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民 (1930~2011.4.11) 原名史智敏,笔名绿藜、欧福德。河南潢川人。民盟成员。1949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中南总分社、长江日报社、湖北农民报社及湖北日报社记者、、记者组长、文艺组长。1978年后历任湖北省鄂城钢厂工会干部,鄂州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委员,市作协副……[详细] |
凌行正 (1930~) 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河南省立潢川高中。后志愿入伍,历任某军政治部宣传队创作员,《志愿军一日》部,成都军区政治部文化科创作员、科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小说戏剧组组长、副社长,《昆仑》主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解放军文艺》主编,编审。中国出版工……[详细] |
王梅定 (1925~1995) 原名王梅汀、王一沫。河南潢州人。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文工团创作组组长,军区文化部创作员、,云南省文联创作员、,红河州文联及个旧市文联副主席、秘书长,《个旧文艺》主编。中国作协云南分会理事、省文联委员。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
贾侠飞(1886~1913.8),名贾英,祖籍河南省潢川县,生于北京。 贾侠飞在高等警校求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贾在河南省城开封发表演说,宣传革命,抨击时政,被称为革命党中的激进分子。后任国民党河南支部总务主任。 1912年6月,贾与姐夫胡抢一、朋友陈芷屏等在开封创办《自……[详细] |
吴士功(?~1762年),字惟亮,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历任郎中、御史、道员、湖北按察使。乾隆二十二年(1757),迁陕西布政使,护巡抚。他向朝廷上疏说:宜君、榆林、府谷、神木、靖边、葭州(今佳县)、怀远(今陕西横山县)诸州县先旱后涝,百姓缺……[详细] |
陈忠义(1914-1949) 1914年生人,河南省璜川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供给部部长,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独立团战士,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通信队长、连长、处长等职,1949年1月病故天津,时年36岁,陈忠义烈士遗骨安放在北仓烈士陵……[详细] |
胡廷干(1841年-1906年),字鼎臣,湖北光州直隶州潢川县(今河南省潢川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同治十三年,登进士;光绪十二年,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光绪十三年,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次年,任户部广东司郎中。光绪十七年,任福建汀州府知府。光绪二十二年,改福建福州府知府。光绪二十四……[详细] |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详细] |
李新国,1913年出生,河南省潢川县传店乡凉水井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新国历任红四方面军班长、排长、总部参谋兼测绘股长、大队政委、骑兵师作战科长。 (二) 抗日战争时期,李新国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营长、教导大……[详细] |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详细] |
永清观音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观音禅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战事毁于辽金时代,明初再建,于明清战事又毁,到乾隆盛世重修,直奉战争又毁,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 重建于2007年秋,于2011年秋竣工,兹定于2011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十八上午九时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即佛像开……[详细] |
美国第三任总统的名字为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生于1743年,终于1826年,享年83岁。杰斐逊不仅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同时还涉猎科学领域和教育领域,其所提出的与法律与教育有关的思想……[详细] |
魁蚶俗称大毛哈、赤贝、学贝,是一种大型及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近年来,岚山魁蚶人工养殖发展迅猛,成为我区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 魁蚶壳呈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稍不相等,壳顶膨胀突出,放射肋宽,平滑无明显结节。栖息环境多在3-50米水深的软泥或泥砂质海底,用坚韧的足丝附着在泥沙中的随……[详细] |
武功龙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王庙位于武功镇东约500米漆水东岸边。清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陈尔弗在武功镇东郭漆水东岸创建漆水“龙神祠”,有正殿三间,门房三间,南北廊房各一间。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秦州进士张世英合邑中故有魁星、忠孝、节义、苏武、张载、康海与龙神为一祠而祭之……[详细] |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