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辖镇。1940年置大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景峰乡,1995年建大同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区府3.6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4万。唐(家寺)巴(中)公路过境。辖一心、跃进、福聚、战斗、爱国、丰收、上游、景峰、新建、五勤、向阳、复兴、西林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具厂,,大同镇行政区划,……[详细] |
赤水市大同镇地处赤水市西部,距市区10公里,与四川省合江县、叙永县、本市复兴镇、文化办事处接壤。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25个村1个街道,154个村民组9个居民小组,6366户,20041人,其中居民765户2121人,有苗族190户802人,全镇耕地面积19845亩。大同镇是一个竹业、旅游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详细] |
宁南县辖乡。1938年建大同乡,1952年由巧家县划归宁南县,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隔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面积63.4平方公里,人口0.6万。通公路。辖跃进、新场、庆华、印丰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玉米。养殖业以猪为主。.,,大同镇行政区划,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大同镇……[详细] |
大同镇位于永登县城东南16公里处,庄浪河中游,总面积为28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69米,年均降水量290.2毫米,无霜期126天左右。辖13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44839亩、林地5046亩。人口25838人。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46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020元。全镇土地土壤肥沃,质地,,大同镇行政区划,……[详细] |
大同镇地处鄂东蕲春北部山区,蕲河上游,版图面积137.35平方公里。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蕲太蕲英公路在此汇结,距黄黄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均在50公里以内,距武汉城市圈160公里。 大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资源充足,特产丰富。境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仙人台海拔1159米,雄居蕲阳之巅,以仙人台,,大同镇行政区划,……[详细] |
大同镇位于长汀县城郊,东邻新桥镇、童坊镇,南接策武乡,西与古城镇、江西瑞金市、石城县交界,北和铁长乡、庵杰两乡毗邻,土地总面积211平方公里。 全镇辖30个建制村,有26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504户,41997人,均为汉族,讲客家方言。 1934年苏维埃福建省军区曾设在大同东街村;1949年,,大同镇行政区划,福……[详细] |
大同镇位于建德市西南部,距市政府新安江25.3公里,23省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该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三国时新昌县治所在地,历来时建德西部重镇,商品集散地,是大同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大同镇经历三次合并,1992年撤消原大同镇、溪口乡,设立新的大同镇;2001年撤消大同、劳村,,大同镇行政区划,……[详细] |
白塔乐园位于临洮县玉井镇白塔村,园区占地751亩、水域面积106亩,主要以大丽花花卉繁育、苗木繁育和洮河鱼养殖为主。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明清仿古建筑群等设施,尤其是该园区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抢救、收藏了大量临洮本土民居建筑图案、构件、古树等,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影视外景拍摄地,……[详细] |
无锡是中国编丝织绸的基地。二、三十年代,无锡的缫丝生产居全国之冠,在国内外享有“丝都”之誉。无锡的蚕桑事业,起源于商末吴泰伯建都梅里时,明清以来更兴盛于农村。近代的缫丝更是闻名海内外,无锡丝绸飘逸潇洒、素雅庄重、富贵华丽,更有适合多种需求的面料供选择。……[详细] |
莱芜三辣——生姜、大蒜、大葱 驰名中外,莱芜生姜、大蒜及其加工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莱芜生姜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封建社会曾是朝庭的贡品。莱芜生姜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详细] |
鸟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动物,尤其是现在正值春季,正是鸟儿歌唱翱翔的好季节。关于鸟类,我们都明白,鸟儿的种类有很多,而且绝大部分的鸟类都有一身华丽的羽毛,十分好看,有的有着盛世美颜的鸟类我们还不……[详细] |
小吃由来:长长的国华街內,可是臥虎藏龙般的藏着不少传统好味道喔!阿娟肉粽就是其中之一,老板将绑好的肉粽一串串的掛在门前吊竿上,风吹動不出场的肉粽风铃,正是最别致的招牌。说起阿娟肉粽已有30年的历史,当初会取名阿娟,普无特殊涵义,只是为了方便好记,而他们的肉粽也如名字一般深得顧客喜欢。小吃制……[详细] |
陈妃水冢,座落古镇南五保湖中。南宋隆兴二年(1163年),宋孝宗携陈妃途经锦溪,陈妃深爱此间风土人情,恋不忍离,病殁后,在五保湖中修筑水冢,埋藏其间,水冢成为锦溪历史的标志。 1997年被列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苏州市昆山市锦溪古镇景区内 类型:古迹陵园/墓地历史建筑 游玩……[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