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雨山区旅游

雨山区旅游

介绍 朱然陈列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0路车可以抵达。    朱然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详细]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机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详细]
采石矶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它东起锁溪河,西达大江,界定面积约80公顷,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天然公园。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历来又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李白曾多次登临吟咏,……[详细]
采石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它东起锁溪河,西达大江,界定面积约80公顷,是一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天然公园。绝壁临江,水湍石奇,历来又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详细]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采石山。称作翠螺山,乃明清以后的事,山体俊秀,绝壁临江,江中遥望,“似翠螺浮于水面”,由是被称之为翠螺山。  翠螺山的形成可追溯到2亿2千5百万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那时长江下游广大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球的演变,地壳由于内引力和外引力的左右女冠发生剧烈变化,大部地方……[详细]
马鞍山节庆广场建设内容主要是堤防加固2.5公里,河道治理1.2公里,道路1.9公里,采西桥、采东桥、公共广场和园林绿化,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估算总投资约7亿元。其中湖西南路长700米,宽50米,采西桥长200米,宽46米,概算投资5000多万元;湖东南路长900米,宽60米,采东桥长100……[详细]
林散之(1898至1989年),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江苏江浦。建国初,林散之当选安徽省第一届人民大会代表,曾任江浦县(时属安徽,现改名为浦口区)农田委员会副主任、江浦县副县长。六十年代初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详细]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素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  三元洞得名有二: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众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而得名三元洞。  另有民间传说,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详细]
万竹坞以竹类为主体,以竹文化为旨归,结合亭、廊、榭、桥等建筑小品,经营有年而最终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这片清幽世界里,生有十三属一百多种奇珍异竹,策杖万竹坞青石小径,清风拂面,绿影婆娑,不禁使人想起竹的虚心劲节,奇姿孤操。  万竹坞内有粉墙黛瓦的圆梦园,古朴典雅的梦溪联袂等胜迹。……[详细]
朱然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然墓园,位于市区南部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详细]
采石风景区沿江栈道凌空飞架于临江的悬崖峭壁之间,南起三元洞,北至蜗牛尾,全长约800余米,依山就势,起伏蜿蜒。沿途设有铁索桥、拱桥、穿山隧洞、观景台、休息广场等景点。游人穿行于沿江栈道,仰观绝壁、俯察江流,探奇怀古,思飘天地之外。交  通  位于采石矶风景区内,火车站乘游1路公交车前往。 ……[详细]
佳山原名家山,位于雨山湖东,高百余米,与雨山遥遥想望。相传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则是他的妹妹。这一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年轻人,不顾父母亲反对,毅然相爱,却遭杀身之祸。他们的真情撼天动地,天神将他们化为两座山。人们说,两山间的湖水是他们的泪水化成。  山顶曾有一寺,抗战期间被日本人烧毁。后由南……[详细]
诗仙太白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旧志载,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因记载过简,不得其……[详细]
马鞍山三台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20世纪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O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  登临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三台阁已成为采石砚风景区乃……[详细]
古称仙弃山。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海拔270米,石山古老秀劲,形如马鞍而得名。在晨雾中似腾空奔马,有“天马腾空”之称。现已辟为马鞍山公园,对游客开放,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详细]
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5月,2012年扩建改陈。目前新馆近邻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烟墩山遗址公园的历史文脉,实现了文化的聚集效应,为马鞍山旅游观光增添新的亮点。  新馆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落成开馆,一期展览面……[详细]
姚家寨生态园是由马鞍山市姚家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生态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三联村内(马向路马鞍山市林场旁),规划占地面积560多亩辐射面积1000亩。园区整体布局以生态农业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同时园区内将建设康复疗养中心、休闲木屋、高档桑拿会所、跑马场、农家乐……[详细]
马鞍山石山公园地处雨山区,公交3路车石山公园站下车,前行不远,岔路口旁见一处花坛小广场,内有三个工人劳作的塑像,穿过花坛登阶而上,走上一条环形步道,步道旁有几处立柱,上面放有矿石,立柱上写有小段的科普介绍,步道走完一圈也就十几分钟,仍后,就结束了。途中看到二处孤立的凉亭,四周长满了杂草,此……[详细]
马鞍山市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鞍山市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开发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近万件。博物馆新馆建成于2008年底,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积3000平方米,基本陈列《马鞍山历史文化展》分为吴头楚尾、六朝遗韵……[详细]
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展示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鞍山市城乡规划展示馆成立于2003年,2011年3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是一座展示马鞍山综合市情及未来规划的地方详规性展示馆。规划展示馆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4400平方米,分为三层,一层展示城市综合内容,主要设城市足迹、……[详细]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省邹县西北约1公里的铁山和岗山一带。  这一带分布有密集的北周时期的摩崖石刻,虽历经14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字迹仍很清晰,保存完好。  铁山摩崖石刻位于铁山之阳的一块斜坡为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长66.……[详细]
墨江竹笋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特产。墨江竹笋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  竹笋是墨江较有名的土特产之一,尤其是甜笋更是美味佳肴,据清《普洱府志》载:“甜笋,味清香而甜,为甜竹之嫩者”,产治城附近及德化乡。质洁白纯细,箨毛少,味颇鲜美。用苦竹笋加工成的笋干也是墨江的特产,供销部门每年收购……[详细]
秀山油茶    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油茶--秀山创富之钥    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秀山油茶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广,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本县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详细]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成都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豆腐是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详细]
大金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金佛寺  大金佛寺座落在黑湾河寨沙佛教文化苑内。距梵净山山门2公里。其弥勒殿金碧辉煌,内供一尊金玉弥勒佛像。  其天冠金玉弥勒,为世界最大金玉弥勒菩萨像,高5米,由佛光、金身、千叶宝莲、木雕须弥底座四个部分组成。金玉弥勒菩萨结善跏跌坐姿(弥勒菩萨唯有坐姿)端坐……[详细]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