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村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10公里处,是由原李家山村和原葛藤架村合并而成,有3个村民小组,266户,841人,总耕地面积868亩,人平耕地面积1.0亩。李家山村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组干部4人,党员19人。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520平方米,注重因村制宜与统一基本设置相结合,村两委建有便民服务大厅、谈心,,李家山村行政区划……[详细] |
李家山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412户1527人,可耕地面积为2284亩,其中水田346亩,旱田1938亩。粮食产量为658吨、油料产量83吨,茶叶种植面积140亩,产量1吨,柑橘种植面积1085亩,产量662吨。生猪出栏3666头,山羊出栏399头。,,李家山村行政区划,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李家山村行政区划,李家山村……[详细] |
李家山村地处英山乡的西部,距乡政府5.6公里,距县城25公里。全村共辖6个自然村(李家山、富家山、暗桥、里、外大路下、桦岗),8个村民小组,118户,398人,其中畲族23户,96人。全村土地面积4531亩,其中耕地面积560亩(水田410亩)。李家山村山势陡峭,平均海拔300米,气候湿润,年平均降,,李家山村行政区划……[详细] |
黄岩区富山乡李家山村。全村216户,669人,其中党员23人,外出劳动力280人,耕地面积282亩,山林5272亩。村级工作思路,李家山清水坑自然村道路硬化,造田造地,一事一议工程。村级产业发展情况,高山蔬菜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410亩,高山杨梅种植规模已经达到250亩。,,李家山村行政区划,浙江省台州黄岩区富山乡李家山……[详细] |
李家山村位于灵石县南焉山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427亩,户数158户,耕地2781亩,人均年收入5000元。,,李家山村行政区划,山西省晋中灵石县翠峰镇李家山村行政区划,李家山村……[详细] |
李家山村在二00二年有原来的李家山、北足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人口539人,130户,现有党员37人。主要以农业为主,运输业、畜牧业为辅。,,李家山村行政区划,山西省晋中寿阳县平头镇李家山村行政区划,李家山村……[详细] |
李家山村村情简介 李家山村位于胡底乡南山上,海拔位置较高,距公路约1.7公里。周围与端氏镇野鹿村、板掌村,郑村镇候节村,胡底乡王圪罗村、胡底村、七坡村接壤,交通比较方便。全村共有农户136户,人口400多人,劳动力130人。有6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382亩,其中:退耕还林480亩。,,李家山村行政区划……[详细] |
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位于啧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详细] |
香炉峰位于绍兴市稽山门外,从大禹陵南有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青翠亭等数亭,可达峰顶。蜂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唐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诗句,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故南宋状元王十朋又有……[详细] |
草龙虾是在湖区疯狂繁殖的硬壳大虾,掐头去尾后再用刷子大力刷,然后加足了辣椒、朝天椒、花椒、八角、茴香、孜然、大蒜、生姜等种种调料以酒爆炒,最后还得煮透。端上桌的口味虾红通通一片,又喷香扑鼻,辣得人猛吸凉气却欲罢不能。据说草龙虾牙口奇好能啃动防洪大堤,所以长沙人怀着对害虫的仇恨,吃起来分外来……[详细] |
腌芒果 芒果肉质肥厚、甜美,有“水果之王”的美称。外地人只知品尝成熟时的甜美,殊不知芒果还有另类吃法。每年四、五月份,当芒果长到拳头大小,此时味道除了酸还是酸,却是我们眼中的美食。把青芒果皮剥了,切成长条,蘸盐和辣椒粉吃。辣椒最好是晒干的小米辣放在火上烤得干脆,碾成粉末,和盐拌在一起。青……[详细] |
灵湖古称灵绪湖,虽然面积不大,但其纤姿娇影却令人百看不厌。“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这里山、水、云娴静而优美,每当晴空万里、云淡天高之际,你站在湖堤上,从水光粼粼的倒影中,可以领略到周围山景的美色和晴日的浮烟。 灵龙宫是屹立于灵绪湖东岸的一座古建筑。这里的碧山蓝水与气宇轩昂的灵龙宫构成……[详细] |
老乐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公里处,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风吹拂松林,洞内便听到松涛轰鸣,犹如虎啸而得名)。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盘,山顶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状似蛙,故名“-泉”。山上还有宏伟的真武庙、宣坛庙、拜台宫、……[详细] |
跑马道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跑马道遗址 位于枣阳市吉河乡刘庄村北,东周、汉遗址。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东周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器形有豆、罐、钵、盆、瓮等;汉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灰陶……[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