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九仙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攀登刺激冒险的天梯,欣赏日出、云海、雾松三绝,感受登山观景的乐趣。 景点介绍 九仙山位于福建著名瓷都德化,山被火山岩覆盖,岩体大部分都裸露,气势很是壮观。山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黄山松,千姿百态,其中以螺旋松、莲台楹最令人称奇。野生红豆杉在山中也……[详细] |
德化石牛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牛山位于德化县东部,主峰海拔1781米,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传说与太上老君骑青牛在此显化有关; 该山是个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的火山塌陷盆地,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构成丰富多姿、奇妙无穷的岩石山洞。加上人们赋予种种的神话传说,使这一自然景观增添了……[详细] |
屈斗宫古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斗宫窑址系宋元时代的窑址,因当地村民为纪念南坡小路边的“奎斗宫”而得名,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53年为华东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等再次对该窑进行调查。此后中央、省、地、县等有关单位又多次复……[详细] |
德化岱仙瀑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德化县东部的水口和南埕两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风景区以水口和南埕两镇的溪流为主线,将岱仙湖休闲区(涌口水库)、岱仙瀑观光区、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等四个区域贯穿成“一水带四区”的景观组合。 岱仙湖休闲区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中……[详细] |
千年樟树王 千年樟树王,位于福建省德化县美湖乡小湖村旁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为全国樟树王之一。一九八三年九月,经省林业厅测量,树高二十八点零一米,胸围十六点七四米,冠幅东西三十0八米,南北三十九点九五米。至今依然是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被当地人称之为“神树”。 相传唐代有两位避乱的秀才,……[详细] |
陶瓷街 陶瓷街,在瓷都德化,有一条飘着浓郁“瓷香”的特色街道,那就是位于龙鹏街的陶瓷街,这也是瓷都德化的窗口形象。该街汇集着德化县陶瓷精品,游客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纵览瓷都陶瓷精粹,陶瓷玩家亦可在此随心所欲鉴赏各商家的品牌产品。 各种产品琳琅满目,涉及日用陶瓷、传统雕塑工艺瓷、西洋工艺瓷、……[详细] |
龙门滩水库 龙门滩水库景区由龙门滩引水枢纽工程──人工湖和龙门峡谷组成,这个泉州市重点水利工程,如今成了德化县新近开发的水上乐园。轻盈盈的云,绿油油的树,不时嬉戏着碧粼粼的水,直看得人心头发痒,恨不得跃入水中,与碧波绿水亲近亲近,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是龙门滩水库区的灵魂,盈盈绿水如筋脉……[详细] |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 福建省委机关革命遗址,位于水口镇昆坂村,1943年,在-顽固派大肆“围剿”革0据地时,为隐蔽积蓄力量,0福建省委从闽北转移到闽中,同年12月,闽中工委书记林大蕃及游击队20多人来到毛厝……[详细] |
桃仙溪 “闽中第一漂”桃仙溪竹筏漂流,行程近7公里,历时约1个半小时。桃仙溪竹筏漂流,起源于南埕镇塔兜村,往东流入大樟溪,最后汇合进入闽江,沿溪两侧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有众多的古树群,亚热带藤本植物,还有温泉。两岸的主要景点有天然小岛、情人树、古树群、五仙听雷、石狮潭、天平城古城址、……[详细] |
永嘉寨位于赤水镇西南部,双髻山南麓,海拔l106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永加村许岱二、许岱八联合易姓倡建,用于抗拒倭寇入侵和躲避匪乱。该寨石砌而成,规模宏大,寨墙内高平均2米多,外高平均2.5米,寨基宽3米多,东面长72米,南面长45米,西面长50.5米,北面长55米,建就不等边四……[详细] |
梁山好汉据水泊替天行道,名扬天下;德化县桂阳乡有座太平寨,也曾显赫一时。太平寨是现存历史最古老、占地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且还有人居住的古寨。 太平寨座落在离德化县城68公里的桂阳乡桂阳村1048米高的睡仙山上,明洪武元年(1368年)兴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十七年(15……[详细] |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巍然屹立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距镇址后房街约一箭之遥,北枕大兴山之险,西南望天马山之雄,南以大云溪为襟带,东扼五德公路咽喉,系乡人、邑庠生、大富户郑展枢(公元1679—1758年)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端月所鼎建。堡民系硕杰郑氏族人,多从事农业和陶瓷业……[详细] |
据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很多和尚在九仙山鹫岭边筑寨练武,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把和尚居住的山寨称为“和尚寨”,把寨西侧的一片沼泽地称作“和尚寨坂”。据《铭山周氏族谱》的有关记载,“和尚寨”和“和尚寨坂”的地名明代前就出现了。而今“和尚寨坂”已筑为池。 和尚寨就在林木茂密的鹫岭(九仙岭)边水池左……[详细] |
