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王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业王遗址位于中牟县南部偏东的沙丘地带。遗址区内遗迹、遗物丰富。1978年发现,1984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沿续时代从史前直到商周。 文化层厚度1.5米,遗址区内遗迹、遗物丰富。在地表就散布有大量陶器、石器残片及动物骨骼。在距地表一米处,曾出土有石……[详细] |
校氏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校氏墓地,位于中牟雁鸣湖镇东漳村南约2000米处的校氏墓群,由A、B二处墓区组成,A 区:南北长115米,北部东西宽47米,南部东西宽37米,面积4830平方米。现存墓冢数处,明代嘉靖年间校先觉及清代乾隆年间校秀书墓碑各一通,保存完整;B区:位于A 区西南……[详细] |
大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寨遗址位于中牟县南部,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区为一突起圆形高台地,高出周围地面1~3米,文化层厚度1.6米。南面寨墙被平整土地破坏,东、西、北面寨墙保存基本完好,寨墙高出墙外地面0.8~4.8米,高出墙内地面0.2~1.5米,寨墙土层中夹杂有大量……[详细] |
老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寨遗址位于中牟县城西南八岗村东北200米的台地上,西北部临近古河道,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达1.3米,遗址区内发现有墓葬、灰坑、房址等遗存及石器、陶器、骨器、动物骨骼等遗物。遗址原为一高台,上有土寨,平整土地中大部毁掉,……[详细] |
老张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张庄遗址位于中牟县九龙镇老张庄村北200米,东西长45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3.5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及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和素面等,可辨器形有豆、罐、鬲等遗物。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研究西周时期的文化……[详细] |
康熙临米芾诗碑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康熙临米芾诗碑碑文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五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在西暖阁考翰林时临米芾的五言诗,赠给翰林冉觐祖,冉觐祖四年后命人刻石纪念。原立于鲁庙村鲁公庙理学祠,1964年春移藏于刘集乡大冉庄冉纪成家里。 碑长1.89米,宽0.61米,厚0.……[详细] |
中牟王庄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庄遗址位于中牟县刘集乡王庄东北500米,西临万三路,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800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盆、鼎和罐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聚落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详细] |
前赵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赵遗址位于姚家乡前赵村东南1000米处,东西长380米,南北宽505米,遗址西临公路,北部为沙岗,采集有灰陶和褐陶片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陶盆、直领罐等。根据采集保本分析,该遗址为商代文化遗存,对研究商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详细] |
十里头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里头遗址位于姚家乡十里头村东南400米处,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120000平方米。东临沙岗,中部有一条生产路南北向穿过。调查时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绳纹,可辨器形有罐和鬲。2009年6月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详细] |
大庄东南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庄东南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大庄村东南500米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20000平方米。调查时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片,纹饰有绳纹、方格纹和篮纹,可辨器形有深腹罐。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06年首次发现,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详细] |
前杨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杨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前杨村南100米一南北向高岗上。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30-150米,面积约37000平方米,西临万三路,北临生产路。断面可见大量红烧土块,调查时采集有素面泥质灰陶片和红陶片,可辨器形有盆和罐。根据采集标本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详细] |
前杨东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杨东遗址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前杨村东700米处,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0000平方米。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纹,可辨器形有盆、豆和罐。根据采集标本分析,该遗址为战国时期文化遗存,对研究东周时期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
中牟南寺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寺遗址位于中牟县白沙镇南寺村,遗址区分布范围东西长约140m,南北宽约100m,遗址区中心区域为高岗,四周为林地。遗址区遗迹遗物较为丰富,中部取土区发现有灰坑及大量残陶片。有灰陶、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型有陶瓮、陶鬲、陶罐等器物。 ……[详细] |
中牟老火车站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牟老火车站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原陇海铁路线东侧,为侵华日军于1944年所建,坐东向西,南北长16.25米,东西宽9.8米,红瓦,砖砌,西墙上方刻有“中牟站”三字。其北25米同时建有一座双层0,长宽均为6米。1959年10月,西迁1.5公里建新站……[详细] |
玄帝庙碑刻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贺岗玄帝庙碑刻位于中牟县大孟镇贺岗村玄帝庙前,占地约100平方米,计有石碑15通,竖置,阳面向南,碑文记载了玄帝庙始建、重修之事。其中14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一通残损。立于明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由中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07年首……[详细] |
梁惠王墓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梁惠王墓位于中牟县官渡镇韩庄村西南500米处,该墓南北长98米,东西宽65米。墓冢高出地面4米,俗称“老虎谷堆”。北距陇海铁路50米,西距310国道—东湖渡假村公路60米。清 乾隆十五年《中牟县志》云:“梁惠王墓在县东30里韩庄西南一里处,周围二亩,高一丈……[详细] |
业王野岗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业王野岗遗址位于黄店镇业王村西南100米处的南北向高岗上,该遗址为商代聚落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50米,面积210000平方米,南临家族墓,东距黄店-冯堂公路200米。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碗、豆、盆……[详细] |
中牟赵家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赵家村西600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区内遗迹、遗物较丰富,在梯田的断壁上可见到文化层分布,地表散落有大量的遗物,地表发现有泥质和夹砂灰陶及夹砂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弦纹等,可辨……[详细] |
皛店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皛店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皛店村西北,西、南临公路,北临沙岗。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5万平方米。在遗址地表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盆、鬲、罐等。该遗址是一处商代的聚落遗址。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焦城古城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焦城遗址位于黄店镇八里村,呈方形,原城墙周长共计1580米,地面部分城墙现存长610米,宽2-5米,高1-5米,,夯土层厚0.15米,夯窝清晰;西临生产路,南临小清河,中部有一条村际公路东西向穿过。“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详细] |
东纸坊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纸坊遗址位于中牟县张庄镇东纸坊村东南,西北临丈八沟,南北长200-570米,东西宽279-690米,面积2379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豆、鬲和罐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商代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详细] |
圈后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圈后遗址位于中牟县黄店镇圈后村南,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和圆圈纹等,可辨器形有罐、豆和鬲等遗物。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研究商代时期的文化具有一定价值。 ……[详细] |
后段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后段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后段村西北300米,南距小清河50-100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500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盆、鬲和罐等遗物。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厚,对……[详细] |
苏家遗址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家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官庙乡苏家村西南400米,西距中三路500米,东临生产路,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200000平方米。在遗址地表采集有泥质、夹砂灰陶片和红陶片,纹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型有豆、鼎和罐等遗物。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堆积较……[详细] |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详细] |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详细] |
黄油大家很熟悉了,在很多餐食糕点的制作中都会用到黄油。不过现如今市场上的黄油品牌不一,售卖的黄油也有区别,有天然黄油,也有人造黄油。人造的黄油肯定不如天然黄油要好,那么人造黄油对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吗?一……[详细] |
拾葚异器是指把桑葚捡起来放在不同的工具里面。拾葚异器被收录在《二十四孝》当中,本意是记录蔡顺孝顺其母亲的孝行。蔡顺是汉代人,因为家里贫困,没有钱吃山珍海味,甚至连吃普通的粮食果腹都很难。因此蔡顺不得已……[详细] |
樊川小肚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的特色美食。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小肚的主料是精肉与板膘,配料为豆腐皮与淀粉,调料有姜、葱、酒、糖、盐和香料。得用陈年老卤汤煨,煨时把握火候,才能入味,成为香味扑鼻的蒲包肉。 樊川小肚可溯至清代早期,距今约有300余年之久。相传,樊川古镇上有一位名叫陆高……[详细] |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