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闽侯县人物

闽侯县人物

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  张震寰祖籍福建省闽侯县,出生于北京,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1939年入伍。历任苏皖特委宣传部长,八路军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旅政治部主任,野战军团长、师政治委员,中央马列学院科长、处长,总参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秘书长、副主任等职。  张……[详细]
洪深(1920~1984年),艺名洪细妹,闽侯县荆溪镇洽浦村人。10岁进入福州“赛天然”戏班,先习青衣,再学武生,后改学须生。先后师从著名闽剧花旦黄铭卿、闽剧名演员张水官。洪深苦练瓦罐吊嗓法,练就洪亮、悠扬的“金嗓子”,在演唱中善于博采众长,注重声、字、情和高、中、低音的和谐运用,创造出新……[详细]
方纲(1913~1981年),闽侯县人,生于北京。民国22年(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民国26年毕业后,进协和医学院细菌免疫学系进修两年。抗日战争爆发,辗转西南,在昆明、贵阳、重庆等地任助教、讲师、检验室主任、细菌研究室主任等职。民国31年,赴印度哈夫金研究所专攻鼠疫研究。民国3……[详细]
林修灏(1908~1991年),字发浩,闽县(今闽侯县)尚干镇人,林元铨长子,生于马尾。民国9年(1920年),入英华书院,后随父赴上海,就读于震旦大学预科博物科。在族伯林森资助下,赴欧洲留学。先入比利时鲁汶大学,后转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医科,后改学药学。民国26年,暑期回国养病,恰逢上海……[详细]
周子和(1874-1926),字永宽,福州南屹镇芝田村人,号郇人山道者。清末民初福州虎拳的代表人物,日本上地流空手道的师祖。  周子和从小嗜武,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先后拜鹤拳名师郑友度、虎拳宗师李昭北为师,习练鹤拳、虎拳及十八般武艺。后周父得知有柯细悌者身怀绝技,遂请到家中,让周子和再拜柯……[详细]
林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福州“鼎日有”肉松创始人。  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只身到福州谋生,林鼎鼎先是在光禄坊一家菜馆学艺,后又到光禄坊刘步溪刘府当家厨  刘步溪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林鼎鼎感激刘府对自己的器重,决心努力工作,让刘府……[详细]
游天洋(1900~1922年),福建省闽侯人,是中国共产党洛阳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是民国10年(1921年)陇海铁路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民国7年(1918年)游天洋在北京读书,后转到唐山交通大学学习。民国8年(1919年)毕业后到粤汉铁路武昌鲇鱼套车站任站长。年底,同进步学生易礼容一起……[详细]
陈向明(1921—1989),女,原名陈寿萱,又名陈子英、陈黎洲,福建闽侯人。1939年5月,在上海启秀女中读书时加入共产党。启秀女中毕业后,先后任上海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1945年10月,担任中共上海大学区委委员。1947年10月29日,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详细]
陈籙(1877-1939)  近代外交家。字任先,号止室。福建闽侯人。光绪未年法科进士。1891年进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入武昌自强学堂,1901年毕业后留校任法文教师。后赴德、法等国留学。1907年获法学士学位,后归国。历任法部制勘司主事,翰林院编修、外务部考工司郎等。1912年任中华民国……[详细]
王有龄(?-1862)  清朝大臣。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字雪轩。曾以捐纳为浙江盐大使,后升知县,在慈溪 (今浙江省慈溪县)、鄞(今宁波市)、定海(位舟山群岛)、仁和(今杭州市)等县任职,继擢同知。1855年(文宗咸丰五年)授杭州知府,次年署盐运使,并署按察使等职。1857年,为江苏按察……[详细]
何凌登(1915-1950)  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闽候县。1938年参加革命队伍。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九军军部参谋。  同年10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21日午夜,在入朝行军途中,突遭敌机低空扫射,何凌登同志牺牲在指挥车中,时年35……[详细]
林镜桐(1928-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人。早年辍学,到福州一家商店学当徒。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回乡务农,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南屿镇第一届团支部组织委员,并担任南屿镇公所文书。1951年10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详细]
杨胜(1933-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晓岐村人。少年时代到漳州当理发学徒,1949年10月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土改运动,1950年1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任三岐乡民兵副队长。1951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在新兵训练中表现突出,曾受嘉奖。随后在第2……[详细]
宋明贵(1929-1952),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江口村人。1947年8月参加革命,为闽中游击队队员,1949年初编入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了解放福州的战斗,随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第354团,时任二营六连班长,1950年……[详细]
林良能(1931-1953),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乡岐尾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三师担架队战士。1953年在朝鲜“三八”线谈判区执行任务时间失踪。1962年3月闽侯县人民政府追认林良能为革命烈士。……[详细]
郑依松(1930-1951),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西山村人。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战士。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参加解放福州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编入第三野战军第26军77师230团,任三营七-士。1950年11月随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在点头中失踪。1……[详细]
谢友楼(1920-1950),福建省闽侯县鸿尾乡南元村人。1920年2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于1950年11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第179团,任副排长。1950年12月30日在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斗中牺牲……[详细]
