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营山县旅游

营山县旅游

南充太蓬山简介 “何处飞来海上山,两蓬高峙白云间”,位于营山县境内的太蓬山,曾为川北佛教圣地,海拔731米,方圆40余里。 太蓬山,群山环绕,有十二峰,崖高数十丈,溪壑奇秀,两蓬对峙,松木秀茂,浓荫蔽日,幽兰黄花,香满山谷。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间,即建有“太蓬寺”三重大殿,气势宏伟……[详细]
西月湖公园位于营山县城北面,是全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此园东连北坝小区,南接邓家花园(即爱国将领邓锡侯先生故居),西邻围城公路,北靠农舍村院。公园四周无工矿企业污染,园内有8个山包相连,还有两口堰塘,两处凹型深沟,水库渠道路经园内,山形地貌独特奇异,是建设公园的理想之地。  根据地理特点,公……[详细]
骆市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骆市陵园位于骆市镇,地处营渠以路线上,距营山县城十五公里。这里是杨伯恺等著名烈士的故居。全镇有二千多中热血青年在历次革命斗争中英勇献身,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骆市人民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这座闻名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占地三十多轩,……[详细]
在营山县城东边约20公里处,耸立着一座神奇秀美的大山——龙王寨。此山海拔696米,层峦叠嶂,蜿蜒起伏,松柏遮天,野草没膝,环境幽静,引人入胜。  临近山寨,举目望去,眼前顿时现出一幅奇妙的图画:龙王山寨,四面凌空,形奇貌异,活似卧龙。  进入山寨,天然巨龙更是清晰可见,整个龙身跨越营山、渠……[详细]
营山县朗池湿地公园位于营山县城北门河上游,占地300余亩,是营山县南北两河综合治理工程中打造的一大重要景观。公园以生态、亲水为特色,通过“梯级净化池塘溪流”的组合,形成阶梯式湿地。园内拥有竹林30余亩,生态优美,清新幽静,吸引了6000多只白鹭长年在这里栖息。每逢清晨与黄昏,数以千计的白鹭……[详细]
翠屏山,地处县城中心,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明时,山间松柏秀茂,翠竹森森,桃花灼灼,满目青葱,被誉为营山八景之一的翠屏耸秀。清代,山上建翠屏书院,文人雅士多居于此,攻诗画,乐琴书,教授生徒,先后培养出陈綋、陈怀玉、陈跻敬等多位举人进士。自明至清,四川巡抚方昇,知县王廷稷、张玉璘、李榕等曾留下……[详细]
营山县东升镇锁水村距县城5公里,营渠公路穿村而过,辖13个合作社,有农户535户、人口1899人、耕地1206亩,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但两年前,该村还处于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质量差,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窘况。然而,自从该村采取“政府投入为引导,业主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详细]
陡坑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营山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与渠江之间的分水脊之上。由于受地形地貌、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诸多影响,经常发生干旱。明清以来,曾遭受大旱三百余次,故有“十年九旱”之说。大旱之后,常又发生洪涝,形成旱涝交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史志》有“田土龟裂”、“禾苗枯焦”……[详细]
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营山县,总面积901.3公顷。  发展历史  四川营山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分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部分,分别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48.57%、14.86%、13……[详细]
福建特产—金定鸡,原产于福建省龙海县紫泥乡金定村,是优秀的蛋用型,因产蛋量高,蛋品质好,雏鸡大约100~115日龄开产,年产蛋量一般在265~300个,蛋重约58克左右,蛋壳以青色为主,成年公鸡体重1.7KG左右,母鸡1.65KG左右,成年鸡屠宰率:半径膛为65%,全净膛为70%。  ……[详细]
煎丸子  主料:鲜锗肉馅650克  配料:姜丝、葱丝  调料:油、食盐、酱油、白糖、味素、淀粉、料酒。  特点:煎丸子色泽金黄、颗粒均匀、不散、口味咸鲜香、口感外焦里嫩、芡汁紧而明亮。……[详细]
微山湖河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微山湖河蚌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特产。微山湖河蚌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河蚌分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为淡水育珠的优良品种。蚌壳为中药药材,还是贝雕工艺品的好原料,又是青鱼、鲤鱼疼鱼雷的重要天燃饵料,同时还可作畜、禽的饵料,亦可人食。河蚌还可用来监测重金……[详细]
邢台天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与“东大寺”的开元寺东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   天宁……[详细]
对与黄盖这个人我们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就算不知道他,也知道著名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在赤壁之战中具有很大的贡献,不过现如今提起赤壁之战大多……[详细]
【玉皇李】主要分布在聊城市西部郑家乡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据传:清朝初年,郑家乡小屯村有个叫刘传魁的贡生,曾把该种李子进贡给皇帝,故得名为“玉皇李”。  玉皇李以桃或杏作砧木嫁接李子苗而成。树形开张,树体矮小紧凑,适于密植。玉皇李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耐风沙,抗盐碱耐春寒。……[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