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尼汝藏族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尼汝藏族饮食经历了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用火烤煮的熟食阶段和制作精细的烹饪阶段。不管是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还是制作精细的烹饪阶段,尼汝藏族饮食与尼汝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具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饮食特点。
所谓的饮食,包括食物和饮料两大部分。尼汝藏族饮食也是如此,少不了食物和饮料两大部分。
从饮食习俗的形成看,在尼汝饮食中至今遗留着生食、熟食和烹饪等三个阶段的饮食习俗。生食是一种古老的饮食习俗,在尼汝如今也有这一古老习俗的遗存。比如,尼汝藏族宰杀牲畜时,有生饮牲畜动脉血的习俗。据说,生饮阉过的公牦牛、公犏牛、公黄牛的动脉血最好,对人体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又如,尼汝藏族习惯于牛羊肉风干后生食,过去也有人把风干肉磨成肉粉,与酥油茶和糌粑配吃。风干肉粉是最佳的旅行食品。
民俗学界认为,腌制生肉也是生食古俗的一种变异传承。在尼汝,用食盐、花椒、大蒜等为佐料,腌制牛羊肉和猪肉,保存肉食不变味不变质。其中尼汝藏族腌制的“琵琶肉”,与其他藏区腌制的“琵琶肉”齐名。所谓的“琵琶肉”,顾名思义,因其形状像琵琶而得名。每逢杀猪时,将猪的内脏和骨头剔除后加食盐、花椒等为佐料,然后用线缝合后,在缝口上敷满灶木灰封好,再压上石板或木板腌成“琵琶肉”,半干后又将其架在火塘上方用烟熏烤,提高腌制效果,使其色香味俱全。用“琵琶肉”的形式腌制猪肉,不仅保存了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且使猪肉能不变味不变质地长久存放。
社会发展历史证明,自从人类对火的发现和使用后,生食习俗于是被熟食取而代之,熟食以烤食和煮食为主,这一古老的习俗仍然在尼汝沿用至今。在尼汝藏族的日常生活中,烤和煮是饮食的主要形式。比如,食肉时用火炭来烤食或用锅来煮食。做粑粑时用石板烙玉米粑粑或麦面粑粑,然后在火塘边围着火烤熟,烤得香脆可口。石包玉米粑粑也是古时遗留下来的一种烤食习俗,把河里的鹅卵石烧红后,包在刚做成圆形的湿玉米饼里,然后做成球形在火塘边烤,通过里面用烧红的鹅卵石烙熟,外面用火烤熟,便可食。这一烤食习俗现在很少在家里流行,一般在野外生火烤食沿用。
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尼汝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肉类生产和蔬菜生产的不断扩大,食物的来源越来越多,食物的调剂搭配多元化,制作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在熟食的基础上形成了尼汝烹饪既与其他藏区相同又与其他藏区有别的烹饪特色。随之,主食和副食也不断地区分,对形成尼汝烹饪特色有着重要作用。主食以小麦、玉米、青稞、大米为主,青菜、白菜、洋芋、鸡蛋、牛肉、羊肉、猪肉、酥油、奶渣等为副食。尼汝的烹饪以煮、烧、烤、煎、蒸为主,以食盐为主要调味品。
饮料的制作和品饮习俗,在尼汝具有十分古老的历史,经历了生食、熟食和烹饪等三个阶段,并形成了尼汝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比如,水作为最廉价和可口的饮料,在尼汝与全人类一样相沿至今。由于自古以来尼汝的畜牧业生产发展程度较高,尼汝藏族喜欢使用动物的乳汁,动物的乳汁既是食物又是饮料。牛奶既是日常的食用品,又是招待客人的最佳饮品。还有用牛奶制成的酸奶和酸奶水,是自饮和招待客人的上好饮料。酒也是尼汝较早使用的饮料。因为尼汝农牧兼营,用小麦、玉米、青稞等粮食酿制的藏酒,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茶的饮用在尼汝流行也与其他藏区一样,藏民爱茶如命。虽然,尼汝不产茶,但尼汝人一日四餐离不开饮用酥油茶。在尼汝,茶除了饮用外,还作为男女婚事中必不可缺的彩礼,有“茶不到,婚不嫁”的习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