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贾理》是一部文化内涵十分厚重而又濒临失传的苗族古代经典,在贵州省黔东南等地世代口头流传。它集苗族古代文学、史学、哲学、法学、语言学、民俗学、自然科学、巫学等于一身,被誉为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圣经”和“法典”,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苗族贾理》的雏形产生于苗族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其早期版本随着苗族先人大迁徙到贵州,散布在今丹寨、麻江、凯里、雷山、黄平等县市,大概在清雍正时期形成了各地流传至今的版本。
在苗语中,“贾”具有“讲、说、论、辩”等含义。《苗族贾理》即通过对一个个故事、事件具体而平实的叙述,寓褒贬于其中,让人们领悟苗族最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树立评判功罪是非与美丑善恶的依据和准则,从而构建了一套基本准则,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乾隆皇帝在张广泗关于贵州六厅“苗疆事宜”的奏折曾这样批道:“苗民风俗与内地百姓迥别,嗣后苗众一切自相争讼之事,俱照苗例,不必绳以官法。”这里所说的“苗例”,就是苗族的“贾理”,足见其重要影响。
《苗族贾理》作为一部口传经典,有固定的、传统的篇章框架,分为“支”(苗语直译,相当于汉语的部、篇)、“串”或“朵”(苗语直译,相当于汉语的章、节)。过去的大贾师(精通《苗族贾理》的人)都能诵唱这些传统的篇章。《苗族贾理》的精妙还在于它朴实的语句中往往隐含着哲理,例如说到人与自然时的“共生才繁荣,共存才美好”,说到个人修养时的“弹墨线才造成屋,懂贾理才做成人”,说到要宽容别人时的“气生气有消,水涨水有落”,说到婚姻伦理时的“勿牧两条牛,勿敲两个鼓,勿吃两箩粑”等,无不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苗族贾理》是口头传承,有办班传授、家庭传承和拜师学习三种,传授的仪式庄严而特别。
《苗族贾理》是口头传承,具体的传承形式主要有办班传授、家庭传承和拜师学习三种。但无论是哪一种传承形式,在开始时都要有一个仪式。传统的传授时间一般选在苗历虎月或兔月(农历正月或二月)的月初至十五期间举行,祈望像月亮由缺至圆、逐夜更明亮那样,愈学心思愈明、懂理愈多。另外规定传授地点须在室内,女性不参加传授学习。
传授的仪式庄严而特别。开授时要选择吉日举行敬祭定拉神仪式。定拉是苗族传统观念中万物万业万艺之神,传说《苗族贾理》是定拉等神首创的。仪式开始前,要给每人制备一套1尺2寸长的竹签,称为“贾签”或“理片”,然后以酒、米、公鸭(有的地方用公鸡)等敬神后,即可开授。贾师以一领众随的方法逐句教唱。在学习中,每人面前放着那套“贾签”,每唱一句就拿起一支,唱完一句就放下一支,如此反复循环。室中备有米酒,供学习过程中饮用。在当代,各地传承习俗的细节也有所差异。
在苗族人的观念中,习得《苗族贾理》的人要有公益心,乐于义务服务群众,除了可吃一餐饭或收受一点儿传统小礼物外,不能再要什么报酬。人们常听到因懂《苗族贾理》而留下名声的,却从未听到因懂《苗族贾理》为民众服务而发财的。
丹寨县五一村解放初曾有十多位贾师,如今仅有一人稍懂且后继无人。
据悉,如今结构完整的《苗族贾理》主要流传于丹寨县境内。清末至解放初期,全县境内学习、传授、应用《苗族贾理》的风气仍相当浓厚,人们以懂得贾理、遵从贾理为荣,其传承风气一直延续至今。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