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襄半夏介绍

襄半夏介绍

襄半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襄半夏  药用植物,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  半……[详细]
莱芜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莱芜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特别是大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详细]
侯氏社火脸谱是山东省的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被誉为济南一绝。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社为“土地之神”,火为“红火热闹之意”,社火是指古代民间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详细]
粘面又称粘面糕。把粘糜子碾成面粉,制做时,根据食量所需。先将一半面粉倒入开水锅中,用擀面杖搅熟后,舀出放在案上,再将剩余的一半面粉掺入,搓揉均匀后,撕成小拳头大的疙瘩,用大火在锅内蒸六个小时左右,俗称“发酵”。发至有甜味时,端出放于案上,搓揉成圆柱形,俗称面糕。切成圆薄坨片,用油炸或油锅烫……[详细]
明嘉靖五年(1526年),由学道许宗鲁、知府杨表创建。此后多次迁移,。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于今址。祠内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记》。所祠祀的对象主要为有功于书院的人士。初创时,共祀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珙、陈钢、杨茂远等六人。后凡有功于书院者,皆供祀于此。   景点位置  湖南省长沙……[详细]
伙爬岭战斗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35年5月22日,国民党浙江保安团一个中队从五里牌出发进犯峰文乡。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率领省委特务队在伙爬岭设伏,居高临下,歼敌一个尖兵分队,余敌溃逃。伙爬岭战斗是在红军挺进师主力不在泰顺的情况下,由刘英亲自指挥的一次利用有利地形,以少胜多的……[详细]
明永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