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正月初三民俗 曲蓬唱戏

韦茹子2023-04-28

客家正月初三民俗 曲蓬唱戏

年初三是客家人新年忌讳的第一个“凶日”,客家俗谚云:“初三、十三、二十三,天上落金冇人贪。”因此客家人这天多不外出走亲戚、拜年,而呆在家里、围屋内或尽情吃喝,或娱乐玩耍,或弹琴唱曲,年味依然淳厚而喜庆。

欢乐的锣鼓声、嘹亮的笛音、喧闹的唢呐不时地从围屋里传出,客家老少和美地齐集在祠堂里、禾坪上,演奏客家八音、牌子锣鼓,模仿着、表演着采茶戏段,又或者对唱山歌,你诙谐,我抒情,风格各异,纷呈不断。这一天,最值得展示的客家民俗,当属闽西宁化客家的“曲蓬唱戏”。该民俗在赣南石城也有同样表现,侧面映证了赣南、闽西均为客家发祥地。

“曲蓬”又称作“曲篷”或“曲棚”,原本是闽西宁化客家专门用以交流客家民间曲艺的会所,一般建在戏台、戏楼的两侧或者后面,平时当“曲蓬”,演戏时则作为后台、化妆室、休息室。在宁化乡村,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座戏台,有的已经非常古老,而有的则刚刚新建不久。湖村镇下埠村古戏台坐落在同样古老的五通庙旁,架木结构,台上顶棚绘有龙凤、麒麟等彩画,后台是化妆室或“曲蓬”。据村中长老言,这戏台是明代所建,已经风流了五百年。

年初三宁化、石城等地民间的“曲蓬”里,客家曲艺爱好者、表演者三三两两聚集一起,自拉,自弹,自唱,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曲蓬唱戏”民俗保存得最完美的,正是客家祖地的宁化石壁。

“曲蓬唱戏”的演唱形式主要是客语说唱,说唱内容多是客家化的祁剧折子、采茶戏曲牌、客家传统山歌剧、客家“棚头”以及客家“打嘴鼓”。

“祁剧”本是湖南永州祁阳县的地方剧种,现在湖南祁剧早已改良变化了,而广泛流传于赣南、闽西的客家祁剧,却依然保存着古风古韵,被戏曲专家称为祁剧活化石。一种外来的文化模式,能在千里之处的异地他乡生根发芽,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足见客家文化的包容性可谓强大。湖南祁阳自古“俗尚弦歌”,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谚语。发源于祁阳的祁剧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流传到全国许多地区。

宁化方田乡大罗村池氏祠堂的墙壁上,至今保存着当年写下的字迹:“乾隆丙辰年(1736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祁剧到此演出。”这是祁剧到宁化演出现存的最早纪录。据说城郊乡的下巫坊,每年春、秋两季唱会戏,专请祁剧班。距离下巫坊5里远的李畲村,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戏迷“进宝佬”,只要有演戏,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来听戏。听得多了,他也会哼唱几段,有时还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地表演,他最熟悉的戏是《牡丹对药》。每次看戏,他总是坐在最靠近戏台的侧面,只要鼓板一响,他就知道是什么人出场了,琴声一起,他就知道唱的是什么戏文。有一次,戏班演《穆柯寨》,扮焦赞的演员上场了,念白时便胡乱编造:“巫坊做戏苔冬仓,祠堂门前搭瓠棚;大的摘来挖瓠勺,小的摘来熬菜汤。”这是讽刺东家的伙食办得差,但是台下的观众都没听懂,却被“进宝佬”听出来了。戏一演完,他便向戏班抗议,叫班主赔礼道歉。这种广泛的群众基础,使祁剧一度在宁化的舞台出尽了风头。

现在,宁化客家的“曲蓬”也简化了。祁剧爱好者每逢亲友、乡邻大办婚宴喜事,则既不上台也不化妆,三三五五围坐在一张圆几或方桌,便即兴式进行说唱,为喜庆人家增添欢乐与热闹。一台完整的“曲蓬”,乐器方面少不了锣、鼓、钹,还有二胡、唢呐、月琴,加上只唱戏者,往往得有六、七人以上,才可以整出戏、整个段子分角色演唱下来。“曲蓬”实际就是一个松散的戏班,忙时农耕,闲时唱戏,一派安乐祥和的客家农耕社会千百年地传承下来,并继续传承下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