事垃圾清收工作十多年。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铺筑了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  宋淑琴是国家建设部、省、市劳动模范,也是凌源历史上第……[详细]
凌源历史上曾修有三部志书。最早的一部是清朝乾隆三十八年由理事通判哈达清格编修的《塔子沟纪略》,第二部是民国18 年由县人宫葆廉主编的《凌源县志(稿)》,第三部是1946 年本县人朱雨三的旧《凌源县志稿》。综观三部志书,虽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但均系简约的初稿,且都未超过十五万字。而从内容上看……[详细]
凌源的花卉产业,全国大有名气。追根溯源,这一产业的第一推动者却与一位“村官”有关。他就是1992 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2005 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辛杖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斌。如今,王书记身上又多了“凌源市花卉市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凌源市茂源花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及凌源市人……[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