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飞来寺位于师宗县龙庆乡豆温村东南隅的正乙(也称正一、镇邑)山中。此山在当地一山独尊,巍然矗立,高耸险峻,雄伟壮观。山中佳木蓊郁,紫竹丛林,一片葱茏,景趣盎然;盘桓在寺庙背后古木上的蔓藤,犹如玉帘垂吊,悠然晃动,美不胜收。 该寺依山势拾级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居高临……[详细] |
师宗的通玄洞,分上洞、中洞、水洞(水洞尚未对外开放)。 上洞高大宽敞,洞中有山,洞中套洞,大厅一个连着一个, 钟乳石千姿百态,多为白色和朱红色。最为典型的是“两重天”,因下层呈朱红色,上层为乳白石,故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两重天。它的顶部有一巨石,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脚印, 俗称仙人脚印。天……[详细] |
位于云南省师宗县大同、龙庆、五龙三乡镇的交界处,约50平方公里,中心地带近30平方公里,海拔2409.7米,为师宗县第一峰。这里万倾杜鹃艳惊天下,珍奇异木遍布山野,高原草甸充满异国情调,四季景-人,植被保存得较为完好。 菌子山是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最大的原生态露营地,又是中国最具北……[详细] |
云南山茶是享誉海内的名花,师宗耿家村的古树茶花“九蕊十八瓣”名贵品种则是云南山茶中的活化石,属于茶花中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所以然1996年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 耿家村,无一户姓耿,原因无法考察。村子虽小,却因树和鸟而闻名。这里古木参天,人杰地灵,属葵山镇辖……[详细] |
在壮乡五龙,蜿蜒细秀的小山峦时起时伏,簇拥着一座雄强高大的南丹山。南丹山海拔1831米,相对高度达900余米,壁立千仞,一石成山。 五龙云海潮起潮落的时候,矮小的山峰淹没在银色的雾海里,只在白浪银涛上留下南丹山尊贵的头颅。云海消逝的时候,飘来荡去的白云,又久久地亲吻着南丹山雄性的山岭,使……[详细] |
村内有独树成林,花色鲜艳,朵大如盘,九蕊十八瓣的百年古茶,阴翳蔽日;盘根错节,枝叶相连的古朴树(破角树),绿树成荫。每年春夏雨季至中秋时节,成千上万洁白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鹭鸶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聚居栖息,繁衍后代,“鹭鸶村”因此而得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
黑尔瀑布位于龙庆纯壮族村,这里民风纯朴、风景秀丽,瀑布雄、奇、壮、丽,并配以四周绿树红叶,千亩稻花,身置其境,让您能真正领略这里的大好河山。特色 这里民风纯朴、稻花飘香、景致迷人,瀑布有雄、奇、壮、丽四大特点,四周有绿树红叶映衬。……[详细] |
凤凰谷生命文化主题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生命文化主题公园凤凰谷位于师宗县凤凰山麓峡谷间。这里峭壁嶙峋、风光诡异,深谷呈现一奇特景观“生命之门”:这是一位仰卧天地间的远古丰腴女性,她将神圣的生命之源和人类繁衍孕育之仓无限热情地展现于原生寰宇间。 位于师宗县五龙壮族乡,距县城……[详细] |
窦垿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垿故居位于云南师宗县淑基村,是一幢普通的四合院。高高跷起的椽角在风中挺然傲立,除了建筑上的肃穆之外,似乎还在张扬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后人把杜诗、范记、孟诗、窦联、何书。合称“五绝”。 通往窦垿故居的台阶总共有6台34级,第一台9级台阶,被称为新……[详细] |
藏雪鸡,藏北牧区群众也称“贝母鸡”,藏语译音为“公莫”。藏雪鸡体形大小与家鸡相似,重鸡3斤以上,雌雄羽色相同。头和颈呈褐灰色;翅膀有一大块白斑;上体棕色;丁体白色;前额胸部各有较暗色的环带。由于它们经常活动在裸岩和碎石地带,因此脚垫生的厚而坚硬。 藏雪鸡经常5至7只或十几只成群一起,到……[详细] |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详细] |
北方的冬季是漫长的,涞源从头年十一月中旬进入冬季,直到来年四月下旬树木才吐出新芽,寒冷的冬天长达五个多月。过去在没有温室大棚的情况下,冬天吃上新鲜蔬菜是不可能的。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冬日,成了并不富裕的山区群众严峻的问题。在环境的逼迫下,涞源的老百姓便发明了用腌制储藏蔬菜的做法。涞源的腌菜既不……[详细] |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详细] |
丰都名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172千米。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丰都即隶属巴国,曾作过国都。秦汉时为枳县地。东汉永元二年(90年),因城东有平都山,改名平都县。隋代取长江中“丰稳坝”首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称“丰都”。 丰都名山 名山古刹多达27座。……[详细] |
灰湾子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灰湾子岩画位于肃北县石包城乡泉脑村东北8公里。面积37平方米。分6组人物、动物图形34幅,有鹿、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凿点成线和单线条阴刻构成画面。岩画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古代民族文化有重要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