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淅川旅游

淅川旅游

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14分,东经111度1分。距淅川县城75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丹江穿境而过。  荆紫关镇形成于……[详细]
淅川香严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淅川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淅川香严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内,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淅川香严寺始建于唐朝,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详细]
荆紫关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城西北44公里荆紫关镇。该镇西傍丹江,东依猴山,居豫、鄂、陕三省接壤地带,位置险要,临着丹江航道重要码头,是商业要地、军事关口。  古镇依丹江东岸走势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间清代建筑风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详细]
坐禅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丹江水库西岸、香严寺东北方1公里的秀山密林里,有一处神秘的山水峡谷——坐禅谷,因唐朝慧忠国师常带领弟子在此-参禅而得名。她东依象鼻山,西靠青龙山,谷长40余里,两山夹峙,山势险峻,五步一景,十步一潭,泉水淙淙流,飞瀑如云泻,奇石迷人眼,林深似绿海,秀色天……[详细]
淅川八仙洞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八仙洞位于丹江小三峡附近的东岸,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大而神秘,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一洞一景,石笋如林,钟乳倒挂,姿态万千,栩栩如生,使人如临仙境。相传八仙曾在此修行,洞内有聚仙厅、蓬莱阁、瑶琳仙境等景观。  最诱人的是洞中的钟乳石。那些千姿百态、亦真……[详细]
淅川法海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淅川法海寺又名乍客寺、俗称大寺。位于淅川县荆关镇磨沟村、伏牛山余脉乍客山半腰间。地势力以莲花高台,自然风景优美,过去人们概括其特点为"窄而秀,危而丽"。   现存古建筑8座,均为清代所建。法海寺连同平浪宫、玉皇阁、 山陕会馆、万寿宫等组成的荆紫关镇内古香古色的……[详细]
古镇中保存了大量的明清老建筑,逛逛古街和老建筑,品味下历史。  古镇位于三省交界地,你可以在这里一脚踏入三个省份。  景点介绍  荆紫关古镇,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右岸,因为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古镇有“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荆紫关”的称号。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唐代,兴……[详细]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淅川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5226.4公顷,将基本功能区分别设置于南北两园,形成功能互补、特征鲜明的“一园两区”格局。其中,南园位于丹江口库区主水面,功能以保育、恢复为主。北园位于内陆河口与大型水库交接处,以科普宣教、合理利用为主。湿地公……[详细]
天池山风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15公里处,海拔171米,面积60公顷,与姑苏名山天平山、灵岩山一脉相连,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因半山有池,逾数十丈,横浸山腹,而得名天池山。天池山是吴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境幽”、“池美”、“泉甘”、“石奇”、“佛灵”五绝著称,被誉为“吴中第一峰”、“吴中第一净地”……[详细]
有人说:“鹿邑美酒琼浆,喝上一盅三日香。”这句话并不夸张,鹿邑酒不但象琼浆玉露,酣醇味美,而且还窖香芳浓,绵甜纯正。只要喝上一口,就余香绕喉,三日不散。但是,人们只知道鹿邑酒特别好喝,并不知道其中的奥……[详细]
杂菇煲  蘑菇中含有多种矿物质,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丰富,食用纤维多,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预防肝脏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并能促进儿童体力和智力发育。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有些资料介绍,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说经常食用……[详细]
泰山中溪发源于黄岘岭,伴着盘道左右活泼流动,哗啦啦的水声调节着登山人的心情,在王母池畔恋恋不舍流出泰山。其中在斗母宫东侧的一段山溪,流淌在黑色的河床之上,黑色的岩石便是泰山独有的辉绿玢岩,即著名的桶状结构地质景观。  瀑布之水溅起,造成白花花的水练,白色瀑流游走在黑色山涧,势欲飞动,舞姿翩……[详细]
2014年8月3日,北京,有着千年历史的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村燕城古街改造后重新开街。目前,100余家商铺正式对外招商。燕城古街看到,两旁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错落有致,一些由草木搭建的凉棚里还挂着干玉米、存放着石磨,古街的左侧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据了解,为了增加果品数量,古街还种植……[详细]
西霞口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1、文献记录: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荣成县志中,就对成山头沿海海参生产情况有着记载。在《荣成市志》、《烟台水产志》、《山东水产志中》记载更加详细。荣成市志记载“海族,荣最称盛,虽老渔莫能尽识。……其色黑,而身多软刺者,曰参,食品最重”,“荣……[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