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汉族,明朝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杨一清,景泰三年(1452年)诞生于化州州署,化州城人。明景泰年间,一清父杨景任化州同知,杨景致仕后居州城。一清幼聪颖,7岁能文,以奇童蜚声四乡。11岁随父迁居巴陵,14岁……[详细] |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出生,镇江人。学者、书画家。业承家学,善长辩论,通晓蒙文,身材魁梧,蓄有长须,人称郭髯。20岁时任镇江儒学学录,历任江西饶州鄱江书院山长、浙江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后调任平江路(今苏州)儒学教授,未及赴任,又改解为-行省丞相府……[详细] |
俞希鲁(生卒年不详),字用中。祖籍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祖父为庐江令,始迁丹徒。父德邻,宋乡贡进士,赵葵督荆襄时,辟为记室参军。俞希鲁自幼承家学,以秀才授庆元路教授,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学生称他“俞公如洪钟,叩无不响”。任满擢为归安县丞,筑海盐塘,费省而民不劳。升衢州路江山县尹,又改任永……[详细] |
刘觐文(1570~1607),字叔熙。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出生。丹徒人。历任县令、知州、礼部员外郎等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参加科举考试,礼部尚书兼大学士沈一贯通观试卷,觉得刘文通晓流畅,言之有物,甚合己意,随即将刘文提出,准备置于首甲,要求刘觐文先去拜见他。刘未去,结果得了……[详细] |
李一阳(1552~1624),字长卿,号复吾。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出生。丹徒人。万历丁丑(1577年)进士,初任西安(今浙江衢州市)县令,在任期间,主动揭露、惩罚藏匿的坏人,保一方平安。对品质好、技能优的人,经考核后予以录用;对华而不实之事则予以贬斥、废除,于是民风日淳而政事日顺。……[详细] |
冷之曦(1621~1645),明天启元年(1621年)生于丹徒。自幼亦聪颖好学,后弃文习武,入史可法军为牙将及右军参将。兵败,他带了一部分溃兵南下,来到金坛,又号召当地群众组成义军,抵抗清军南下,结果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丹阳战败殉难,时年24岁。 冷士楣(1628~1710),字……[详细] |
何栔(1620~1696),字维南。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年生于丹徒。家有晴江阁,人称晴江先生。少有异才,得到当时文坛领袖黄道周等人的器重。他交游甚广,诗和文都名重一时,与程世英并称为“京口二家”。因他父亲是明朝遗老,临终嘱咐他不要做清朝的官,故而他一生未应科举。 康熙九年(167……[详细] |
张九征(1617—1684),字公选,丹徒县人。清顺治二年(1645)中举人,四年成进士,后在吏部行人司、文选司、验封司任行人、主事、郎中等职。清康熙初(1662),以河南按察佥事身份,视察学政,成绩卓异,按例应得提升,但他归里不再做官,在镇江致力于慈善事业。东乡地瘦土薄,有的不能耕种,而……[详细] |
殷宝山(生卒年不详),镇江人。秀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到金坛办理考试时,在泰兴坐馆的殷宝山当众递上一份意见书,题名《刍荛之献》,指摘江南吏治、学风种种弊端。刘墉认为“甚属狂悖”,把他抓起来。在他馆内又搜出诗文稿《岫亭诗草》,其中《纪梦》篇中有“红乃朱也”的话,认……[详细] |
杨棨(1787~1862),字羡门,号甦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丹徒人。地方史家。道光五年(1825年)选贡生。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城时,他在围城中居住6日,对青州兵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耳闻目睹,曾作《青州兵》一诗高度赞扬。咸丰年间避兵乱居如皋。道光二十四年刊行《京口山……[详细] |
何游(生卒年不详),号澹庵。丹徒人。何金秀之子。清末名医。先辈产澄、仁源、绳源,皆以医学著称,为不使家学中断,遂苦志习医。通内、外、针灸诸科,对脉理、医方别有神解。由此声名大振,四方争延之。经其诊视,立奏奇效。车辙马迹历遍9省。著《医学折衷论》10卷;《何氏十三方注解》1卷;《医案》40卷……[详细] |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生于丹徒,后流寓泰州。词学理论家。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早年学诗,后习作词,是常州词派后期重要词人和词学理论家之一。中年潜心医道,颇能济人。 他的重要著作《白雨斋词话》,是他“历数十寒暑”、“稿凡五易”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去世后两……[详细] |
赵芬(1892~1919),女,字吟香,又字芸香,为赵声之次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大港镇。才女,辛亥女杰。幼受父教,聪明过人,10岁能写文章,先后肄业于镇江、南京、上海、香港等女校。赵声筹划黄花岗之役时,即参与运送弹药,通讯联络,至起义失败未稍却;同年武昌起……[详细] |
茅乃封(1878~?),字汉台,晚号禅云。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丹徒县红旗口人。光绪二十三年中举。次年与其父茅谦赴沪,佐理《蒙报》。光绪二十八年入江南陆师学堂第一期,与赵伯先等同学,次年毕业,被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几经周折,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新军第二标教练官,兼统带事,……[详细] |
唐侃(1487—1545),字廷直,号默庵,开沙(今高桥)人。3岁学习论语、孝经,9岁读完四书、诗经,16岁进郡学为秀才。后从丁玑学习,为丁门高足。为举人时,曾拾得巨商丢失的一袋金钱,未启封即归还失主。出任郡守、县令,从不携带眷属,只用一二侍仆随从。居茅屋,粗衣淡饭,常怡然自乐。43岁任江……[详细] |
