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沟摩崖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8公里的香山山腰。是河南省西部发现的唯一一处石雕造像。雕凿于唐宋之际。造像分别镌刻在南北两块自然巨石上。北石高约3.10米,宽约3.30米,南石高约2.60米,宽约2.70米。总计雕像32龛138躯,最高1.4米,最低0.2米。主要有……[详细] |
博望坡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 123年)封……[详细] |
八里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夏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1994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发掘队对八里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平方米,清理灰坑14座。出土遗物中的陶器有夹砂灰陶、黑陶、红褐陶及泥质陶,一些陶片上还发现有刻划符号或文字,制法为轮制、手制。器形有大口尊、……[详细] |
方城县楚长城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关于楚方城就是楚长城的记载,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汉书·地理志》上说:"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为了防御列国侵略,在方城山修筑长城……[详细] |
方城普严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普严禅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座落于距县城东南21公里的大乘山下,因千年来该寺作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经说法的道场,故又以佛教名山,称大主山为大乘山。 座落于大乘山中的普严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详细] |
方城文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方城县裕州文庙,位于城关镇和平街第一小学院内,座北向南,1963年确立为县保,1986年确立为省保。 文庙始建时间无考,据《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建,明清两代虽多次维修,建筑群仍比较完整。文革期间拆除文庙部分建筑,后又因年久失修,再次损……[详细] |
大张庄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张庄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大张庄村与翟庄村之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地表可见少量石料、陶片及残存灰坑等。1980年,南阳市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一件石磨棒与一件罕见的石镰,陶器中发现一……[详细] |
看点:海口钟楼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已成为海口的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 介绍:如今的海口钟楼是1987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依照旧钟楼原貌拨款改建。建成后成为海口一大景致,命名为“古钟新声”。 钟楼位于海口市区北部长堤路海口儿……[详细] |
潘原故城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潘原故城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西南1.1公里。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墙全部坍塌,仅存北墙一段,长18米,基宽6.4米,残高1--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夯窝呈圆形,断面有较多陶片。城址内有……[详细] |
古铜冠雉是一种南美洲特有的冠雉鸟,它们的体型相比大部分的雉鸟更大,和不少冠雉鸟都有着很多相同的特点,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它的喉咙下长有一块鲜红色的肉垂,一眼就能吸引到人的注意力,那么古铜冠雉到底长什么样……[详细] |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详细] |
原由北碚、合川三汇坝传入中和制作豆花技术。中和镇的豆花店,县内外驰名。用石磨磨黄豆成豆浆,用纱布过滤,将豆浆倒入大锅煮沸,除去泡沫,将石膏磨成水,用饭勺均匀点滴入豆浆锅,灶里用文火,即成一锅豆花,舀豆花盛于碗,另用瓷碟装调料:红辣椒油、芝麻香油、青椒豆瓣、姜蒜泥、盐、芥末、葱花、熟芝麻。农……[详细] |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