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巍山回族马帮 一部跨越百年的史诗

紫晴2024-05-09

巍山回族马帮 一部跨越百年的史诗

巍山回族先民走过笔尽难书的艰辛漫道,几度劫难,几度兴衰,几度重建家园,用辉煌的生命写下了璀璨的诗篇。

马帮是回商爱国爱族、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民族精神的缩影,它所铸造的民族魂在悠悠的历史行程中一代代传承着、渗透着。

请看,一个光芒四射的数字闪耀在巍山历史的时空。

二十世纪40年代,巍山18个回村,拥有百余队马帮,5千余匹骡马,千余名英勇强壮机智勇敢的赶马人。如果把骡马适当排列成纵队,长达2万余米。1944年马帮鼎盛时期,360户人家的回辉登,便拥有40队马帮,2千匹骡马,排列起来可达8千余米;更不要说从经典林立的东莲花马家大院奔腾出如滚滚巨龙的马帮。这不正是千军万马,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动人心弦的景象吗?一次次回首,感动依旧那样新鲜。这支海阔天空,龙腾虎跃的马帮,是回族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开拓精神和拼搏创业精神的商贸经济实践的群体,它对滇云经济勃兴,曾作出过卓越贡献;也因马帮大幅度的空间流动,对丰富多彩的文明的传播写下了宏伟的诗篇,马帮成了文化的信使。

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经商历史的民族,因其吮吸了《古兰》、《圣训》里诸多鼓励正当、诚实经营的教诲,在实践中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发展就要迈开步伐,睁眼看世界。于是这支敢于上天揽月,下海捉鳖,军旅萧萧,旌旗飘飘的马帮便走出了省门:四川、两广、贵州、西藏,走出了国门:缅甸、泰国、印度、越南……迢迢长路有时峭壁凌空,峰回路转,有时羊肠鸟道,上逼下悬,有时猛兽当道,盗匪横行,却阻挡不住马帮前行,他们历经磨难闯荡“蜀身毒道”,远走“夷方瘴区”,往返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一切不正是当年流传的“回回马帮遍天下,哪个驿站没有回”的真实写照吗?

马帮贸易不仅是一部发展经济,振兴家乡的光辉历史,又是一部跨越百年,赤胆忠心,为革命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光荣史。

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在滇西燃烧的时候,蒙化(巍山)回族马帮在战火纷飞中,组成了一条炸不断的运输线,风雨兼程运送了万吨军用物资支援前方,其英勇顽强的精神屡受当时抗日政府的褒扬。

1950年在解放大军进军西藏,万人赶修滇藏公路的号角声中,蒙化回族马帮更是吃大苦耐大劳,战功赫赫,当九十多岁忽正祥马锅头回顾那段往事,总是情不自禁地哼起“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枯树黄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他激动不已,神采飞扬。

然而胸怀坦荡、能容纳天地的马锅头,能说会唱的赶马大哥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他们那潇洒浪漫的性格融汇于欢声笑语中,回荡在青峰黑崖间:“男要欢乐赶马去,小曲唱到满天星;一个小曲唱出去,四面山头打和声”,“我搭阳雀对着唱,飞禽走兽拢来听;不走山路脚板痒,不唱小曲嘴皮生。”这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内心表露。

在连绵的历史行程中,马帮又是一曲凝聚民族团结的赞歌。无论浪迹天涯生死存亡的关头,回、汉、彝赶马人总是同舟共济、生死相顾;在箐火旁围圈开饭,同锅共杓总是谈笑风生。“买把茴香炒蔊菜,回子汉人同一锅。”(“茴”、“蔊”即“回”、“汉”的谐音)。这就是赶马路上兄弟民族亲密融洽、真挚感情的流露。

昔日马帮的古道、驿站,在岁月沧桑的风雨中已经悄然沉寂、逝去,而又被湮没得如此宁静和美丽。然而先民创造的“马帮文化”、“马帮经济”、“马帮精神”却成了无尽的回忆,不断向后人心底延伸。在这洪波乍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的新一代更应恪守正道,开拓进取,谱写更加恢宏的诗史。

注:有关马帮数据参考自《巍山回族简史》、《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等。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