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南,周巷镇人,1924年7月31日出生于南京,父亲是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他的整个童年都随着父亲工作的频繁变动而举家飘零。抗日的烽火激励他立志奋发图强。1943年,他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入浙江大学农艺系。1947年毕业后,在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杂粮特作系任职。 吴光南早年从事大豆的育种工作……[详细] |
明圣宫坐落在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西绣岭,背靠烽火古台,西望长安,巍然屹立。宫内主奉谢映登仙祖。谢仙祖,名谢科,字映登,乃东晋大将军谢玄第十代玄孙。祖籍阳下(今河南太康县),生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归真于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后其父谢惠举家迁入陕西临潼。时际隋末,炀帝失德,战乱……[详细] |
樟村是江西玉山县的一个山区集镇,板灯是该镇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从正月十二祭祀开始,到正月十六烧灯结束,用以预祝当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形成时间已无从考证,一代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 板灯就是……[详细] |
黄家大屋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大屋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九嶷山村,此为湘南地区具有瑶族风格的民居建筑群。 清咸丰二年(1852)由裁缝黄知保修建,1950年土地改革中分给农民居住,至今绝大部分房屋保存完好。大屋长方形,坐西南朝东北,中进房屋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式……[详细] |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怒族妇女穿麻布做成的右衽短装,……[详细] |
塌了盖陶窑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塌了盖陶窑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五批 1999.2.26 地址:通榆县团结乡塌了盖屯 年代:明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通榆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塌了盖陶窑址位于塌了盖屯北1000米远的第三道岗上,中部和东部为居住址,西部为烧窑场所。……[详细] |
据史学家考证,传统糟鱼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鄱阳湖口与长江交汇地区,故称"湖口糟鱼"。湖口糟鱼,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湖口糟鱼有着悠……[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