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 又名鸡头子。为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果实可食用,也作药用。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为健脾益肾佳品。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详细] |
在安徽婺源地区,每逢中秋节,有“堆宝塔”的传统习俗。这是少年儿童们玩的一种有趣的游戏。这一天,孩子们用砖和瓦,堆成七层宝塔开头上小下大,中间全空。塔砌成后,前面挂起彩色帐幔,有的还悬挂匾额和对联,以及……[详细] |
叠溪地震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叠溪地震遗址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公里,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河,面积22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叠溪汉为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详细] |
在恩施的部分土家族地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要“赶毛狗子”,这种风俗在建始县景阳镇尤为盛行,且延续至今。所谓“赶毛狗子”,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人们用树枝、茅草、竹子、松香等物,搭成一个圆锥形的毛狗……[详细] |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详细] |
泽雅镇周岙村,每年正月十三闹“挑灯”,村民们扎制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三角的、四方的、六棱的、八面的,有鱼状的、飞艇式、头状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村民的心灵手巧。该日,家家有客,户户摆酒。晚上信号一……[详细] |
黄水药用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水药用植物园位于黄水镇与大风堡景区之间,距场镇约2.5公里,景区内有忆贤大道、英华广场、中药材标本 陈列馆、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科研生产区、良苦精华区、丹草集粹区、霜林野趣区和景观林带,种植草本、木本、藤本、水生、湿生药用植物500个品种,陈列中……[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