江苏丹徒籍革命志士阮德山(1885-1911),清末入伍,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举义,在进攻两广督署战斗,不怕牺牲,冲锋在前,英勇杀敌,以娴熟的枪法,准确的投弹,毙伤清兵数十名,后与华金元为保护负伤的战友徐国泰,在督署门内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应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详细] |
陈观阳(1591—1659),字宾之,丹徒县人。父肖,在扬州教书。学生宗孙达,0成性,不服管教,肖严加训斥。宗怀恨,投-于食物中,毒肖致死。时观阳16岁,誓报父仇,四处奔走呼冤。但宗家是淮扬有名的官府,串通显贵,官方多极力为他开脱罪责。有巡按御史对江都知县姚某说:“宗按法应处死,但宗家只此……[详细] |
沙书玉(1802—1887),字石庵,原籍武进孟河。祖父晓峰,在常州开诊所;父景韶,行医于大港镇而迁居寓地,入丹徒籍。沙书玉承继世业,在家行医。其住宅邻近有一小街,街中有两家药店,两家旅馆,专为远近来治病者服务,人称之为沙街。沙擅长内、外、喉科,对温热病理、痈疽的定性、临床的辨证都有独到的……[详细] |
李雨春(1837—1910),宝堰镇人,为丹徒县拥有近百万资产的商业巨子。清咸丰年间,创建铭记酒行。数十年行薄利多销、保质保量之方针,酒行不断发展壮大,名噪-,极盛时期年营酒近40万担。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欢庆花甲时,向亲友庄重宣布告退,铭记酒行由其子李培田接管,自己则留意于慈善……[详细] |
李培田(1868—1914),字惠卿,号心农。约15岁时,随父至酒行学做生意,与店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其父严加管教,甚于学徒。28岁掌管铭记酒行店务,除经商外,还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报,接受、宣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策动并在经济上支持驻宝堰的清军葛蒙反正,葛遂率所部一夜间全部剪去辫子,反戈倒……[详细] |
王化成(1903-1965),江苏丹徒人。少年入清华学校读书,1923年毕业,负笈入美研习国际法。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1924届学士学位(B.A.)、芝加哥大学1924届博士学位(Ph.D.)。1927至1928年在哈佛大学专研国际公法。 早在1924年,王化成便自美致函母校建议改设大学和……[详细] |
赵念伯(1887—1919),原名毓驯,又名,字驭六,大港镇人,为赵声大弟。赵光(1890—1929),原名毓光,又名馨,字翊三,为赵声的二弟。两人幼随父读,后念伯考入南京陆师学堂,毕业时部试一等,任排长、队官;光则于南京陆军召募新兵时应征入伍。经赵声引导介绍,均入同盟会,参与赵声领导的反……[详细] |
姚锡光(1857—1921),字石泉,号石荃,丹徒人。少时聪明好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先后任内阁中书,安徽石埭、怀宁等县知县,莱州、直隶州知州。常与北洋将领考察天津、大沽等地海防。甲午战争时,为山东巡抚李秉衡幕僚,得亲见当时的公文军令,亲听被日军占领城市绅民的口述,后来将这些资……[详细] |
赵蓉曾(1852—1924),字镜芙,系赵伯先的父亲。博学强记,精通古文,数次乡试未中,遂无意功名,家居教书。学生先后500余人,成名立业者很多。他教的内容虽为四书五经,但注重德育,教授方法则多鼓励学生思考,领会内容实质,常以“临危不惧”、“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富贵不能淫”等教……[详细] |
陈庆年(1862—1929),字善余,辛丰乡西石村人。父樊恒,清太学生,一生任塾师。陈自幼随父读书,12岁就师于高公书院,好研究文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21岁补县学生,寓居金坛,常在书店看书,发现多年企求而未得者疾读牢记,返寓苦忆而录于纸。清光绪十二年(1886),录取江阴南菁书院,为院长……[详细] |
马峰(1912—1939),原名冯华约,西麓乡冯巷村人。幼读私塾,21岁去南通一钟表店学徒。次年初,其父及长兄被国民党政府以“土匪”罪逮捕杀害;次兄同时被捕判刑入狱,抗战初始得释放;马峰也被牵连,回镇受审,后经保释回南通。学徒4年满师后,自行开业。因不堪地痞流氓的欺凌,拜师习武以保店护身。……[详细] |
范敏(1916—1940),原名春宝,学名钦铭,无锡人。9岁丧母,12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东林高小读书,品学兼优。毕业后,因贫槽坊学徒。“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曾参加无锡广大师生、爱国青年声援北京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常阅读革命书籍,结识了店员、秘密共产党员包厚昌。包被捕后,范去书店也遭关……[详细] |
车一轮(?—1940),北京人。抗战初来茅山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后任镇丹金县委金六区宣传队队长,税务干部。民国29年(1940)6月,在西旸油榨头村突与国民党六十三师遭遇,不幸被捕,押至荣炳乡的靠皮山。次日拂晓,乘机逃出,因身被反绑,无法快跑,即跳入村边茭白塘中躲避。天亮后复落敌手,囚于生地……[详细] |
辛文龙(1901—1940),上会乡高陵村人。幼年丧母,家贫,父卖田供其上学。18岁即执教糊口。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战争,因负伤解甲归里,经营香烛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茅山地区盗贼蜂起,辛号召村民敛资购枪,亲任教官,组织村自卫队防匪、抗日。1938年冬,结识了新四军一支队的同志……[详细] |
袁先锋(1921—1941),四川重庆市人。幼读私塾,13岁考入法国传教士办的明诚中学。因对奴化教育、外籍传教士和中国修士们肆意辱骂殴打学生强烈不满,编儿歌痛骂洋人洋奴。校方严令追查,但无实据,义得教师掩护,始免开除。初中毕业后,考入重庆市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时值抗日呼声遍及全国,袁在校中组……[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