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康 (1937~) 笔名马丁。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1986年就读于《诗刊》全国青年诗歌函授班,1989年又就读于《人民文学》作家班。1955年应征入伍,历任南京军区某部教导员,洛阳市邮电局电报科长、人事科长、宣传科长、文史科长。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详细] |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详细] |
灵川提子品种有温克、美人指、红提、黄提、金星无核、金手指、黑香蕉等,其中以温克、美人指和红提为主。提子果脆个大,酸甜适口,耐贮运。提子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转化为热量,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成熟期分早、中、晚,最早七月上旬,最迟到国庆。……[详细] |
钟鼓楼座落在东边古龙标山普明寺内,为国际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熙宁中(公元1071年),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毁于兵火,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重建,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铸钟于楼。钟鼓楼为三重檐方亭尖顶木结构,占地200平方米,高14米,有旋梯可上,各层有矮栏,四面开敞……[详细] |
姜薯的吃法很多,有速食法、混制法、磨制法等。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配料烧肉吃,可甜可咸,薯块香松。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做成姜薯丸,香脆滑润。……[详细] |
古田杉洋——闽东最大的自然村,古称蓝田,虽然古朴不起眼,可这里的余、李、彭三大姓氏从中原南迁,到此定居的历史都在千年以上。 南宋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南移,赋予杉洋良好的机遇。南宋理学家朱熹避“伪学”之祸,潜踪杉洋,在蓝田书院讲学,给这里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此这里崇学之风蔚然,“先贤过化……[详细] |
明代宰相徐达从宫中带回秘方,三菇炖鸭,口味可口,营养丰富。原料:樱桃谷鸭、花菇、蒜头、珍菇、冬瓜、药包、姜、盐、味精、胡椒粉。制作方法:1、将鸭肉解冻,切块,用盐腌制3个小时,2、将腌好的鸭块洗净去水,沥水晒干。3、将三菇泡软切片,鸭汤上笼蒸熟。4、将鸭块加姜、调料放入沙锅中炖熟。5、将熟……[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