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海曙区人物

海曙区人物

张邦奇(1484—1544),字秀卿、常甫,号甬川,鄞县布政张家潭村(今属古林镇)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参与修《孝宗实录》。刘瑾专权,不趋附。正德十年(1515)任湖广提学副使,修建明山、岳麓、崇正书院。后历官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南京国子监祭……[详细]
丰坊(约1494—?),字存礼,又字存叔、人翁,晚更名道生,别号南禺外史,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海曙区)人。丰熙子。少警敏好学,喜书法。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乡试第一(解元),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次年随其父偕廷臣谏“大礼仪”事(反对立嘉靖帝之父为太上皇),受廷杖,出为南……[详细]
赵林士(1876—1925),名家艺,以字行,原籍慈溪,清咸丰间迁宁波(今海曙区)。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攻读经济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曾资助革命。三十一年回国,适宁波教育会成立,被推为评议员。与陈训正等筹创宁波师范学堂,一度主其事。借倡导新教育之机,联络志士同仁秘密从事……[详细]
闻渊(1480-1563),字静中,号石塘,人称“闻太师”。生而颖异,品质性格十分端重。六岁能诵读诗文,八九岁体貌不凡,丰伟秀拔。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授职礼部主事。正德初年,改刑部广东司员外郎。他善于治理监狱,性情亢直,面对权臣当道毫不畏惧,曾经竭力痛陈刘瑾的罪状。正德十六年(1……[详细]
张琴(1875—1939)字峄桐,今鄞州区黄古林人,自号留叟,清贡生,历任郡中各中学教职。城墙拆除后,他觉得必能在旧城城迹有史迹可寻,于是经常来往于南门至灵桥门一带寻找,果然不出他所料,几次寻找,陆续发现了带有“永和”、“隆和”铭文的古砖。  张琴发现这些古砖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兴奋之余便……[详细]
厉国香(1914-2003)名瑞兰,字墨华,号国香,以号行。1914年出生于古林镇厉江岸村,七岁时就在自家三合院前的私塾里上学读书。厉国香从小天资聪颖,1932年被送到县立女中读书,开始自习书画,先后师从张大千、赵叔孺、顾坤伯、李健、李肖白、唐云、陈秋草等名家学习诗书回。1938年迁居上海……[详细]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详细]
周晋镳,男,1847年出生,字金箴,慈城鼎新街周御史房人,首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参与创办四明商业银行,1927年去世。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从祖,四任上海总商会总理,首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是“宁波帮”举足轻重的人物。  弃仕从商前,周晋镳曾任江西广昌县知县、南昌县知县。1……[详细]
宿松地处吴头楚尾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文化,断丝弦锣鼓就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追溯断丝弦锣鼓的渊源,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明朝初期在宿松县民间<尤其是在许岭、程集、凉亭、佐坝等地)甚为……[详细]
无花果属桑科,因花小,藏于花托内,又名隐花果。无花果原产于西亚,唐代前后传入我国史籍称“阿驿”维吾尔语称“安吉尔”。无花果含有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有滋补、润肠、开胃、催乳等作用。它在塔里木盆地大量栽培,以阿图什种植最多,年产果子二百多亩。其时果甘甜多汁,味芳香,堪兴岭南……[详细]
艾青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艾青纪念馆坐落在金华市婺江东路238号。  为了纪念艾青,金华市于1998年10月建成了艾青纪念馆并实行对外开放,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全面展示艾青生平与事迹,艾青建树与业绩的场馆。  艾青纪念馆新馆于2015年2月26日(正月初八)正式开放。新馆总建筑面积……[详细]
桃溪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桃溪流域水利风景区汇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态景观、工程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环境舒适宜人,形成了“一轴、双核、三带、三极、多点”桃溪流域景观游览体验格局。  沿溪景区芳草如茵,绿树阴翳,空气清新,宛如一个……[详细]
我们一般所见到的雄伟大桥横跨河流或者海峡,连接两个城市,其长度和跨度都是让人惊叹不已的,然而世界上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桥梁,渴望之桥便是其中的一个。  渴望之桥坐落于英国伦敦柯芬园,与其说它是一个桥,不如说它是一个连廊,因为它连接了皇家芭蕾舞学院与皇家歌剧院。渴望之桥是一座人行桥,由英国威尔……[详细]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