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龙文化

仙剑问情2023-05-12

客家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传说中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为鳞介之长,属百虫之王,四灵(即龙、风、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致,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的主宰,即龙王。在民间则是祥瑞的象征,在古代则是帝王统治者的化身。

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五十四位龙王名字和六十二个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下诏令不再祭祀龙池,而改设龙坛由专门的礼官即雨师加以祭祀。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客家龙文化

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记载“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旧时,客家地区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客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从许多出土的带有有关龙的图形的文物中分析,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这其中河南濮阳出土的蚌龙,距现在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它一方面体现着仰韶文化的脉胳,另一方面又证明了龙的最初形成。

龙是中国人最崇信的神物,几千年来一直被朝野士庶尊为万灵之长,以致其不仅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而且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海内外华人都自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客家作为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对龙的敬仰和崇拜自然与别的华人族群毫无二致,而且还以其特定的生存空间并凭籍其聪明才智,创造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龙文化,其中一些龙俗活动便非常奇异和独特。

客家龙文化

作为一种古老的图腾,龙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中无所不在。尤其在客家传统建筑物中,到处可见龙的身影。屋脊有龙、天井有龙、梁柱有龙、瓦当有龙、青砖有龙、墙壁有龙、庭前有龙……至于家具、服饰等等器用,龙更是到处翻腾、盘回、耸立。

客家舞龙除了求雨、祈福、娱神、自娱,还有彰显宗族、村落力量的功用。其一,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那些由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无法完成。其二,龙是力量的典型代表,自然界的天象和诸多动物,都将自己的力量投赋在了龙的身上,因此舞龙既是显天力,也是显人力。其三,不排除对龙的“调侃”和“不敬”。龙是自然力的象征,也是帝王皇权的象征,它常常以张牙舞爪、耀武扬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现,使芸芸众生不得不敬而畏之。但客家舞龙时,大家就可以按龙头、折龙身、揭龙尾,借助舞龙尽情地把这个帝王之象折腾、戏耍、嘲弄一番。

客家舞龙俗称“打龙灯”、“游龙灯”。客家龙灯的种类非常繁多,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竹龙、花龙、筐龙、秆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板桥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香火龙、焰火龙、水龙等近百种之多。龙是客家人吉祥、尊贵、勇猛、力量、财富的象征,因此在喜庆日子里,客家人总是喜爱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舞动的“龙灯”之龙,其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而以节日巡游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板凳龙、板桥龙,更可以多至二百三十六节,长达一千二百余米。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