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白族艺苑奇葩(大本曲)

绍博氏2023-04-28

白族艺苑奇葩 大本曲

大本曲是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白族群众都喜欢在广场或庭院演唱大本曲。过去民间流行一句俗话叫:“三斋不抵一曲”,这曲指的就是大本曲,意思是说,与其求神拜佛办三次斋,还不如请艺人唱一回大本曲。所以,不少人把大本曲称为“高谈教化”、“劝化世人”、“祝福消灾”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由此可见,大本曲在白族民间的影响。

1、大本曲的形成和历史

大本曲白族称之为“倒奔之枯”,直译过来就叫“大本子曲”。大本曲广泛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聚居地区,特别在洱海周围的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宾川、漾濞等县市的白族村寨更为普及和流行。

大本曲唱词,大多数为“七七七五”古体诗的格式,这古老的曲艺已在白族地区流传了好多年代。有人说它产生于南诏时期,有人说它起源于明代,但都缺乏确切的历史记载。根据徐嘉瑞先生《大理古代文化史》所载;《五代会要》所记的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一封,附有转韵诗一章共十联,有类击筑词。这就是“七七七五”诗最古老的记载。到明景泰六年(公元1445年)有赵公碑,化成十七年(公元1481年)有杨寿碑,碑文都是“七七七五”格式。至今还完整保存的明代白族著名学者杨黼先生(1370年-1450年)所撰写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大理石碑,俗称“山花碑”,诗体也是“七七七五”,共三韵、二十联。碑文为汉字所记,读时只能用白语才读得通,俗称汉字白文碑。全文可用白族调或大本曲演唱,十分优美动听。

白族大本曲的产生,传说古时,从天上飘下来三个本子,被下关风分别吹到大理、凤羽和剑川。落在大理的是大本曲,落在洱源凤羽的是吹吹腔,落在剑川的是本子曲。从此以后,这几个地方才有大本曲、吹吹腔和本子曲。

关于大本曲,白族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就是过去进京落榜的秀才,心怀不满,为抒发胸中的郁闷,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遂将当时流传的时事编成曲本来唱,据说这就是最早的大本曲了。

实际上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时演唱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本曲的音乐,有许多更是吸收了白族民间音乐,加上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创造而不断丰富起来的。

白族艺苑奇葩 大本曲

2、大本曲的演唱特点及“三腔”曲牌

大本曲是一种白族民间曲艺,曲牌丰富,曲调优美,旋律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白族音乐特点和民族气息,是我国民族民间曲艺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演唱大本曲一般从农历春节开始,到九月九关门。为何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呢?一是大本曲多在白族的本主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中秋节等庙会或节日举行,这些节日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二是大本曲演唱多在广场庙宇进行,听众都在露天之下。当然这只是指一般情况而言,除此旺季之外,一般农户为老人祝寿,小孩满月,结婚、盖新房或祈求家庭平安吉利,也常请艺人到家演唱。

在庙会或节日演唱大本曲,必须搭高台、摆香案祭祀神灵祖先后才演唱。开始先由三弦琴师弹奏引曲“大摆三台”和“小摆三台”,演唱者一般执纸扇和手巾,以惊堂木击桌,引起听众注意后,分别根据故事情节,吟一首四言诗或八言诗,再表白一番后,才在三弦的伴奏下起唱,风格近似于汉族的“大鼓书”,有说有唱,是说和唱的巧妙结合。唱本中有散文也有韵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白族艺苑奇葩 大本曲

一是先用散文叙述一段故事,再用韵文复述或歌咏,汉白两种韵文相互结合进行演唱,表现独特,妙趣横生;二是韵文和前后散文互相衔接运用连接而不重复,其中散文不是为了唱,但也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叙事部分。演唱中常用惊堂木击桌,强调重点或表示发怒。说白和唱腔都十分生动活泼,褒贬赞颂,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再加上三弦的伴奏渲染,一步步将观众带入引人入胜的故事场境。

大本曲唱词,每节主要为“七七七五”(前三句为七字,后一句为五字)和“五五七七五”(前二句为五字,中间二句为七字,最后一句为五字)两种。这两种不同字句的唱腔,往往用节奏的快慢体现,唱起来十分协调优美。

大本曲唱腔音韵十分严格,主要分为“花上花”、“油噜油”、“捞利捞”、“翠茵茵”等四大韵。白话韵和汉话韵,相互混杂运用,这是一种在我国曲艺中比较独特的音韵,汉白韵相互补充,抑扬顿挫,妙趣横生。

大本曲根据洱海周围唱腔各自的特点和区域划分,一般分为三腔、九板、十八调。所谓三腔就是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各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流派。九板指的是九个曲牌,这是大本曲中最基本的唱腔,不论叙事、抒情或对话,都用这一部分。“十八调”是大本曲演唱中的小调,调门与所唱人物情况有密切的联系。正如过去有人赠给大本曲艺人的一付联所概括的:“不妆相不着色摹拟出忠奸孝悌;有弦声有音调听来有生旦净丑。”此联将大本曲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