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潜,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年号石山农。遂宁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大学士吕大器之子。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时年22岁,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其父奔南京,吕潜奉母流寓避难。后其父病殁贵州都匀,母于江苏病故,两地相隔……[详细] |
生卒年不详。字博夫,唐兴(今四川蓬溪)人。唐末道士。隐居永康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放意林泉,长于诗什。曾作诗寄杜光庭。事迹见《竹庄诗话》卷一三引《蜀梼杌》、《蜀中名胜记》卷六。《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
庄喜泉(1878~1938),字廉夫,号如渊,附西乡人。清附生,通经史诗文。1905年寓居金堂知县家.始读政法丛书,通晓法律知识。1911年,川人争取川汉铁路股权。他被推选为蓬溪县股东代表,赴省参加大会。7月发生保路运动.此间他参加了同盟会。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四川成立军政府。张澜被任……[详细] |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详细] |
张九宗,生卒年不详,遂宁人。自幼聪颖好学,文思过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刺史乔琳建立学宫,九宗入学读书,成绩优异,深得乔琳赏识。贞元十一年(795)九宗中进士。出任戎州(今四川宜宾)刺史,注意民风,着重教化,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后历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等地)、华州(今陕西华县)、普州(……[详细] |
克幽禅师,俗姓李,“克幽”是唐代宗给他的赐号。生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祖籍陇右(今甘肃省临洮),父辈因做官到了四川,居住遂州长江县(今蓬溪县长江坝)。他幼年苦读经史,立志进入仕途。不意体弱多病,常被恶疾缠身,为了解脱痛苦,决意出家修行。病情稍好,即到成都净居寺,拜谒无相大师金和尚,请……[详细] |
邹和尚,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喜游历,足迹遍及全国。爱科学,尤重制糖技术。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到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后名通泉山、伞峰山),见那里山清水秀,遍地蔗田,乃在山上结茅而居。当时,遂宁盛产甘蔗,但制糖技术落后,只能靠曝晒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邹和尚在总结外地制糖经验……[详细] |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 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详细] |
苟祥珂(1905~1931),男,明月乡人。1921年8月考入遂宁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是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喜读鲁迅和郭沫若著作.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是声援“五卅”惨案和万县“九五”惨案斗争的组织者。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北伐军进入武昌后。遂宁形势发生……[详细] |
张问莱(1775—1838),字承祖,又字寿门、蓬樵,号旗山,四川遂宁人,名相张鹏翮之玄孙,大诗人张问陶季弟。乾隆五十六年(1791)秋,问莱与四川才女杨古雪(名继端,四川旺苍人,著有《古雪钞》、《古雪集》行世)完婚,子一人:知训。问莱官浙江侯补主簿,署嵊县典史、鄞县典史、吉安县县丞、太平……[详细] |
蒲谦益(?~?),字号不详。四川蓬溪人。元大德八年(1304)甲辰科进士第三人。 对于元科举,人们普遍认为:元仁宗皇庆三年诏定科考及其办法。正式礼部试进士科在元仁宗延皊二年。而蒲谦益,据史料记载,他中探花时是元大德甲辰科,早于元仁宗皇庆、延皊年间都有十来年,而且皇帝更迭,也经过了元武宗……[详细] |
张问安(1757—1815),字悦祖,号亥白,清代诗人,祖籍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黑柏沟两河口),清初贤相张鹏翮玄孙、大诗人张问陶(船山)之兄。 [主要著作],, [小传] 为大学士鹏翮五世孙,顾长子,问陶兄。颖异嗜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淡于……[详细] |
张问彤 [籍贯]遂宁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与问安、问陶为从兄弟。问彤少负隽才,工古文词,兼习理学。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乡试第一。嘉庆元年(1796),赴京试不第。后以荐孝廉方正,召廷试入等,补什邡教谕。日以讲学为事。晚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抚军欲留省垣以备问……[详细] |
杨兆龙 [籍贯]蓬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康熙十一年(1672)乡试解元,授涪州学正。为官廉洁持正,不为毁誉所动。出王士祯门下,其诗颇为王士祯赞赏。著有《杨兆龙诗集》行世。《四川通志》、《蓬溪县志》有传。……[详细] |
奚大壮 [籍贯]蓬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三年(1798)举人。十年(1805)进士。授湖北应山县知县,兴学育才,编查保甲,有政绩。二十二年(1817)升兴国州知州。四充湖北、云南乡试同考官,所拔多知名之士。道光元年(……[详细] |
