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白(875-958),字有道。永丰镇人,唐乾宁二年(895)进士,是广丰第一个进士,授校书郎,后知时局不可为,便退隐乡里,在今广丰中学院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尝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当时“四大诗人”,为四方学者所推崇。自古而今,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王贞……[详细] |
张叔夜(1065-1127),字嵇种。祖籍河南开封,后徙居铜钹山镇家潭村塔底地方。初荫授兰州录事参军。宋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历官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右司员外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出知海州(连云港)。宣和三年(1121),宋江攻海州时,设兵伏击,败降宋江,加直学……[详细] |
俞鸿儒, 气体动力学家。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国内首先开展激波管研究,建成高性能激波风洞和配套的瞬……[详细] |
王慧骐 (1954~) 笔名晓山。江西广丰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扬州市纺织厂职工,江都县团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局局长,《江苏青年》杂志副总。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飞向明天》、《茧花花》,儿童小说集《比比谁的心灵美……[详细] |
祝方明 (1921~1990) 笔名许紫、夏雪。江西广丰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历任信江支队政治委员,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部第一副主任,《江西教育》杂志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百花洲》杂志主编。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详细] |
吴俊发(1927.1—)江西广丰人,著名版画艺术家、美术家、美术凭论家吴俊发,原名翁元法,笔名草原、柳村、珂林。毕业于正则艺专。1943年开始从事木刻创作活动;1945年被聘为中国木合艺运通讯员,1946年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7年为《正报》主编《诗与木刻》、《九月》等副刊。作品参加……[详细] |
原军事学院训练部顾问。 蒋润观同志是江西广丰县人,1938年入伍,同年入党。曾历任学员、干事、副政指、特派员、股长、科长、县委副书记、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县委书记、师长、军政治部主任、高等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总政保卫部长、福建省军区政委、军事学院副教育长等职。他是第五届全国……[详细] |
汤日新(1897~1951),字又斋,江西省广丰县大南乡人。民国16年(1927),上海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由恽代英介绍考入广州中央学术学院深造,并考取县长,分派浙江省民政厅学习。因成绩优良,经厅长朱家骅推荐,17年出任绍兴县长,连任至22年。在绍兴任职期间,清廉自守,重视地方公益事……[详细] |
陈德柱,男,汉族,1933年7月生,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沙田镇坞垄村村民。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陈德柱为村民借款担保总额超过30万元。不料因债主无力偿还,他从“担保人”变成了“债务人”,他坚持拾荒还债,被村民们誉为“诚信老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陈德柱凭借祖传的酿酒手艺,在本地开……[详细] |
宿松地处吴头楚尾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文化,断丝弦锣鼓就是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追溯断丝弦锣鼓的渊源,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明朝初期在宿松县民间<尤其是在许岭、程集、凉亭、佐坝等地)甚为……[详细] |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详细] |
千层饼,先将白面加水调揉好,擀成薄页,把食油、香油、葱末、鸡蛋、盐末、味精等配料按比例调好抹于面页上,然后将面页卷起盘成圆形再擀,如此重复若干次数,做出的千层饼才具有“千层”的特色。另外,千层饼下锅烙时火不可太猛,否则会“焦而不柔”。食之特点是层多且薄,柔而不韧,香中带鲜,油而不腻。……[详细]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详细] |
虞城县张集乡小乔集村,以种植莲藕而远近闻名,素有藕乡之称,以村中黑龙潭所产最佳。乔藕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明代乔藕多次进贡被列为贡品,素有“惠楼山药砀山梨,乔集莲藕香万里”的美誉。 此藕的特点是: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脆而无渣。内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详细] |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详细] |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2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