天花寨,在杨梅乡西乾村村部的后山。这座山高峻挺拔,山颠状似花,因山峰巅高人云霄,人们把它称为天花峰,这是这座山最早的名称。后来当地人在那山颠中心的小土墩上建一仙亭,供奉神仙,人们遂把这座山称为“天花亭”。民国元年(1911年),苏亿义军在天花亭建立大本营。同时鸠工兴建寨堡。该寨墙沿着山巅边……[详细] |
碗坪仑窑址坐落在德化县城以西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钵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两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仑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朝初年的古窑遗址。 碗坪仑宋窑包含有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的堆积。 北宋产品有碗、盘、粉盒、……[详细] |
洞上陶艺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洞上陶艺村,位于世界瓷都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距离城区2公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统龙窑柴烧和手工制作保护示范基地,当代艺术创作、交流、展示等艺术文化活动的文创基地,以及国内外美术院校师生和陶艺爱好者的培训实践基地和众创空间,先后被授予……[详细] |
国宝云龙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宝云龙谷,距离城关十几公里左右,是在泉州,或者到德化旅游的避暑地之一。主要景点比较富有农家特色,有樱花岛,连心岛,梨花岛,酒老翁生态探险区等。 景区按“一带四区”布局,即峡谷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总面积5000亩。……[详细] |
南埕村位于德化县东部,距德化城关33公里,坐落于天平城(苏十万抗元遗址)下,桃仙溪与芹溪交汇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桃仙溪从村中穿行而过。泉州市惟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的11万亩森林资源中有7……[详细] |
德化陶瓷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 一、冬时制: 上午:8 : 00—11 : 00 下午:14 : 30—17 : 00 二、夏时……[详细] |
岱仙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德化县东部的水口和南埕两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风景区以水口和南埕两镇的溪流为主线,将岱仙湖休闲区(涌口水库)、岱仙瀑观光区、漂流探险区和温泉度假区等四个区域贯穿成“一水带四区”的景观组合。“四区”紧密连接,资源互补,是集湖静……[详细] |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脉,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南的石牛山麓,与永泰、仙游交界昆坂村,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偏僻村落,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详细] |
南麂山列岛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由52个岛屿组成,海洋风光秀丽,生态保持良好,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南麂列岛是旅游、避暑、度假、疗养和尝海鲜、玩海水的胜地。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沙海滩,海水清澈透明,能见度达5米以上;……[详细] |
眼明泉位于眼明泉公园内。此泉一组五孔,盛水期泉流量每秒0.5立方米,附近有宏伟壮观的眼明泉大桥。 据民间传说,此泉水冬温夏凉,寒冬不结冰,雪花落之泉即溶称之为“仙泉”。附近居民用泉洗脸,少年不近视,老者不花眼,故有“眼明泉”之美誉。 信息来源:章丘市人民政府网……[详细] |
【玉皇李】主要分布在聊城市西部郑家乡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据传:清朝初年,郑家乡小屯村有个叫刘传魁的贡生,曾把该种李子进贡给皇帝,故得名为“玉皇李”。 玉皇李以桃或杏作砧木嫁接李子苗而成。树形开张,树体矮小紧凑,适于密植。玉皇李适应性强,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耐风沙,抗盐碱耐春寒。……[详细] |
榫卯结构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现在还有一些城市保存着使用榫卯结构的古建筑,但是我们现在的建筑和家具已经很少使用榫卯结构了。那么为什么榫卯结构现在很少被使用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详细] |
邢台天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与“东大寺”的开元寺东西相望,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是绝无仅有的。 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 天宁……[详细] |
制作工艺:此饼采用农家纯天然小米经过经过多道工序,先蒸后炸,精制而成.小米本具有补中益气,润肠道,利消化的功效,在制作过程中,因加入牛奶,白糖等多种营养原料,更是提高了本产品的营养价值!小米酥饼以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入口即化的特点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