奚继徽 [籍贯]蓬溪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少家贫,洁身自强,出则勤耕,入则勤读。“夏恒不扇,冬恒不炉,夜恒不倚床”,勤苦之状于此可知。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授直隶曲周县令。为官十余年,除积弊,轻徭役,明决善断,惠民为先。去官日,士民……[详细] |
蒋明谦,有机化学家 1910年11月10日生于四川蓬溪。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4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5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研究,重视科学现象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关系。……[详细] |
杨然 (1958~) 原名杨天福。四川蓬溪人。1996年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专业。1976年到邛崃插队。1979年至今在四川邛崃冉义中学任教。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黑土地》、《遥远的约会》、《寻找一座铜像》、《雪声》、《千年之后》、……[详细] |
洪钟 (1919~2008) 原名吕朝相。四川蓬溪人。中共党员。1937年修业于遂宁师范学校。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笔阵》等报刊副刊,1949年后历任成都文联秘书长,川西文联组联部、创研部部长兼四川大学教授,《红岩》部主任,中国民研会四川分会副主席,三套民间文学集……[详细] |
曾来德,四川省蓬溪县人。1956年生,1973年入伍,1980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讯工程专业,历任排长、通讯参谋、文化干事、秘书、副指导员。1985年,调兰州军区军人俱乐部,文化干事。1994年,调北京总后勤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创作员。2004年转入中国国家画院。 现为中国国……[详细] |
何志生 (1922.5—) 四川蓬溪人。擅长水彩画。1948年毕业于 杭州国立艺专,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高科技工艺饰品厂美术顾 问。作品《秋实》获1989年全国美展佳作奖、作品有《春江春晓》、《江南小镇》、《春 江帆影》、《春江野渡》、《嘉陵秀色》等。 出版有《何……[详细] |
张顾鉴(1721—1796),字镜千,号照斋,晚号耐舫。为大学士张鹏翮曾孙。顾鉴幼从北京曹以南学,十三岁学业大进。乾隆三年(1738年)入国子监,又四年应顺天乡试中副榜贡生,又二年考职州同知及教习。十四年(1749年)以委知县赴任河南,旋委遂平知县,协办中牟大营及道路差务。又补安阳县令。乾……[详细] |
张勤望,清代四川遂宁人,字孚嘉,号后斋,又号莲洲,张懋诚子、张问陶祖父。天资敏悟,约已嗜学。 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恩荫,补顺天粮马通判。后随祖父张鹏翮治黄河,实心办事,京察一等,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命往江南署安徽宁国府知府。会有徽宦与民讼争坟山,案积二十余年,上官以其贤能,专委勘谳……[详细] |
张懋诚(1667—1737),字孟一,号存庵,清代四川遂宁人,张鹏翮长子、张问陶曾祖。性忠直,有气节。读书时即不趋奉豪贵,惟事诸大家书籍,手口诵作不辍。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举人,出任安徽怀宁知县十年,抑豪强,处衙蠹,救穷民,爱寒士,开运河,护城池,作养斯文,文教大兴;治怀实政,民深感……[详细] |
冯楫。字济川,四川蓬溪县人。由太学登进士第。最初参学于佛眼远禅师,有所省悟。接著又参大慧杲禅师,入山中结夏安居,于是深深有所悟入。后来兼修净土法门,作《弥陀忏仪》。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西元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到云南的泸南帅兵,并在当地领导僧俗二众作系念法会,以西方净土为归。当时因为经过高……[详细] |
武陵山腹地龙山县洗车河镇的霉豆腐全国文明,麻辣可口、油而不腻的味道不知让多少人记忆犹新。而龙山县其他的地方也有霉豆腐,却远远不及洗车河霉豆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当然跟流经此地的捞车河有莫大的关系。捞车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红岩溪等地,而这条主流就是这霉豆腐闻名遐迩的关键所在。它穿……[详细] |
希灵帝国原本是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更新的一部小说,之所以让人们感到恐惧,是由于这部小说所塑造的世界观实在过于庞大了。作为一部主要讲科技的小说,在希灵帝国当中还有许多与魔法玄幻有关的内容。小说当中有很多人物……[详细] |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详细] |
司里山原名“棘梁山”,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梁山”,又名“立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我国北方一带最早“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北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晁盖等英雄首聚于此,使山又增加了一些传奇故事。此山……[详细] |
罗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市中心区14公里的水城县玉舍乡与纸厂乡交界处,景区占地面积约267公顷,其东西长2.6km,南北宽0. 8km,主要地形构造东端为啰咪期主峰,海拔2352. 8米,南北两侧为连绵鱼脊山峦,中间为宽谷溪流,形成典型的山地溪谷景观。生态资源主要有100公顷华山松、133……[详细]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慈溪民间,人们都习惯把这个节日叫做“冬红节”,而较少叫“端午节”。冬红节这一天,过去民间有许多习俗,有的至今还在流行,部分还有不少科学道理呢。一是……[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