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果 (1967~) 藏族。青海化隆人。大学文化。1985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青海果洛地委宣传部干事,果洛州文联副秘书长,青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室、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雪域》,长诗《达娃》、《藏民》、《布达拉》、《赞歌》,小说《龙驹江麦的末日》、……[详细] |
多杰才旦 (1949~) 藏族。青海化隆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青海民族中学师范班。历任黄南州河南县公社秘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南州群艺馆专职创作员,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联主席,专业作家。青海省第八届政协委员,黄南州第八届政协常委,青海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委员。1980年开始发……[详细] |
李成虎 (1964~) 笔名程宏。青海化隆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青海省财经学院财政专业,2004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1984年分配到化隆县财政局工作至今。1987年起在《经济管理》等报刊杂志发表财经类文章百篇有余,曾获省级、国家级奖。19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5……[详细] |
梅卓 (1966~) 原名宦晓梅。女。藏族。青海化隆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青海湖》杂志诗歌、散文,青海省作协副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太阳部落》、《月亮营地》,散文诗集《……[详细] |
马禄(1895年一1946年),字福山,青海省化隆县卡力岗人,回族。马禄自小参加哥老会,结识红帮哥老会首领王英,早期活跃于内蒙古绥远一带。后到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下,由传令兵至班长、排长、连长,扶摇直上,直至团长、旅长、师长等要职,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早在1935年,蒋介石得悉工农红军要北……[详细] |
才旦夏茸 藏族,1910年生,青海化隆县人。13岁被认定为青海德扎寺-,接受系统藏传佛教寺院教学。3、40年代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参加辩经和讲经活动。50年代在青海民族学院任教。1980年后,被聘为西北民族学院教授。1985年逝世。毕生致力于藏族传统文化研究,对藏传佛教文化、藏族语言和……[详细] |
马牙古拜,男,回族,1979年10月生,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村民。 马牙古拜家境贫寒,因生意失败和家人重病,背上20多万元债务。然而,他在外地打拼、经营拉面馆期间,却多次上演拾金不昧的温暖故事,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写下了当代注脚。 2013年6月,马牙古拜一家辗转多地后,……[详细] |
宦爵才郎同志生平(1929-200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青海省第七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离休干部宦爵才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0月14日……[详细] |
玛丹增同志生平(1931-200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政协第七届青海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班玛丹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4日9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班玛丹增同志,1931年6月出生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一个农民家庭。195……[详细] |
貂蝉作为我国的四大美人之一,可以说她的故事流传的极广,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还以她为原型延伸出了虚构的一个人物,并且关于貂蝉的死在历史上也是一大谜题,那么貂蝉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跟着吐客网一起来看……[详细] |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详细] |
岚峰黄花是重庆铜梁蒲吕镇的特产。 岚峰山峰峦叠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黄花种植在该镇已有400多年历史,在1984年国家商业部举办的展评会上,岚峰黄花争奇斗妍,荣登部优产品榜而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岚峰黄花更以营养丰富且有食疗价值的特点和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镇里……[详细] |
永泰柿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永泰柿饼”是永泰县传统农产品,系采用当地特产珠柿制作而成,所产的柿饼品质优异,深受市场欢迎。 永泰柿饼是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系采用当地特产珠柿制作而成,所产的柿饼品质优异,且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这种绿色、保健食品也逾来逾受到市民的青睐和……[详细] |
龙泉青瓷窑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宋元,当地的哥窑,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窑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物普查,现已于龙泉境内发现历代窑址350余处。 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市的源口古窑址为省级文物……[详细] |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