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天 (1943~) 笔名李一夫。苗族。海南琼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党政专业。历任琼中县立第二小学校长,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科员及州委-部副科长,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副州长。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198……[详细] |
王成富(1956~1979),黎族,松涛乡毛合村人。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大。196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黎母山中学。在校期间,喜欢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中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被群众选为贫协组长兼民兵排长。19……[详细] |
陈日光(1883~1946) 陈日光,苗族,广东琼中(今海南省)人。从小随父上山垦荒、狩猎,并跟村人学念道教经书。由于攻读刻苦,成为村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受到苗民的拥戴。 民国2年(1913),在一次狩猎中遇到山熊,他手持尖刀,与山熊搏斗并将它击退,自此名震苗山。民国6年到加积镇美国传……[详细] |
王国兴(1894~1975) 王国兴,黎族,广东白沙(今海南省琼中县)人。父为红毛峒峒长,在五指山区有威望。30年代时,国民党当局在黎族地区设立“抚黎专员公署”,对黎族人民实施经济剥削的政策。其父被扣上“抗丁抗税”的罪名,关押狱中3年之久,历尽折磨赎回家中几天就去世,母哀伤过度,未几亦病……[详细] |
陈斯德(1910~1989),苗族,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南茂村人。12岁随父陈日光迁居吊罗山牙防村。1928年参加太平乡苏维埃赤卫队。乡苏维埃政权被敌破坏后,同父亲一起在吊罗山坚持斗争。1944年春,奉父命下山寻找对日本军队作战负伤人员,并护送上山养伤。同年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详细] |
王玉锦(1910~1970),黎族,红毛乡牙寨村(曾属白沙县,今属琼中县)人。从小跟随父母务农。 1933年他和一批黎族青年被国民党骗去广州当兵,因不甘忍受国民党的欺侮,几经周折,于1935年8月从广州回到海南。1923年和1937年,他的父亲和弟弟先后被国民党红毛乡政府抓去,他被迫变卖……[详细] |
王玉进(1911~1973),原名王朗波,黎族,黎母山镇茅桥村人。家境贫穷,1939年投奔革命,在澄迈县美合村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卜壳枪班班长,1945年升任琼崖纵队四支队二大队中队长。指挥作战很有谋略。一次,他带领两个小队在南渡江上游阻击来犯的国民党澄迈县游……[详细] |
王正成(1915~1979),又名王佬龙,黎族,红毛镇毛西村人。兄弟五人,王正成排行第四。家穷,12岁外出打工糊口,干过农活,当过木工、砖瓦工。1943年参加王国兴领导的“白沙起义”。起义前夜,王国兴等首领被国民党白保乐三县联络所所长李有美扣押。群众组织敢死队营救,王正成勇当队长,手持匕首……[详细] |
王泽义(1916~1943),又名王正义,黎族,红毛镇什建蒙村人。兄弟姐妹6人,排行第二。全家靠种4亩水田过活,度日艰难。他10岁下地劳动,15岁进私塾读书。两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务农。 1941年夏,他跟随王高定等到儋县一带给人看风水混饭吃,以减轻家里负担。在那里,他耳闻有一支……[详细] |
赵哲忠(1924~1976),原名赵宏钦,苗族,中平镇南茂村人。自幼聪明好学,口齿伶俐,能写一手好字。1940年小学毕业后辍学务农。1943年,家人在“中平惨案”中被国民党杀害。他孤身飘零,靠挖山薯过活。1948年初参加革命,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师,县委秘书,副科长、副县长、……[详细] |
吴定忠(1921~1986),汉族,定安县雷鸣乡竹罗坡村人。少年时读过两年小学。日军侵琼后,他目睹父老乡亲遭残杀,毅然投奔抗日队伍,被编入琼崖民众抗日自卫队东定机干中队当战士。常和战友一起埋地雷,设陷阱打击日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派到新民县(今屯昌县)枫木乡开展工作。……[详细] |
王德进(1927~1983),黎族,红岛乡石陆坪村人。兄弟6人,排行老大。少年时读过两年书,粗通文墨。12岁会编竹器、作木工。长大后善渔猎,喜唱戏、弹琴、打球、练武术。1946年参加保乡队,积极站岗放哨和清算地主恶霸的剥削罪行。1947年报名参加琼崖纵队。入伍时,因能写会说,被县长留下当文……[详细] |
李有美(1908~1951),汉族,湾岭镇岭门圩人。其父李天发拥有田地200多亩,水牛近100头,大山两座,杂货铺1间。 1928年,李有美高小毕业,随堂兄往南京国民党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回岭门圩任商会头目。为人奸诈阴险,多次勾结反动民团追捕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与红军对抗。1932年……[详细] |