刘朝绅(1920-1948年),乳名亦松,化名刘淑平,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幼年随父辗转江苏芜湖、广西桂林、厦门等地,1929年回福州。在英华中学读书期间因日寇觊觎闽海,于1938年夏随校迁往顺昌县洋口镇,在参加战时民众教育时接受革命思想,于1939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参加抗日救……[详细]
张章淦(1921―1948),福建省闽侯县南通乡廷宅村人。1921年3月出生,1944年10月参加革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南区区委干事,福长林(福州、长乐、林森即闽侯)县委委员兼南通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创建南通游击区的斗争。1947年春调到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工……[详细]
许圣和(1922-1945),福建省闽侯县人。1938年2月在安徽参加新四军,随即进军部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电台报务员。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0年起,先后担任军部机动电台、苏中军区电台分队长、第四纵队电台队长,新四军一师一旅电台台长。1945年3……[详细]
林秋桂(1922-1947),福建省闽侯县尚干(今祥谦)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24旅70团干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2旅34团(1949年5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5师163团)干部。1947年8月随所在部队南渡黄河,参加……[详细]
林坡(1927-1949),又名如心,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老胡,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林坡的父母均为中共地下党员,林坡从童年开始就受到革命教育与熏陶。1945年还是高中学生的林坡就投身革命,194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同年底调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闽侯)中心县委开展农民运动。……[详细]
陈应东(1893.10―1951),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乡后屿村。1893年10月出生,1945年7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干部。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受到审查,此后重病不起。1951年7月在家中病故。1956年党中央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获得平反,福建省……[详细]
林依堂(1916-1948),福建省闽侯县尚干乡(今祥谦乡)人。1916年12月出生于贫苦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开创闽中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斗争和反“清剿”作战。1948年10月25日在尚干五虎山五鼎岩与敌军战斗中被捕,经……[详细]
林毛牙(1908-194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8年5月,福长林游击支队在闽侯青口阻截敌军运送物资的车队,林毛牙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详细]
林依细俤(1916-194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作战。1948年5月,福长林游击支队在闽侯青口阻截敌军运送物资的车队,林依细俤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详细]
黄依喜(1900-1949),福建省闽侯县祥谦乡辅翼村人。1900年1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作战。1949年3月国民党军保安团偷袭大义乡休整的游……[详细]
李依目(1921-1949),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傅竹村人。1921年3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中游击支队班长,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福长林(福清、长乐、林森即今闽侯)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作战。1949年7月在傅竹山后白马园反围捕的战斗中牺……[详细]
中原影视城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樊河村东北角,郑州江南春温泉度假酒店北100米的邙山深处的一个小山坳里,因其规模宏大被省领导视为中原影视城建设的第一大工程,与焦作影视城、黄河滩影视基地、鸡公山影视基地相比较,位居中原影视城之首。  中原影视城共投入3000万元,一砖一瓦地建成的。该影视……[详细]
唐玉门关  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往西域的伊吾大道(今安西通哈密一道)畅通。玉门关由敦煌东迁至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双塔堡一带)。这里截山横卧,山势险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东临绿州,西接荒漠,俨然铁关雄视。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玉门关就设在这里。这处千古名关的关城淹没在碧波荡漾的双塔水库……[详细]
裴度墓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裴度墓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东南,现存墓冢高8米,周长约200米。墓前旧时立有石羊、石马、石人诸石刻。1985年在东张寨发现裴适墓志石一方,可知其子裴适也葬于同一墓域。裴度(765~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考中……[详细]
铜梁桂花博览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部桂花博览园坐落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六赢山下,依铜梁区千年古刹计都寺背山而建,位于铜梁区南城街道,与铜梁区河东村生态枇杷园、六赢山“万亩枳壳基地”相连,与“重庆市十小景”之一的巴岳山相望,与铜梁区休闲胜地中华龙温泉度假区毗邻。  西部桂花博览园是政府……[详细]
灵湖古称灵绪湖,虽然面积不大,但其纤姿娇影却令人百看不厌。“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这里山、水、云娴静而优美,每当晴空万里、云淡天高之际,你站在湖堤上,从水光粼粼的倒影中,可以领略到周围山景的美色和晴日的浮烟。  灵龙宫是屹立于灵绪湖东岸的一座古建筑。这里的碧山蓝水与气宇轩昂的灵龙宫构成……[详细]
产品名称:金沙泉  产品产地:浙江省湖州市。  产品特性: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爽,口感浓郁。  产品成分:低钠、低矿化度、含锶、偏硅酸重碳酸钙型天然矿泉水。偏硅酸。  产品功效: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祛疲劳。  产品简介:金沙泉在顾渚山下,是通过国家级鉴定……[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