王启轩(1909~?),黎族,红毛镇牙寒村人。家庭富有,其父王成顺任过国民党乡长。王启轩读过小学,1934年随陈汉光到过广州,当过国民党兵。1943年任国民党红毛乡副乡长。是年8月,王国兴发动群众准备起义,王启轩被裹挟参加,起义前夜,国民党白保乐三县联络所所长李有美诱捕王国兴等起义首领,王……[详细] |
王仲琳(1892~1955),黎族,红岛乡白岭村人。家有良田3000多亩,山岭两座,方圆80华里,牛600多头。九代不扛犁耙,全靠盘剥过活。清同治十年(1871),他的祖母出殡,从家门至墓穴,全程15公里,白米铺路,布篷蔽日。下葬时以两名童男童女陪葬,穷奢极恶仿效帝王家。 1927年,王……[详细] |
王越丰(1930—1999.7)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黎族。中共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国37年(194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琼崖公学、琼崖黎族苗族自治区干部学校、武汉中南民族学院、广东工交干部学校、广东省委党校学习……[详细] |
王学萍,男,黎族,1938年4月生,海南琼中人,1953年9月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暨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个人简历1953年9月后任共青团广东省白沙县委组织部干事、学校工作部副部长。1958年8月后先在暨南大学工农预科……[详细] |
刘爱兰,女,黎族,1952年7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退休职工。 刘爱兰是一位尽孝的女儿,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姑母。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把身患残疾的侄儿陈良培养成了特奥运动员,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奖牌,为国增光。 陈良是刘爱兰……[详细] |
苏金兰,女,黎族,1962年2月生,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居委会居民。 一提起苏金兰,乡里乡亲都对她赞不绝口,因为她用自己智慧和坚强毅力,把多年残疾的儿子培育成为一名世界特奥冠军。 苏金兰的儿子邢诒招和女儿邢诒玲均属4级残疾。邢诒招因小时候生病后遗症导致智力低下,后又因被……[详细] |
杨震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震墓及家族成员的墓葬群在华阴县公庄(今改属潼关县辖区)村北。据《雍胜略》载:"关西夫子墓即汉杨震墓也。在华阴县东公庄村官道北。"《贾志》载:"县东吊桥铺北城内左右共七冢。明万历初,兵使蔡可教建享堂,拓地三十四亩。堂圮。"王学谟《蔡兵使修汉太尉茔记》述:"华阴……[详细] |
司里山原名“棘梁山”,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梁山”,又名“立良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山虽不大,但它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我国北方一带最早“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北宋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晁盖等英雄首聚于此,使山又增加了一些传奇故事。此山……[详细] |
定陶烈士陵园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定陶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座落在县城西关菏商与定张公路临界处,总占地面积30亩。是省级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近年来,定陶县逐年加大对陵园资金……[详细] |
人的一生有三次最重要的仪式:第一次呱呱落地,第二次是成家立业,第三次是撒手人寰。葬礼是否用心是对已逝之人的尊重。葬礼这些传统随着村里老一辈渐逝,也许会慢慢被淡忘。对于客家人来说,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详细] |
南丰蜜桔一身皆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功效效,可供作为菜品的部位较多。在地方历久不衰的餐饮文化中,经过不断地研制、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丰“全桔宴”。 品尝地址:观必上乐园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部 自驾游客路线:济广高速公路南丰出口——环城南路——昌厦公路(南丰方……[详细] |
产地:中国江苏靖江。奖项:1981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并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 奖。 历史:猪肉脯源于新加坡,1928年传入我国广东,1936年传到靖江。当时,广东汕头有3位商 人,听说靖江猪源丰富,便带人千里迢迢来这里创办起“三友”美味食品厂。猪肉脯的销 售点……[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